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杭州经开区将打造国家生态和低碳发展示范区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1年02月21日09:34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回眸及“十二五”展望

  ■曾唯潇

  精彩纷呈 硕果累累

  ——过去五年的成绩单

  “十一五”时期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开发区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围绕“三大”目标,实施“三化”战略,加快

推进从“建区”到“造城”,从“依江发展”到“跨江发展”的战略转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

  这五年,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定发展信心、创新理念思路、合心合力谋发展的五年。

  五年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创建一流开发区为目标,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开发区的经验,坚持走具有开发区特色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上,提升拓展“工业兴区、科教强区、环境立区”三大战略,确立“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品质化”三化战略,以更高层次的战略引领科学发展。创新理念上,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固树立“让投资者获利,让创业者成功”、“追求卓越、敢争一流”、“政府工作项目化”等理念,有力推动了发展速度。队伍建设上,充分发挥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弘扬“信心足”、“手笔大”、“拼命干”,造就了一支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为推动“十一五”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纪律保障。

  这五年,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直面危机挑战、加快转型升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

  面对工业经济“平台期”的严峻挑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一高一领先”目标,大力实施“主攻江东、决战江北”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好工业经济、副城建设和江东开发三场攻坚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主攻工业、决战工业、稳定工业”,落实“强信心、保增长、促转型、扩投资、优环境、重民生”工作方针,有力推动了转危为机、跨越发展。面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四大”建设,以转型升级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由171亿元增长到358亿元,总量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6%;工业销售产值由721亿元增长到1326亿元,年均增长13%;财政总收入由26亿元增长到80亿元,年均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84亿元增长到173.5亿元,年均增长15.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幅达到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3家增加到320家,亿元以上企业从70家增加到163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8家增加到25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51%提高到65.7%。相继获得“国家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园”、“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城市示范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基地”、“国家低碳产业示范园区”、“浙江省物流产业基地”、杭州市“信息港”和“新药港”、“杭州高新技术产业金三角”、“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基地和园区品牌。

  这五年,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拉高建设标杆、加快“造城”步伐,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五年。

  以杭州市“城市东扩、决战东部”为契机,大力推进副城建设。过去五年,是下沙副城建设历史上投入最多、变化最大、发展最快的五年。实施新一轮规划调整优化,确立“东进、西延、南优、北拓、中兴”开发战略,形成了细化到重点区块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完善规划体系,为大规模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大力实施农居和企业拆迁,基本完成下沙街道11个社区的整体拆迁。大力实施“五大工程”,五年累计完成政府投资136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8亿元,新城中心区、北部工业区、大学城北区块、沿江居住区等新开发区块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开发面积由34平方公里拓展到47平方公里。建成沿江大道、德胜快速路、江东大桥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市民中心、城建文化馆、下沙文化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配套项目,D1600供水管网、北部区块供热管网和4个变电站等一批重大能源设施。

  坚持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以打造“国内最清洁开发区”为抓手,深入推进道路、河道、绕城高速沿线、户外广告的综合整治,着力抓好“黄鱼车”、流动摊贩专项整治。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数字城管系统,实施机械化作业和垃圾清洁直运。大力实施“绿化景观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建成了一批生态湿地公园和文化广场,大力实施植树造林,绿化覆盖率提高11个百分点,达到40%。深入推进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大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均增加两天以上。实施重点区域和标志性建筑物亮灯,城市“四化”水平显著提升。良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环境,吸引了包括保利、龙湖、世茂、朗诗、金隅、宝龙、碧桂园等一大批品牌开发商,成为全市品牌开发商最为集中的区域。200多幢高层及超高层楼宇拔地而起,形成了杭州东部沿江靓丽的城市天际线。从2007年开始,“跨江发展”进入实质性启动,江东区块高起点编制各类规划,破解了基本农田制约,理顺了飞地开发的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五年,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

  开发区坚持以民为先,以“为民办实事”工程为主载体,努力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建成6所中小学、3所幼儿园。大力推进“名校集团化”和“三名工程”,成立文海教育集团,与名校开展合作办学。全力打造“健康开发区”,建设2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与邵逸夫医院共建下沙三甲医院。新开通14条公交线路,投入运营300辆出租车并实现进主城、进机场服务,开通并延伸快速公交线,启动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有效改善了辖区居民的出行条件。狠抓“三房”建设,拆迁安置房、外来人员公寓、过渡房建设有序推进,开工面积32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5万平方米,建成新雁公寓等2个廉租公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新设6个社区,1个派出所。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建成综合性人力资源市场,累计实现城镇就业人数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控制在4%以下。深入打造“文化下沙”金名片,组织开展元宵灯会、世界电子竞技大师赛、CBA全国男篮联赛、文化艺术节、职工运动会等一批特色文体活动。强化平安稳定保障,坚持“零容忍”和“严打严控”方针,建成四个“110”联动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工作,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大提高。

  科学发展,“三化”战略——未来五年的关键词

  未来五年是开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是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关键时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表示,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积极顺应时代潮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浙江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杭州市委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总要求,坚持国家级开发区“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发展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区、社会和谐为主旨,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化”战略,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主题:牢牢把握科学发展

