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央行首次披露:已启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2011年02月23日10:43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人士昨日透露,2011年以来,央行已开始在货币信贷调控中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已对40多家资本充足率较低、信贷增长过快、顺周期风险隐患增大的地方金融机构实施了差别准备金要求。

  自去年以来,央行已经8次上调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19.5%的高位。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是在既有的差别准备金制度中引入宏观审慎要求并加以规范化、透明化,主要是基于社会融资总量、银行信贷投放与社会经济主要发展目标的偏离程度及具体金融机构对整个偏离的影响,并考虑了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稳健状况及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情况等。

  据了解,年初央行已向金融机构明确了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的相关要素和规则。根据央行提供的测算公式,某一银行需要缴纳的差别准备金率=该行的稳健性调整参数×(按照宏观稳健审慎要求测算的资本充足率—该行实际的资本充足率)。

  所谓稳健性调整参数,需要考虑某银行的流动性状况、杠杆、拨备、审计结论、信用评级、内控水平、支付结算案件、信贷政策(投向、结构等)执行情况等;而按照宏观稳健审慎要求测算的资本充足率=最低资产充足率(8%)+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逆周期资本缓冲。

  据介绍,金融机构对央行这种新的调控机制普遍表示认可和赞同。

  记者从有关银行获悉,1月份以来,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全国性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根据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的要求把握信贷投放进度。分析人士称,在央行提高利率、准备金率和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下,信贷调控取得了较好效果。1月份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0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3500多亿元。

  该央行人士透露,下一阶段,央行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社会融资总量及货币信贷增长情况,继续使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把好流动性总闸门,贯彻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新华社

  又讯 银监会有关人士日前透露,银监会正在就利用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四大监管新工具,对商业银行实施新的审慎监管框架起草指导性文件,并将于近期出台。

  去年9月初,银监会曾下发《新四大工具实施要求简表(讨论稿)》,就四大监管新工具征求银行意见。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银监会上报的四大监管新工具已于近日获国务院批复。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王霄)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