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温州近万亿民间资本急寻出路 股权投资如火如荼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方俊 钟文倩
2011年02月21日07:13

  现在能投资什么?

  在积淀和辉煌了30年之后,温州资本现在比较纠结。

  尽管温州气候宜人,但土地资源极度匮乏、人才紧缺,仅靠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为继,产业空心化不断蔓延;另一边,大量民间资本不得已成为“横冲直撞”的游资,急需寻找合适的包括实

业在内的投资渠道。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温州民间资本似乎又遭遇了围城之困。

   近期,本报记者通过对温州进行实地调研之后发现,原本很多温州资本所喜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业投资,因为利润率太低而不得不放弃,此前的投资理念和方式已不合时宜了。

  近万亿民间资本正面临投资方向的选择。

  现状之忧

  产业空心化蔓延

  众所周知,浙江省经济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色,而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温州则是一个典型。根据温州市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10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一举突破170亿美元大关达170.94亿美元,而出口145.4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8.8%和33.0%。其中,私营企业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出口额首次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00.50亿美元,同比增长41.5%,私营企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5.0%提高至69.1%,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81.7%。

  然而,随着大量的温州中小企业逐渐外迁,温州传统制造业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空心化。据温州烟具行业协会会长黄发静介绍,曾占据全国产量90%以上的温州金属打火机,鼎盛时有1000多家企业,如今只剩下100家左右,而在这100家中也只有30余家的企业在专心经营。

  温州金属打火机并不是个案,温州鞋革、服装、电器等也均出现外迁倾向,温州产业空心化成为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此也是深表担忧,“近几年温州实业萎缩非常明显,现在应该引导民间资本去投资实业。”

  对于资本撤离实业,当地企业家等纷纷指出,实业的利润率太低是最关键的原因。据温州金融办副主任叶新明介绍,尽管没有所有行业的具体统计,但据了解一些制造业企业利润率仅10%左右,而温州市外经贸局进出口公平贸易处处长周小平则表示,“有些制造业的利润率仅有5%左右,遇到汇率调整时这个利润率都难以保证”。

  资本突围

  海外直投闯关

  温州民间资本数额究竟几何?说6000亿者有之,7500亿者亦有之,而周德文去年底估算,这一数字大概在8000亿左右。

  对此,温州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叶新明表示,“据较为官方的统计,这个数据大概在4500亿至6000亿之间,当然由于温州资本常常在不同省份(甚至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业态之间随时流动,因此这个数据也只是一个概数,具体准确的数据,可以说无人知晓。”

  今年年初,温州市外经贸局发布了《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一时引起国内外专家、媒体、以及温州资本的广泛关注。不过,由于上级部门的异议,该方案暂时被搁浅。

  在农历春节前,周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试点并没有被叫停,只是国家外管局有异议,目前外管局还在系统内进行沟通。”周小平介绍,温州巨大的民间资本需要不断寻找投资渠道,而温州资本经过地下渠道流到海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此次试点主要是想把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合法化,从地下变成阳光。

  尽管该方案被暂停,但温州当地企业家对该方案非常感兴趣。周小平介绍,方案发布后每天都有很多人电话或实地拜访,要求了解详情。而就在记者采访期间,一位温州当地老板三次来到周小平办公室了解情况,该老板已经在加纳投资了一个农场,主要给在当地做工程建筑等方面的中国人提供物资。试点方案出台后,他想具体了解情况,准备再投资100万美元在当地开两个超市,扩大对当地中国人的供应。

  周小平表示:“个人境外直投方向应该是对的,最起码给温州资本提供一个渠道,让他们多了一个选择”。

  三管齐下

  温资疏导之术

  “对于数额庞大的温州民间资本,用截堵之法肯定不得要领,我们还是采取疏导为主。”叶新明说。

  实际上,叶新明所指的疏导之举主要是指,金融办在去年为股权投资所搭建的,包括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下称“服务中心”)、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以及温州股权营运中心(下称“营运中心”)在内的这“三驾马车”。

