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商业评论

刘振冬:准备金率上调的边界究竟有多高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1年02月21日01:29

  经过连续8次的上调,大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已达19.5%。若再考虑到差别准备金率的影响,一些银行准备金率甚至已经达到20%。准备金率的调整是否会暂告一段落?在笔者看来,只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仍居高不下,准备金率就有继续上调的必要。也许将如一些机构的判断,要到

年底准备金率的调整才将结束,高点将达到23%。

  经济学家认为,这次上调是对冲流动性的常规操作,直接动力是大量央票到期,且市场利率上市导致央票对冲成本较高。同时,外汇占款的回升也加大了对冲的压力。

  观察导致紧缩的原因,也是判断紧缩节奏的参考。一致性的判断是,调整准备金率因央票大量到期、控制信贷增长、对冲外汇占款,以及控制通胀。就1月份的数据而言,虽然信贷1.04万亿元的增长低于预期,但也与央行的调控目标存在一定差异。就外部流动性而言,虽然市场有资金回流成熟市场的判断。但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这无疑加大了对热钱的吸引。不少专家和机构还一致预期,为应对外部的输入性通胀因素,人民币今年的升值幅度或达5%,这也将进一步加大流动性回收的压力。

  另外一方面,准备金率的上调也是对通胀压力的担忧。尽管1月份的CPI数据低于预期,但机构认为通胀压力并未缓解。申银万国研究报告认为,1月份PPI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7个百分点,也反映出通胀压力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控物价仍然是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也不会因此而放松。

  但在准备金率连续8调之后,我们将不得不适度关注其累积压力。在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未来准备金率每上升一次所诱发的银行资产结构被动调整问题,应当受到高度关注。银行“债券缓冲带”被大幅侵蚀,流动性风险空前提高,未来货币市场利率仍将剧烈波动;准备金率日渐“与信贷硬碰硬”,对信贷的直接挤压作用将更为明显。

  或许正如大成基金所言,在目前流通速度明显低于历史水平的情况下,没有人知道多少的货币信贷才是合理的,政策只能试错。试错就意味着如果央行观察到真的过紧,就会适度放松,如此循环。  

(责任编辑:王洪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