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油价破百 中国按既定计划巩固收储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1年03月01日04:58

  联合国安理会26日一致通过对利比亚进行制裁的决定。持续恶化的中东北非地区局势,甚至影响到沙特阿拉伯。已经破百的国际油价将持续高位运行,全球或面临第四次石油危机的威胁。

  作为全球主要能源消费国的中国,石油供需状况会因此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将采取哪些措施减少高油价的冲击?我们今起推出“高烧的油价”系列报道,试图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油价在“飞”,牵动人心

  联合国安理会26日通过决议,决定对利比亚实施制裁。卡扎菲政府将作何反应,外界尚不知情。但可以肯定的是,利比亚局势产生的“蝴蝶效应”将对世界经济影响重大,也将对能源消费大国中国产生直接和长远的影响。

  昨日(2月28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的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相关人士指出,中国不会轻易动用石油储备,而是将按照既定的国家储备计划,步步为营,巩固石油收储。

  据专家介绍,早在油价“狂飙”之前,我国建好的石油储备基地已全部储油。

  石油储备并非用于平抑油价

  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28日亚洲电子盘跳涨接近100美元/桶。

  国内分析师预计,高位震荡的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将继续支撑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不过市场实际的成交量将因为下游需求不足难有大的提升。

  中东和北非局势动荡推高国际石油价格,其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可能产生的油价震荡,中国并未忽视。

  昨日,原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吴钟瑚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说,如果形势演变为利比亚甚至沙特等国家出现断油,那欧美、日韩与我国都会动用石油储备。

  尽管上述所说突发事件偶发性很低,但并非没有可能。吴钟瑚提醒道,目前利比亚仍处减少供应局面,但与完全“断供”的意义迥然不同。

  如今,面对无法提前预估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会否动用石油战略储备呢?

  昨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相关人士透露,我国将密切关注形势,但不会轻易动用国家石油储备。

  该人士透露,按照国际惯例,一国的石油储备是石油供应中断后的紧急保障,而并非用以平抑价格。

  根据国研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邓郁松的研究,石油储备和价格没有必然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是为应对国际油价变化的。”

  “中国式”应对多点开花

  按照国家能源局上个月提供的数据,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收储,二期项目启动实施,一批商业石油储备基地陆续建成投运,2010年底,库容达到2650万立方米。

  这一数据被专家认为 “只能提供少批量供应”,与国际通用的“90天储备标准”相去甚远。

  此外,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藏油于民”战略也是自去年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公布 “利用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资格项目”后,才有6家民营企业中标。

  吴钟瑚表示,我国的商业石油储备主要受设施和成本高等问题制约,其储量预计仅够几天的救急使用。

  而著名能源专家林伯强则对记者说,对中国来讲,大规模走向海洋、尤其是深海油气开发已经是非常迫切的事情,从大的战略出发是必须要做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近年来,我国石油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收并购油田和勘探权、国家层面贷款换石油等一系列动作,正完善石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

  “即使利比亚断供,中国也可通过增资的方式,从其他产油国获得石油供应,”吴钟瑚称,“第四次石油危机不会那么容易到来的。”

  另据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于当前的国际油价形势,我国将按照既定国家储备方针计划,步步为营巩固石油收储,“当前价格对于我国石油收储来说还是划算的”。而我国外汇储备较高,当下价格用以购买能源相对合适。其他能源专家也表示了相似的态度,“抓紧时间,能储还是多收好”。

  据专家介绍,远在油价上涨之前,我国已建好的石油储备基地已全部储油。

  吴钟瑚表示,加快石油储备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都需要周期,例如风能产能已经够用,但其上网仍受限,“油价高企”会刺激相应的网络建设更快进行。

(责任编辑:null)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