  “为资本找项目,为项目找资本,产业整合,资源聚合。”当1月19日,记者走进位于温州市瓯江路海港大厦15楼的服务中心,门口的LED屏幕上显示的这几行字显得特别醒目。

  “由于此前都没有经历类似工作,因此中心从去年6月份成立至今的半年多时间里,我们主要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为主。”服务中心副主任项苏告诉记者。

  据项介绍,至今服务中心已经对接了10多个项目,平均每个月大概2个项目。“虽然总的资金规模并不大,但对接的成功率还是比较高。”项苏说。

  值得一提的是,1月21日,根据市政府引资发展市政建设的规划而成立的温州人股权投资基金在该中心进行了路演。

  项苏坦言:“尽管政府主导的市政项目的年化收益率不一定能达到温州资本要求的20%以上,而且时间也比较长,但这是温州人自己的建设项目,而且风险较低,收益确定性较高,因此其吸引力还是比较大。”

  叶新明透露,温州人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30个亿,第一期数额3-5亿,“这些资金将交给PE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管理”。

  而记者亦在服务中心内部刊物《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信息》2011年1月刊第4版发现刊有两个项目的推介,其中超级固定电话项目分两期融资,分别为300万(占30%股份)和3000万(占40%股份),而另一精密铝材加工项目则计划融资5亿元,并称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24.3%,投资收益率达33.6%,投资回收期5.4年”。

  与服务中心渐入佳境相比,营运中心则显得举步维艰。但实际上,营运中心的设立是经证监会同意的,是浙江省未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初管理层的想法是,借此培育地方资本市场,尽管具体的指导原则都没有,但总的试点方针是,如果成功,就总结经验,继续发展;一旦走了弯路,有过错,就要惩处。”营运中心主任郑滨直言。

  但令人遗憾的是,自去年6月4日高调挂牌以来,营运中心真正实现股权转让的仅有一个案例。对此,郑滨认为,营运中心遇到的发展瓶颈是,中心并非许多企业实现股权转让的必须路径,“他们在私下就可以解决,尽管风险可能有,却能实实在在地剩下中介费,但长此以往,无益于温州未上市公司做好信息公开以便于初期募资,或者股权转让。”

  火爆现状

  股权投资如火如荼

  据了解,股权投资则受到了越来越多民间资本的青睐,目前,佑利控股集团、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奥康集团等传统产业集团都已经加入了创投的行列。

  早在2007年,新的《合伙企业法》实施之后,胡旭苍就联合八家乐清企业和一名自然人,发起成立了长三角地区的首家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东海创投,吹响了温州市民间资本进入股权投资领域的号角,随后,其又成立温州环亚创投,募集资金超10亿元。

  胡旭苍介绍,环亚创投已经从投资的民和股份上市成功后退出,“目前还有几个新能源、券商、基建路桥的项目,预计今年还有2-3个项目要上市。”他表示,“现在实业越来越难做,人工成本、能源等价格全部上涨,但产品价格却没有怎么涨。”

  2010年,胡旭苍又与几个合伙人一起创办了瑞安思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了温州市首只阳光私募基金“思考一号”,主要专注投资于大宗交易、定向增发与后PE投资,“思考投资实际上也是为了和环亚创投做配套”。

  胡旭苍的环亚创投是温州人在温州当地从事资本运作的一个样本,实际上,温州人在外地进行股权投资的也比比皆是,早在2006年3月,上海首华创投就作为第一家温州民营资本成立的VC落户上海;而正泰集团等出资成立的上海云杉投资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温州时代广场对面的车站大道财富中心,聚集着30多家各类创投和股权投资公司,不过这只是冰山一角,根据周德文的数据,在温州注册的创投公司有300家左右。

  整体来看,目前温州的资本运作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出资成立有限合伙制公司,不委托基金管理公司,如环亚投资;二是成立有限合伙制公司,同时出资成立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由自己出资的基金管理公司运作,如上海云杉投资;三是直接成立股份制公司,如温州国瑞创投股份有限公司等。

  对于目前进入创投业的温州民间资本总量,周德文表示,温州民间资本这几年对投资领域的创投公司、基金项目,兴趣都很浓厚,“当前,仅温州就有1500亿元资本进入创投领域,涉及300家创投机构。在金融领域投入至少有1000亿元,也就是差不多3500亿元投资在金融和创投领域。”

  未来之路

  直接迈入资本时代?

