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棱光实业急流勇退 技不如人放弃“多晶硅”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2011年03月01日06:52

  棱光实业(600629.SH)公告了退出多晶硅行业的消息后,股价并未发生明显波动,2月28日,仅以微幅下挫0.93%报收。市场似乎是以默许的姿态在对待公司的最终决定。

  而就在棱光实业宣布退出的此时此刻,多晶硅行业却开始渐入佳境,板块龙头天威保变(600550.SH)宣称

“多晶硅业务已步入收获期”。此外,2010年,多晶硅价格在前期调整至70多美元/公斤的基础上,价格一度反弹接近100美元/公斤,诸多生产企业均获得20%以上的毛利率。从产业层面传来的消息似乎也成为这一观点的有力支持者。

  对此,棱光股份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多晶硅业务方面,公司的设备是70年代的产品,通过改造才投入生产。此外,在技术、总体规模方面公司也不具备发展优势,最终结合自身情况才做出了退出的决定。”

  政策环境骤变 技术、设备落后终决定退出

  27日晚间,棱光股份是在公司“七届五次董事会决议公告”中并不显眼的位置发布的这一消息。根据公告,“鉴于公司多晶硅生产技术、设备、规模及效益状况和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的精神”董事会全票通过了“停止多晶硅生产”的提案。

  在这份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等部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目前“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更为关键的是,《意见》还规定未来“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年,占地面积小于6公顷/千吨多晶硅,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60千瓦时/千克,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

  显然,从政策角度出发,在不具优势的前提下,盲目上马多晶硅项目,对棱光实业而言并不是件好事。

  促成这一最终决定的因素在棱光实业2010年年报中也有所体现。年报显示,尽管在多晶硅业务方面,“公司采取了改善机制、调整生产时段、压缩费用、积极争取科技扶持”等措施,力求实现“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却最终还是以“营业收入较上年减少64.41%”为公司2010年的多晶硅业务画上了句号。

  淘汰落后产能 环保、规模成多晶硅业硬指标

  “多晶硅行业的渐入佳境,实际上是对光伏产业景气程度的一个体现,同时,多晶硅价格上涨也受到了其产能增速受限的助推。”一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

  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等部门的《意见》不但对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占地面积、还原电耗、环保等做出了限制,还明确了“研究扩大光伏市场国内消费的政策,支持用国内多晶硅原料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兼顾国际市场”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更提出要“引导、支持多晶硅企业以多种方式实现多晶硅—电厂—化工联营,支持节能环保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开发,降低生产成本。”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意见》及《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颁布,标志着国内多晶硅行业的一次洗牌即将来临。短期来看,随着这些中小规模企业退场,的确将刺激多晶硅价格上涨。但按照管理层要求,为达到环保标准、规模标准,多晶硅企业也必须加大投入。此外,在洗牌后的多晶硅领域,剩下的都是规模大、技术好的企业,竞争将更为残酷。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和巨大的风险,选择急流勇退倒不失为对投资者负责的行为。”

(责任编辑:null)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