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一部取自12年前同名电视剧的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热映,使这一口号再度风靡起来。
“坚持到底”是一种好品质,但在过于重视短期业绩表现、排名的国内基金行业来说,“坚持”在相对短的区间里,不见得会带来好的“结果”。比如,2010年11月至今,不少“
将大盘蓝筹风格坚持到底”的基金经理,已被迫离任或正面临下课危机。《投资者报》记者统计发现,自A股去年11月11日创下3186点阶段新高至2011年2月12日,期间35位离任的偏股型基金经理中,有20名所管理的基金为大盘蓝筹风格。
他们在3个月时间里大面积离职,巧合,还是别有原因?记者就此采访上述离职基金经理各自所在公司的员工,“坚持大盘蓝筹风格而被迫离职”,得到不少基金公司员工的认同。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称:“如果基金经理跑赢基准较大而又非正常离职,则属于基金公司的问题了。基金产品有自身定位和契约,只要合规运作且与基准偏离度不大,就不是基金经理自身的问题。”
“难以判定基金经理是否因为坚守一种风格而导致其直接离职。”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持有不同的观点。他告诉记者:“2010年以来,大盘风格股票一直落后市场,坚守者业绩受到较大影响。但此事不用想得太复杂,基金经理的风格与基金契约的匹配度并不是很难。”
不可避免的现实是,2010年大小盘风格之间估值偏离时间较长,使得相应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损失惨重,大量基金经理主动或被动离开了大盘股,如金融、地产和钢铁等股票。
以金融股为例,2010年各季度基金配置比例分别为:15.6%、13.8%、9.2%、8.1%,权重一直在降低。在此期间,近期离职的基金经理在配置上大都超过了行业平均比例。
跟着契约配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根据上述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风格——契约对大盘蓝筹股要求必配、中间接包含可配和基金经理个人偏好,对应地将管理它们的基金经理分成三类:契约要求型、间接纳入型和投资偏好型。
在近期离任的这20位基金经理中,有4名所管理的基金明确为大盘蓝筹型。整体来看,他们战胜业绩比较基准容易,但大都未能跑赢同类基金。
2010年11月离任的黄钦来,自2009年3月开始管理民生加银品牌蓝筹。该基金“核心资产部分投资于具有品牌优势的蓝筹企业”,且不低于股票资产的80%。
资料显示,黄钦来曾任国泰君安研究员、鹏华基金公募基金经理、社保投资经理。期间该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近4%,但与同类混合基金相比跑输近18%。基金经理注重安全边际的操作风格却带来不小压力。
李琛2007年6月开始管理广发大盘。该基金“重点投资于成长性较好的大市值公司股票”。其间,李超越业绩比较基准近10%,但期间跑输同期混合型基金平均回报逾10%。
林彤彤在管理汇丰晋信大盘期间回报超过26%,既跑赢了业绩比较基准,同时超越同期股票型基金19%的平均收益。不过,该基金规定重点投资“在各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的大盘蓝筹型股票”,长期在医药和消费股上都占有较高的投资比例。
记者注意到,大盘蓝筹股也大部分包含在红利基金主要投资的红利股中,因而红利基金的基金经理也间接受制于大盘蓝筹的表现。
如易方达科翔主要投资于红利股,2009年四季度至2010年四季度,各季度对金融保险股的配置比例分别为:26%、27%、16%、10%、10%。已在2010年12月31日离任的刘芳洁,担任其基金经理期间跑赢基准逾20%。
蒋朋宸在2010年12月离任南方盛元红利基金经理,该基金“股票投资部分有不低于80%比例投资于红利股”,基金经理管理期间收益近9%,与业绩比较基准走势相当。
间接纳入大盘股
相比而言,一些基金尽管不属于大盘蓝筹风格,但在契约中规定可将大盘蓝筹纳入重点投资范围。
如嘉实稳健,该基金的投资重点是“在流通市值占市场前50%的上市公司中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市值上市公司”,比例不少于基金股票部分的80%。
在徐晨光2010年6月担任该基金经理时,嘉实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戴京焦曾表示,“主要是考虑到嘉实稳健契约限定其投资方向主要为大中盘股票,而徐晨光在担任嘉实成长收益基金经理期间表现出擅长大、中型成长股的投资能力。”
