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规律,可以根据GDP和CPI等指标,推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应的社会融资总量
2011年伊始,“社会融资总量”成为宏观经济领域的热点名词。2月17日,央行网站发布 “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一文认为,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
“而社会融资总量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央行文章称。
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6.33万亿元,为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79.7%。除贷款外,实体经济通过银行承兑汇票融资2.33万亿元、委托贷款融资1.13万亿元、信托贷款融资3865亿元,分别占同期社会融资总量16.3%、7.9%和2.7%,分别比2002年高19.8、7和2.7个百分点。
央行文章指出,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即社会融资总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执行副总经理石磊分析认为,央行的文章重点强调了金融机构的表外融资,未来可能受到较为严厉的监管,而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未纳入统计范围。
央行文章称,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有规律的,可以根据GDP和CPI等指标,推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相应的社会融资总量。通过完善金融统计制度,加强中央银行与各金融监管部门和有关方面协调配合,可形成社会融资总量的有效调控体系。
石磊认为,货币市场利率是影响社会融资总量的重要工具,也是央行可直接使用的工具。因此,货币市场流动性管理可能是央行更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影响全社会融资规模,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由于信贷有更高的货币乘数,而直接融资方式的货币乘数小,且受到政策鼓励。因此,社会融资总量调控整体有利于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占比的进一步提高,对银行承兑承兑汇票(已开票,未贴现)、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规模的增长,可能有较为不利的影响。社会融资总量调控将会推动信用债供给的增加。
对如何考察社会融资总量在货币调控中的作用,以及对市场的可能影响。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社会融资总量可以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从货币政策工具到最终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有一个传导过程和时滞。这个传导是通过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来进行的,所以,传统上货币和银行信贷总量是政策工具和政策最终目标中间的重要指标。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部门通过股市和债市直接融资的量越来越大。仅通过银行信贷观察公司部门的投资行为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不够的。彭文生称,社会融资总量比银行信贷更全面和准确地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仅包括人民币贷款,还包括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筹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其作为一个领先指标,有助于判断未来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
使用社会融资总量的指标后,央行会通过什么手段来调控其增长速度呢?彭文生认为,银行信贷仍将是一个调控的主要标的。首先,银行信贷和直接融资比,有一个重要差别,就是信贷通过货币乘数创造货币,进而可能影响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不创造货币。而且,目前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大。所以,控制银行信贷是控制社会融资总量和总体流动性的关键。
其次,除了利率变动对贷款需求的影响外,央行对信贷供给方面也有一系列的调控手段,包括对银行的窗口指导。而除了利率变动影响资金成本以外,央行对直接融资的调控手段有限。
彭文生认为,总体来讲,判断实体经济的融资条件,需要关注社会融资总量。同时,由于其创造货币的独特功能,银行信贷仍将是市场需要关注的重要领先指标。同时,强调社会融资总量意味着利率在货币调控中的作用将增加。观察和判断货币政策的走势,需要更多关注市场利率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