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榜中榜

石油之殇:危机前兆还是虚惊一场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2月25日08:50

  编者按:



  从突尼斯到利比亚,席卷北非与中东的变局对世界经济格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动乱直接威胁到石油工业,世界就将陷入另一次石油危机,世界油价定会再度攀高,而这将在短期内给全球经济带来滞胀影响。对复苏根基不稳的全球经济来说,这不啻于雪上加霜 。在积极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西方各国已经没有余力再出台刺激需求的举措。这也进一步引发了人们的猜测,这场可能出现的石油危机会不会将世界再次推向衰退。

  油价破百 前景成谜



  全球已经陷入粮食危机,如果再陷入石油危机,世界经济何去何从?这将是个大迷局。当地时间2月23日,利比亚暴力冲突再次升级,市场担心该国石油生产基础设施可能受到破坏,石油供应或将长期中断。包括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西班牙雷普索尔石油公司、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在内的外资石油公司也已停止在利比亚的部分生产,并正在组织员工撤离。而就在当天,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冲破100美元/桶,伦敦油价突破每桶110美元。

  “中东和北非政治动荡所造成的原油减产,最直接影响的是欧洲市场,对美国市场的原油供给影响相对较低。”宏源证券分析师王凤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而据《纽约时报》报道,从原油出口分布图看,85%的原油出口欧洲,其中1/3供给意大利,只有5%出口至美国,剩余部分输往亚洲。

  油价仍被看多



  石油减产,进口国全线告急。意大利石油储存只能维持数月,日本官方胆战心惊,沙特国王更是不惜撒重金阻止暴乱蔓延。据悉,利比亚东部多个城镇已经落入示威者手中,石油设施被破坏严重,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正在着手进行增产计划。最先叫苦不迭的要数日本,其90%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动乱引发的石油短缺问题扼住了日本石化行业。洗发水、洗衣液、化妆品行业面临停产或成本升高的风险,老百姓日常生活会更艰难,反而加剧日本政坛变动。

  一些咨询公司分析称,未来几周,油价会不会冲上140美元/桶还无法得知,而能源成本的提高肯定会再次打击全球消费者信心,并阻碍发达经济体经济的复苏进程。因为经济学家密切关注油价都遵从一个原理,油价每上涨1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会缩水0.5%。

  而上海一位市场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根据监测,早在几周前便有做多资金看好原油价格,不少国际投资者会借着中东局势恶化而炒一把原油价格。按照目前的形势,原油价格还会被看多。”

  “危机”言之过早



  目前,标准普尔已将利比亚长期信用评级从A-降为BBB+,业内人士预计,标普可能近期再次下调该国评级。标准普尔称,预测利比亚东部严重骚乱还将继续,持续时间越长,动荡蔓延到全国的风险就越高。因此,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市场人士不免担心,在金融危机过去后,是否全球经济会掀起一波可怕的“石油危机”。

  对此,平安证券分析师李晓莉认为,“目前欧佩克成员国的剩余产能和高企的原油库存水平,是压制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因素。”基于对2011年全球原油消费增量和供给增量的估计,并且参考现有世界原油库存水平和历史上欧佩克成员国潜在投入产能所需要的时间,李晓莉认为,目前原油市场的供需关系尚处稳定状态,油价今年出现疯涨的可能性不大。

  而对于“石油危机”是否会演变成另一场“经济危机”时,宏源证券分析师王凤华认为,这种担忧有些“过头”。他指出,“全球经济已经处于复苏状态,欧洲通胀已经出现,而美国还属于低通胀区,原油供给不足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最多是延缓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而不会造成另一场经济危机。”

  同时,也有市场人士指出,由于避险资金不断涌向美元,从而推高美元指数,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油价出现系统性上涨的风险。

  欧洲篇



  重启加息陷两难



  利比亚动乱给全球原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不少市场人士担心,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或将令通胀率高达2.4%的欧元区情况进一步恶化,并引发新一轮衰退。

  尽管利比亚的石油出口量只占全球的2%,但欧洲一些国家对其原油的依赖性依然很高。据统计,2010年利比亚出口至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石油量就分别占这些国家整个进口量的22%、16%和13%。除此之外,爱尔兰、奥地利和葡萄牙进口利比亚的原油比重也很高。

  还看德国老大



  一方面,欧洲国家还未完全走出欧债泥潭,另一方面,中东局势紧张引发的能源价格上涨又令欧洲通胀水平再次升高。不少人担心,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欧洲国家或将遭遇新一轮衰退。

  长期以来,欧元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复苏程度也各有高低。被誉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似乎已经凭借一己之力稳住了欧元区经济的发展方向,英国政府的减赤行动也初见成效,但与此同时,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希腊等经济比较薄弱的国家恢复仍不理想。

