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记者深入长三角、珠三角:被夸大的“民工荒”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叶辉
2011年02月24日14:31
  编者按:今年春节过后,各媒体纷纷报道,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用工荒”再现。我们特组织记者深入长三角、珠三角,对此进行了调查。

  长三角,民工不荒技工荒

  正月十五之后一段时间往往是企业招工和民工务工的高峰期,一时间,节后用工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用工荒”、“民工荒”等词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用工问题逐渐升温。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被夸大的“民工荒”

  据了解,目前长三角地区农民工总人数为2800多万人,与以往相比略有减少,但幅度不大,各家企业节后返城务工率达90%,并没有出现大部分媒体上报道的“用工荒”和“民工荒”现象。

  近日,记者在南京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看到,市场内人头攒动,各个招工单位的服务台前都围满了人。“我不是很赞同报纸上有关"民工荒"的报道,年初用工紧张的情况年年都有,只是今年被关注的更多而已。”该市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袁亮告诉记者,这里和去年同期相比,求职人数总体持平,甚至还有增长的趋势。

  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

  在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新拐点上,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不断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升级,因此,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在南京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一家金属轧制单位就遇到了这种情况。负责招工的张经理告诉记者,他们这几天一直在市场里招机床操作工、打磨工等,原计划招六十人,但今天只有三个人符合岗位要求。“倒不是人少,只是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我们要的是熟练上手的人,这样的技工很难找。”张经理无奈地说。

  既然是要技术工人,到职业技术学校招工应该是很好的选择。对此,用人单位却有自己的苦衷,他们和许多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学校派遣一批优秀的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既能给用人单位解决人员问题,又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年后学生放假,令这类单位出现了技术工的短时间空缺,从而在这一段时间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用工荒”的假象。

  如何应对“技工荒”

  追根溯源,许多的问题都可能源于职业教育。有关专家表示,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更是应对“技工荒”的重要之举。

  “技工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只有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技工教育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认为,对职业教育继续加强监督与评估,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解决其学校设施陈旧,教师数量少,实践教学能力薄弱,职教水平低的问题,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同时,利用师资、场地、设备等,积极开展技能鉴定,锻炼出技能鉴定考评队伍,严格把关,保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质有效实施, 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技工荒”问题。

  浙江:

  未雨绸缪 不慌不忙

  2月19日,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今年的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比往届提前50天在此间举办,为的就是应对节后企业单位用人紧缺问题。

  早上8点,会场内人山人海,700余家企业单位推出的上万个招聘岗位虚位以待。

  “较往年相比,今年一线员工的岗位缺口稍微大一些。”杭州中亚布艺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闻女士介绍,公司从春节前就开始了一系列措施应对节后可能出现的“用工荒”:包括老员工带新员工、新员工带学徒工、学徒工当储备工等。

  浙江临安东方滑动轴承有限公司的展位旁排起了长队,管理部经理帅胜利告诉记者,公司早在去年就预见到今年招工的困难,通过各种措施未雨绸缪,所需人员在元宵节前已基本招满。

  杭州方圆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人力行政中心总监张劲松说,相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自己公司的“用工”并不荒,但是公司仍为留住老员工、招聘新员工而积极应对,“总体来说,今年的人员缺口不大。现在最缺的还是高端技术人才。”

  节前绸缪、节后应对,浙江的企业通过“前景留人”、“文化留人”、“待遇留人”等方式,不慌不忙应对“用工荒”。(通讯员 鲍丰彩 记者叶辉)

  上海:

  就业服务“春风”吹得早

  “目前来了33家单位,来应聘的人也多,估计有七八百人。”2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宝山区铁通路的宝山区来沪人员就业服务中心,大厅里人头攒动。看到记者在招聘会场地“探头探脑”,一位工作人员热心介绍。“今年有技能的更好找,工资也高不少。”身边一位安徽六安市的小伙子和记者攀谈起来,“这里天天开招聘会,挺方便。想找什么样的单位填张求职登记表,写清楚技能和要求,服务中心还会帮着在电脑里找合适的岗位。”