  近年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理念创新带动思路举措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家推进科学发展的战略要求相比,与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相比,开发区在推进集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社会、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筹发展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开发区内虽然集聚起四大优势主导产业,但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下沙副城建设虽然在规划布局、征地拆迁、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副城形象初步显现,但公共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还跟不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因此,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必须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把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与发展的成效和结果有机统一起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强化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统一;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强化街道社区发展水平的提升、资源优势的集聚整合、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主线: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十二五”时期的主旋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转型发展与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机统一。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优化提升优势主导产业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促进经济增长向二三产业协同带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把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深化各领域改革创新;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强公共服务和提升民生福利为重点,促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建设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和低碳发展示范区,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把实现跨越发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副城建设的大发展和新跨越。

  主旨:牢牢把握富民强区、社会和谐

  富民强区、社会和谐是顺应全区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根本要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把强区与富民和谐统一到“三大”目标和“三化”战略中来,不断提高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人民物质生活更加富足、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创业环境更加优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主抓手:牢牢把握“三化”战略

  确立“三化”战略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十一五”时期重要的精神财富,是科学发展观在开发区的具体实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科学发展、不断向“三大”目标迈进的重要引领。“十二五”时期,开发区将毫不动摇地深入实施“三化”战略,强化城市国际化的统领力、产业高端化的驱动力和环境品质化的支撑力,坚持拉高标杆、做精做优,努力在城市功能完善、产业转型升级和环境优化提升上寻求突破。

  今后五年,开发区将围绕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努力在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取得显著成效,“三大”目标建设进程大步迈进,宜业、宜学、宜居的特色充分彰显,努力在国家级开发区中争先进位,继续在省市科学发展中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在综合考虑开发区基础条件并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规模总量实现翻番,提出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到1000亿元以上,五年累计引进合同外资50亿美元、实到外资30亿美元以上、实到内资200亿元以上。这些指标的增幅都高于杭州市平均水平,与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开发区相关指标基本持平,突出了国家级开发区的领头羊地位,体现了争先进位的要求。

  创新驱动,努力成为转型升级的先导区。今后五年,我国将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加大引导、调控和政策支持力度,全面促进包括优化外需结构、推进重点产业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节能减排、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等领域实现转型升级。开发区将顺势而为、借力发展,强化空间有限、发展无限的理念,强化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着力推进产业的集聚融合和优化提升,加快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大力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增强综合实力。将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科技进步,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主导产业,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发展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产业集群效应,推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价值链两端拓展,以专业园区为平台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努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高附加值、知识密集的主导方向,强化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切实补长服务业短腿,提升生产服务能力和集聚带动能力,推动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丰富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内涵,推进产业结构向新经济领域的跨越与升级。将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有效投入确保有效产出,增强发展潜力和后劲;更加注重发展税源经济,加大内资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

  集聚领先,努力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区。当前,世界将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发达国家纷纷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扶持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力图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重塑新的竞争优势。开发区将抓住国家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性机遇,紧紧围绕“集聚领先”目标,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将围绕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整车制造,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集聚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将充分发挥“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影响力,抓住国家重大专项获批的有利时机,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整合科技和人才资源,推进优质企业加速发展、龙头企业集聚和在孵企业产业化,建设多肽、基因药物、CMO等功能园区,打造特色鲜明的“新药港”;将围绕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引进培育一批大项目,积极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应用,打造以太阳能光伏、光热整机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以LED、先进储能及先进电池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将充分依托现有电子信息产业的良好基础,重点扶持一批现有企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大物联网优质企业及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以射频技术、无线传感、智能控制等领域为重点,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联网产业。

  品质至上,努力成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统筹发展的引领区。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两大驱动力,新时期新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的统筹发展是一项迫切任务。“十二五”时期开发区将坚持品质至上,以“城市国际化”为引领,通过加快新型工业化增强城市的产业支撑力,通过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努力实现良性互动、相辅相成。坚持“副城一张图、全区一盘棋”,深化完善下沙副城规划体系,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推动与主城区的融合与无缝连接;建成一批公共服务和商贸配套设施,大力发展生活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统筹推进居住、服务、产业、生态、高教等功能区建设和一体化发展;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增强副城承载力和辐射力,促进发展空间集约利用和资源要素高效配置,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度融合、高教园区与工业园区有机结合;努力打造“文化下沙”,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提升素质、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生态优化,努力成为国家生态和低碳发展示范区。伴随着全球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生态环保、节能减排越来越成为全球共识,生态优先、低碳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以低碳经济、绿色产业、绿色能源为主要导向的“绿色经济”将蓬勃兴起,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发展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为此,开发区将坚持以环境品质化为引领,以绿色、低碳、和谐、可持续为发展导向,正确处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积极探索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态化融合发展新模式。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政策体系,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能源利用和资源产出效率;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实施退出机制;构建“两纵两横三区”生态系统,增加“森林碳汇”,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责任编辑:孟先亮)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