  具体来看,德国3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6.0,高于经济学家先前预期的5.8。英国方面,1月公共部门净借款数据好于市场预期,并且是自2009年1月以来首次出现净放款的情况。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在迄今为止的财政年度中,英国公共部门已经累计借款1130亿英镑,低于一年前同期的1272亿英镑。

  相比之下,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的经济仍然面临巨大风险。当地时间2月22日,标普表示,西班牙的“AA”主权评级面临巨大的下行风险,该国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确保完成明后两年的减赤目标。而葡萄牙从下月初开始将面临巨额的国债赎回,求援压力不断加大。一些欧洲官员目前正默默地商讨应急方案,以防葡萄牙届时提出财政援助请求。在对退休金制度、税收制度以及公共行政体系进行了大规模改革之后的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表示希望延长偿还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期限。

  对于外界关于欧洲或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再次陷入新一轮衰退的想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用太过于担忧。“德国需要周边国家来帮助自己扩大贸易出口,缓解欧元升值的压力。作为回报,德国也会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孙立坚说,“作为欧元区的老大哥,德国一直引领着整个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只要英国和西班牙不出什么大问题,德国还是有能力帮助整个欧元区脱离困境的。但欧元区不能把德国当作惟一的筹码,一旦西班牙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德国再有能力也挽救不过来。”

  加息或将提前



  为了抑制当前高水平通胀,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卢森堡央行行长默施2月22日表示,在3月3日即将召开的货币政策制定会议上,欧洲央行理事可能会将其有关通胀的措辞变得更为强硬,并暗示欧洲央行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做好上调利率的准备。默施的言论与其他欧洲央行官员之前的讲话相呼应,他们都暗示欧洲央行对风险的评估可能从目前认为通胀风险平衡转向存在上行风险。

  不少分析师预计,欧洲央行或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加息,并预计利率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升至1.25%。但荷兰银行的Nick KounI.S表示:“最近的数据以及官员们态度强硬的讲话暗示,升息时间有可能更早一些。”

  不过,鉴于当前欧债危机仍存在不确定性,加上欧元区经济体的复苏不平衡,欧洲央行在重启加息的问题上也面临两难选择。对此,孙立坚指出,欧洲事实上并不太愿意加息。他表示,“欧洲的通胀率升高是因为原油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一旦加息将对当前的经济造成损害。”但除了加息,困境中的欧洲并没有其他办法。孙立坚表示,如今,欧洲只能寄希望于物价能够平缓下来,希望中东、北非等地区的动乱能够平息,这样欧洲才能抓住机会一心解决欧债带来的困扰,发展经济。

  亚洲篇



  通胀压力更严峻



  随着利比亚局势的不断紧张升级,全球市场敏感的神经也越发紧绷。当地时间2月23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已经冲破100美元/桶,创出两年来新高。伦敦油价突破每桶110美元,创下2008年8月以来收盘新高。

  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走出时,油价的大幅飙升无疑加剧了各国经济面临的挑战。美国虽然通胀率较低,但已有许多市场人士对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或将引发通胀发出了警示。欧元区债务危机缠身,经济尚处于低谷,但通胀高企的迹象已有所显现。此外,通胀恶魔正在英国的经济中“肆虐”,去年第四季度该国经济甚至出现了萎缩。除发达国家外,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通胀压力更是“人尽皆知”。亚洲经济学家担心,油价重返100美元大关可能会让亚洲经济增长以及抗通胀方面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经济学家表示,亚洲经济的强势表现让该地区更加有能力应对能源成本上涨带来的短暂冲击,但若油价持续上涨,亚洲出口就可能受到威胁,经济增长可能受到拖累,通胀也有可能蔓延至食品价格之外。

  汇丰银行驻香港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克·纽曼和陈颍嘉2月24日在客户报告中指出,事实上,亚洲经济对油价的敏感度并没有世界其他地区那么高,其主要风险在于出口,因为与亚洲市场相比,西方国家国内购买力的下降幅度更大。此外,中国、泰国、菲律宾以及印度等国的核心通胀对油价的持续上涨“尤为敏感”。

  据悉,中国2010年的石油需求对外依赖度超过55%,石油价格过快上涨会导致输入性通胀风险,而同时,中国目前正处于“稳物价”时期。宏源证券分析师王凤华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层只有通过不断的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严格控制通胀加剧的风险。”

  另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表示,受中东局势紧张影响,两大国际原油期货指标纽约WTI油价与伦敦北海布伦特油价出现罕见背离走势:两者价差最高拉到18.8美元/桶。由于中国以布伦特原油作为基准油进行定价的进口原油比例大约在45%至50%,如果布伦特原油的价格长期高于WTI原油价格,而且价差扩大,将导致中国进口原油的成本明显提高,这种倒挂的价差拉大会给国内上调成品油价格增加额外压力。

  美国篇



  趁乱将“祸水”引流



  利比亚动乱让世界陷入“石油之荒”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月24日打破了沉默。据《卫报》报道,奥巴马警告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不要反抗,否则将联合国际社会对其进行制裁。目前,美国政府打算让国务卿希拉里前往欧洲讨论进一步制止暴乱的事宜。