  据了解,宝山区来沪人员就业服务中心的招聘会将从2月中旬持续到4月底。不仅在宝山,日前,旨在服务来沪农民工和各类用人单位的2011年“春风行动”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已全面启动,闸北、金山、虹口、普陀等各区县都在积极为来沪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和各类用人企业搭建劳务对接平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春风”吹得更早,准备得更为充分。首批发布的约5万个招聘岗位主要来自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行业,薪酬待遇以每月2000元—3000元为主。

  截至目前,上海各区县都已开设了专门为来沪农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的场所或专窗。同时,各区县还将不定期举办“一站式推荐岗位”等专项服务活动,方便来沪农民工就近参加。 (记者 颜维琦)

  广州:

  用工荒“逼”产业升级

  “民工荒,民工荒,民工不慌老板慌!”广州市番禺区南城的一家制衣厂厂长苦笑着对记者说:“今年正月初十开工,凡是按时返厂的老工人都给报销200元路费,然而,返厂的老工人还不到一半。我不敢接订单,现在找工人比找订单还难!”据官方统计,在广州,节后缺工至少15万。

  记者春节回家乡江西赣州市打工大县南康,民工们说更愿意在家乡跟亲人在一起,而且内地消费水平更低些。

  “我们不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广东塑料交易所负责人李辉说,响应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策略,公司前几年已经将加工厂转移到内蒙古乌海,而原来工厂六层建筑物就改造建设成我国第一家塑料现货电子交易所。通过转型升级,公司走在了全国同行前面。

  广东劳动学会副会长罗明忠认为,用工荒也许是件好事,它将倒逼珠三角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记者吴春燕)

  深圳:

  企业揽人争打“福利牌”

  深圳各大小企业今年用工的缺口比较大,仅宝安区的用工缺口就高达20万人左右。

  这几天记者在深圳人才大市场和各企业走访时发现,今年各用工企业大打“福利牌”:深圳至少有七成企业提高了薪酬。深圳金力通电子企业的招聘代表告诉记者,公司现在急需招人,工资待遇较去年提高了20%左右。记者在深圳杰森石膏板有限公司招聘现场看到的招聘条件是:为员工提供餐补,住宿免费。除了普遍提供房补餐补外,一些企业打出了更为“温情”的福利待遇。

  对于企业纷纷争打“福利牌”的现象,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水蒲表示,这表明企业为了解决“招工难”,逐渐开始“想员工所想”,他预计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比拼企业“软件”是今后的招工趋势。(记者 易运文、通讯员 杜艳艳)

  珠海:

  岗位数量是求职者两倍

  春雨霏霏,珠海市金鸡路上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人头攒动。2月19日上午,珠海市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甘永峰和办公室主任李晓笛告诉记者,珠海劳务市场从年初八开市以来,进场招聘企业每天提供的岗位与求职者人数之比为2:1,与往年同期相比,虽然总体上人力资源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今年的求职人数有所增加而招聘企业的用工量略有下降,格力、伟创力等珠海市大型企业开年后的用工需求基本满足,而一些中小型企业的常年缺工现象还比较普遍。

  珠海赛纳打印有限公司招聘专员刘俊说,企业去年以来新增员工都是通过珠海市政府劳动部门组织、资助各种招聘会等办法解决的。19日当天,在珠海劳务市场招聘的197家企业共为3500多名进场求职者提供了6546个劳动岗位。

  珠海市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局局长闫昊波说,从今年3月1日起,珠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从现行960元上调至1150元,同时由政府主导型的劳务市场为珠海企业和求职者搭建起了供需平台。

  记者 杨连成 郑晋鸣 通讯员 张金凤

  编者按:今年春节过后,各媒体纷纷报道,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用工荒”再现。我们特组织记者深入长三角、珠三角,对此进行了调查。