戴还表示,希望能充分尊重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通过不断沟通磨合,使基金经理投资风格与所管理产品更为匹配。但仅仅半年后,徐便不再管理该基金。
如今,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只剩下林青。对此变化,嘉实一位基金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评价说:“林青管理嘉实稳健整体操作良好,其个人投资风格较为分散,大盘、中盘到小盘股都兼顾到,且重仓股分散,第一重仓股占比不超过3%。”
“大盘绩优企业”也是广发稳健增长的主要投资标的。许雪梅在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管理该基金期间,超越比较基准6%。与许同时卸任广发稳健增长基金经理的还有冯永欢,管理期间大幅跑赢了比较基准。
还有一名超越比较基准逾20%的基金是博时第三产业。该基金在契约上将金融、保险业纳为主要投资范围,在具体投资中也给予了重配。如在2009年底占净值比超过40%,2010年一季度超过30%,其余3个季度近20%。
华富价值增长产品规定重点配置价值低估的股票。对于两名离职的基金经理韩玮、季雷,该公司一名员工对记者表示:“一是基金经理操作风格与市场不符,公司考虑更换,二是基金经理本人迫于业绩排名压力选择离职。”
个人风格偏好
还有一些基金经理,尽管基金契约中未对大盘蓝筹股有任何投资要求,但他们都在2010年对大盘蓝筹股给予了较高配置。整体来看,他们战胜业绩比较基准的概率更高。
如富国天合前基金经理周蔚文、广发聚富前基金经理王国强、光大保德信动态优选前基金经理于进杰和汇丰晋信2026前基金经理蔡立辉,4人在2010年一、二季度都配置了超过20%的保险股,他们跑赢了业绩比较基准,这或许跟他们持仓不受契约限制,灵活度更高有关。
不过,配置比例过高的基金经理较难战胜业绩比较基准。
如李立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底担任交银稳健基金经理,2010年上半年对金融保险股的配置比例分别高达43%和40%,整体略胜基准;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管理国联安主题的陈苏桥,2010年一、二季度各配置35%、31%的金融保险股,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约2%。
也有两位基金经理跑输了业绩比较基准。如夏和平管理的宝盈泛沿海增长近一年,期间对金融保险股给予了大比例配置,2010年各季度分别配置了54%、42%、 48%、13%,期间亏损近21%,跑输同类基金24%。
2011年2月离任华宝兴业先进成长基金经理的吴丰树,自2009年5月14日开始管理该基金。根据其2010年的几份季报,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万科A、鞍钢股份多次出现在其前十大重仓股中,也给净值造成了较大损失,期间跑输同类平均业绩近9%。
“没个性做不久”
在王群航看来,一只基金的特征既有事前在产品设计之时规定的,也有事后通过投资运作表现出来的。
“就中国基金市场的现状来看,很多基金是在运作之后逐渐表现出带有基金经理个人性格特点的风险收益特征,这种特征随着基金经理的变动而变动。”他认为,基金应该在产品设计之初明确地表述其特征。
“现在基金经理的工作环境跟几年前相差较大,不光公司要查业绩比较基准,托管行也会查。而且证监会每天都有跟踪,基金经理不可能偏离太多。”王群航告诉记者。
江赛春则对记者表示:“基金经理的业绩对离任或继任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哪家基金公司会因基金经理风格的原因去调整基金经理,变动跟业绩的关联度更大。”
不可否认,这些长期坚守自身风格的基金经理,职业生涯也因坚持大盘风格受着煎熬。阻止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的策略,或者是改变自身的风格,或者是被迫下课。不过,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不能对大盘风格或其他风格基金的表现太过短视,而是要找到适合基金风格的基金经理,同时给基金经理足够的施展空间和时间。
“没有个性的基金经理在这个市场上是做不久的。”上述嘉实基金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公募基金之间根本不存在显著差异,基金经理更多要从团队中去吸取养分。在执行过程中虽然要参考很多策略,使组合有一定的丰富性,“但不管是内部研究还是外部研究成果,我个人的主策略都是稳定的,参考其他策略更多是取我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