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新华社发文关注购物卡灰色利益链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陈华
2011年02月18日01:50
  预付卡公司近年来之所以备受外界关注,一大原因便是多次被触及的灰色利益链。

  在央行即将公布首批正式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企业的前夕,新华社16日发文再度关注这一“灰色区域”,称商家、第三方发卡机构、消费者及参与倒卖的“黄牛”,都在该利益链中各取所需各得其利,而利益链后暗藏诸多风险。

  文章称,对于自行发卡的各大商场或餐饮、美容、健身企业,发卡不仅可锁定客户、提前获得巨额现金流,还会因购物卡过期、损毁、零头放弃等,获得过期未消费结余金额。据估算,这个比例占发卡总额的8%~16%,这还不算回笼的现金流可观的利息收入。

  而对于第三方发卡机构来说,帮助商户发卡,可取得1%~3%的返佣,且这个比例随着近年来发卡机构的强势还在提高,其中餐饮、美容等服务类企业的最高返佣比例甚至可达20%。

  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催生了以倒卖商场购物卡为生计的“黄牛”。在上海徐家汇商圈,一名倒卖各大商场(超市)购物卡的“黄牛”周某表示,其收购价一般为卡面金额的9.6-9.7折,然后以9.75-9.85折的价格卖出,“一张卡也就赚几元钱,但有时候一个月能收购30万-50万元,年前那段生意最火爆!”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认为,购物卡市场每年产生的巨额现金流相当于一笔巨大的“沉淀资金”,这数亿乃至上百亿元的资金,对商户来说,意味着巨大经营操作空间,“从实际情况看,京沪很多发卡机构的资金并未严格放在银行里,而拿去投资了。一旦出现投资失误、资金亏损等情况,购卡人权益无法保障。”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