  长三角,民工不荒技工荒

  正月十五之后一段时间往往是企业招工和民工务工的高峰期,一时间,节后用工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用工荒”、“民工荒”等词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用工问题逐渐升温。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被夸大的“民工荒”

  据了解,目前长三角地区农民工总人数为2800多万人,与以往相比略有减少,但幅度不大,各家企业节后返城务工率达90%,并没有出现大部分媒体上报道的“用工荒”和“民工荒”现象。

  近日,记者在南京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看到,市场内人头攒动,各个招工单位的服务台前都围满了人。“我不是很赞同报纸上有关"民工荒"的报道,年初用工紧张的情况年年都有,只是今年被关注的更多而已。”该市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袁亮告诉记者,这里和去年同期相比,求职人数总体持平,甚至还有增长的趋势。

  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

  在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新拐点上,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不断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升级,因此,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在南京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一家金属轧制单位就遇到了这种情况。负责招工的张经理告诉记者,他们这几天一直在市场里招机床操作工、打磨工等,原计划招六十人,但今天只有三个人符合岗位要求。“倒不是人少,只是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我们要的是熟练上手的人,这样的技工很难找。”张经理无奈地说。

  既然是要技术工人,到职业技术学校招工应该是很好的选择。对此,用人单位却有自己的苦衷,他们和许多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学校派遣一批优秀的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既能给用人单位解决人员问题,又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年后学生放假,令这类单位出现了技术工的短时间空缺,从而在这一段时间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用工荒”的假象。

  如何应对“技工荒”

  追根溯源,许多的问题都可能源于职业教育。有关专家表示,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更是应对“技工荒”的重要之举。

  “技工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只有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技工教育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认为,对职业教育继续加强监督与评估,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解决其学校设施陈旧,教师数量少,实践教学能力薄弱,职教水平低的问题,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同时,利用师资、场地、设备等,积极开展技能鉴定,锻炼出技能鉴定考评队伍,严格把关,保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质有效实施, 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技工荒”问题。

  浙江:

  未雨绸缪 不慌不忙

  2月19日,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今年的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比往届提前50天在此间举办,为的就是应对节后企业单位用人紧缺问题。

  早上8点,会场内人山人海,700余家企业单位推出的上万个招聘岗位虚位以待。

  “较往年相比,今年一线员工的岗位缺口稍微大一些。”杭州中亚布艺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闻女士介绍,公司从春节前就开始了一系列措施应对节后可能出现的“用工荒”:包括老员工带新员工、新员工带学徒工、学徒工当储备工等。

  浙江临安东方滑动轴承有限公司的展位旁排起了长队,管理部经理帅胜利告诉记者,公司早在去年就预见到今年招工的困难,通过各种措施未雨绸缪,所需人员在元宵节前已基本招满。

  杭州方圆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人力行政中心总监张劲松说,相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自己公司的“用工”并不荒,但是公司仍为留住老员工、招聘新员工而积极应对,“总体来说,今年的人员缺口不大。现在最缺的还是高端技术人才。”

  节前绸缪、节后应对,浙江的企业通过“前景留人”、“文化留人”、“待遇留人”等方式,不慌不忙应对“用工荒”。(通讯员 鲍丰彩 记者叶辉)

  上海:

  就业服务“春风”吹得早

  “目前来了33家单位,来应聘的人也多,估计有七八百人。”2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宝山区铁通路的宝山区来沪人员就业服务中心,大厅里人头攒动。看到记者在招聘会场地“探头探脑”,一位工作人员热心介绍。“今年有技能的更好找,工资也高不少。”身边一位安徽六安市的小伙子和记者攀谈起来,“这里天天开招聘会,挺方便。想找什么样的单位填张求职登记表,写清楚技能和要求,服务中心还会帮着在电脑里找合适的岗位。”

  作者:叶辉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孟先亮)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