  政局动荡给经济造成的直接影响是,石油价格飙升以及动荡国储备的大量美元重新回流至美国。整体看,“石油战争”对美国经济无任何副作用,反而让白宫借此混乱根治自身“经济病”的同时,还能打压全球竞争对手,重新巩固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弘业期货青岛分公司总经理刘新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称:“美国现在又把石油当作武器对他国进行制裁了,原油价格上涨,美国并不惧怕。因为沙特、科威特和伊拉克的石油均控制在美方手中。此外,石油的定价取决于期货市场,而美国和英国在全球石油定价权中所占权重很多,因此,石油价格上涨对美国经济实际上是有利好因素的,因为美国需要的刺激是适度通胀。”

  美联储一直不加息,放任美元贬值的同时,向全球持续输出通胀,而美国的出口也将因此受益。刘新涛认为:“美国惯用"博弈"政策,放任美元贬值,直接打压制造业国家的产业结构,令后者贸易利润极大程度压缩,而美国人却享受了变相的出口国补贴。此外,美国的赤字和债务压力还会因此减轻,因为对美出口国一般都持有大量的美元资产,美元贬值,意味着美国债务在减少。”

  当地时间2月23日,美国财长盖特纳表示,美国的金融体系现在比危机前更稳定,银行业净收入在2010年高达875亿美元,创2007年来的最高值。他说:“现在投资者对美国银行业信心更足,资本市场正以不可抵挡之势复苏,我对这种发展势头感到很欣慰。”《国际金融报》记者 王丽颖 赵怡雯 苏舟

  

  编者按:



  从突尼斯到利比亚,席卷北非与中东的变局对世界经济格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动乱直接威胁到石油工业,世界就将陷入另一次石油危机,世界油价定会再度攀高,而这将在短期内给全球经济带来滞胀影响。对复苏根基不稳的全球经济来说,这不啻于雪上加霜。在积极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西方各国已经没有余力再出台刺激需求的举措。这也进一步引发了人们的猜测,这场可能出现的石油危机会不会将世界再次推向衰退。

  油价破百 前景成谜



  全球已经陷入粮食危机,如果再陷入石油危机,世界经济何去何从?这将是个大迷局。当地时间2月23日,利比亚暴力冲突再次升级,市场担心该国石油生产基础设施可能受到破坏,石油供应或将长期中断。包括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西班牙雷普索尔石油公司、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在内的外资石油公司也已停止在利比亚的部分生产,并正在组织员工撤离。而就在当天,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冲破100美元/桶,伦敦油价突破每桶110美元。

  “中东和北非政治动荡所造成的原油减产,最直接影响的是欧洲市场,对美国市场的原油供给影响相对较低。”宏源证券分析师王凤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而据《纽约时报》报道,从原油出口分布图看,85%的原油出口欧洲,其中1/3供给意大利,只有5%出口至美国,剩余部分输往亚洲。

  油价仍被看多



  石油减产,进口国全线告急。意大利石油储存只能维持数月,日本官方胆战心惊,沙特国王更是不惜撒重金阻止暴乱蔓延。据悉,利比亚东部多个城镇已经落入示威者手中,石油设施被破坏严重,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正在着手进行增产计划。最先叫苦不迭的要数日本,其90%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动乱引发的石油短缺问题扼住了日本石化行业。洗发水、洗衣液、化妆品行业面临停产或成本升高的风险,老百姓日常生活会更艰难,反而加剧日本政坛变动。

  一些咨询公司分析称,未来几周,油价会不会冲上140美元/桶还无法得知,而能源成本的提高肯定会再次打击全球消费者信心,并阻碍发达经济体经济的复苏进程。因为经济学家密切关注油价都遵从一个原理,油价每上涨1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会缩水0.5%。

  而上海一位市场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根据监测,早在几周前便有做多资金看好原油价格,不少国际投资者会借着中东局势恶化而炒一把原油价格。按照目前的形势,原油价格还会被看多。”

  “危机”言之过早



  目前,标准普尔已将利比亚长期信用评级从A-降为BBB+,业内人士预计,标普可能近期再次下调该国评级。标准普尔称,预测利比亚东部严重骚乱还将继续,持续时间越长,动荡蔓延到全国的风险就越高。因此,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市场人士不免担心,在金融危机过去后,是否全球经济会掀起一波可怕的“石油危机”。

  对此,平安证券分析师李晓莉认为,“目前欧佩克成员国的剩余产能和高企的原油库存水平,是压制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因素。”基于对2011年全球原油消费增量和供给增量的估计,并且参考现有世界原油库存水平和历史上欧佩克成员国潜在投入产能所需要的时间,李晓莉认为,目前原油市场的供需关系尚处稳定状态,油价今年出现疯涨的可能性不大。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盛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