  据温州一位常年从事民间借贷人士介绍,温州的资金成本非常明确,放贷一个月的收益可能是2%-3%,年化是20%左右,这是温州资本的一个基本收益预期,而这也得到温州多位人士认同。“利率最低的担保公司是月息1.8%左右,比较高的则是3分息,年化则达到36%,在温州民间借贷、担保非常普遍,可以说满城尽放高利贷。”

  不过,根据调查,目前温州民间资本流入股市并不算多。温州证券期货业协会会长、申银万国温州人民西路营业部总经理瞿炳建表示,“温州人无论是炒房、大宗商品,还是炒煤炒矿,都有赚钱效应,因此二级市场也需要有赚钱效应才能吸引温州游资关注。”

  华泰证券温州永嘉县阳光大道营业部总经理陈文瑛也表示,目前温州资本对二级市场不太关注主要是跟温州资本的特性息息相关,“温州人很有投资意识,钱的去向非常灵活,资本意识强,一定要确保利润可赚才去投。”

  不过,反过来看,一旦股市有盈利预期后,二级市场也将会吸引大批温州资金进入,而且由于温州资金成本较高,这或许也意味着上涨幅度不低。目前在温州有两家“土生土长”的阳光私募基金公司,分别是瑞安思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温州拉芳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均是在2010年成立。

  “目前留在温州本地的很多都不是高新产业,因此要想发力这一产业升级或者实现本地转型,其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多位人士指出。

  不过,在陈文瑛看来,情况或许并不是特别糟,“从硬币的另一面,即乐观地讲,温州极有可能跳过发展高新产业阶段,而直接进入资本时代,尽管现在还处于萌芽时期。在这个阶段,温州凭借民间资本优势,将会涌现大量的私募基金,其中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

  而叶新明在接受采访时更是直接判断:“温州已经进入了资本运作时代。”据叶新明透露,现在在温州的富二代中,资本运作比比皆是,“70后和80后的富二代现在大概30岁左右,这些人几乎全部都有国外教育经历,而且一般都学的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回国之后他们对资本运作可谓如鱼得水”。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某温州企业老板的儿子在海归之后,就谋职深创投。“他背靠父亲的企业和温州庞大的民间资本,往往能够获得一些当地的好项目,并率先参股进入。”

  尽管如此,接受采访的当地金融人士均表示,由于温州本地上市企业仅有7家,缺乏明显的持续赚钱示范效应,而这也导致了当前更多的当地民间资本只作壁上观。

  “温州的民间资本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跟风和抱团,现在大量资金囤积于房地产市场,也是因为此前炒房带来的财富示范效应而产生的跟风使然。”一温州当地金融机构负责人称,“所以一旦有更多的当地企业上市,使私募股权投资产生大量的赚钱效应之后,就会吸引一些民间资本从房地产、农产品等市场撤出来,并涌入PE行业。”

  “其实,还有另一方面是,温州民间资本在私募股权投资方面更看重的是自己对对方的熟悉程度,他们喜欢投资看得到摸得着的事物,他们很重视信用。”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温州)副院长郭少龙如此认为。

  为了吸引更多民间资金进入这一领域,叶新明透露,相关机构正努力激发当地企业的上市热情。“我们金融办主要是对他们加以引导,为其创造更好的上市环境和条件,温州虽然民营企业发达,但其在包括股权、房产、土地方面的历史纠葛问题还是非常复杂,上市改制的成本越来越高。”叶新明直言。

  而根据本报记者了解,沪深两地交易所对上市资源丰富的温州也颇为重视,“不久前,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更是专门赶赴温州,一家一家地考察当地企业,做相关的辅导工作。”

  “据我了解,目前正积极准备、未来几年内将上市的温州企业有200多家。”周德文称。

  相信随着本地上市企业的急速增加,一些潜在的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赚钱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届时更多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似乎就会水到渠成。

(责任编辑:王洪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