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2011年两会经济报道 > 2011全国两会经济报道提案议案

李立新:如何破解东部地区"用工紧张"困局

来源:搜狐财经
2011年03月02日11:26

  这几年,尤其是年关、年初,用工紧张仿佛成了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企业难以渡过的“关”。而这个问题,是“中国制造”早晚要面对的难题。

  严格地说,当前遭遇的并非全面的“用工荒”,而只是周期性的“结构性用工紧张”。通过调研发现,造成“用工紧张”的原因众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格局变化和产业朝中西部迁移,引发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制造业渐次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而这也带动了劳动力的转移。据有关方面统计,中西部地区受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拉动政策措施的影响,对农民工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加,而在东部沿海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减少,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二、劳动力供求正发生变化,廉价劳动力时代结束。

  当前,劳动力供给已然出现了“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正由过剩转为相对短缺。而这,昭示着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

  三、农民工的代际替换,导致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新生代农民工迅速崛起。目前,农民工群体正进行一次一次大规模的代际替换。如今,80后、90后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主流,这群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已经发生巨变。

  四、劳资关系不够和谐,导致工人流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招不到人,企业自身应该有所反思——劳资关系不够和谐、福利待遇不具备竞争力,正是“用工紧张”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

  针对上述原因,我建议东部地区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破解“用工紧张”困局:

  一、“跳出东部,发展东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减缓企业用工总量需求。

  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之所以要“跳出东部,发展东部”,是因为符合了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梯次转移的产业背景——既转移了一些传统制造业,为自身的转型升级腾出发展空间,同时,由于产业转移,也使得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用工得以分流,以减缓总量需求。

  同时,也是基于自身的转型升级需要以及市场辐射力的再拓展。值得注意的是,东部地区的大部分省份目前还只处于转型升级的初级阶段,只有经过几年努力,发展到了中级阶段,比如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才能逐渐摆脱持续多年的周期性用工紧张局面。

  二、要注重转型升级中的策略选择及优化。

  企业转型升级要注意策略选择和优化。我以为大多的东部企业转型升级有两个方向:一是跨越二、三产业;二是通过科技投入,使企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和高新化发展。

  三、给予农民工平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让他们能够更有尊严地生活。

  解决用工紧缺必须从满足农民工群体的需求角度来把握:如提高员工待遇;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规划……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要给农民工“家”的感觉,让他们有归属感:一个城市对于农民工的吸引力更在于其是否真正地从各方面接纳他们,将他们视作自身的一份子,对于那些急需劳动力的东部城市而言,应该思考如何真正地给予农民工平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让他们能够更有尊严地生活,这或许比一窝蜂地争抢农民工来得更有效。

  李立新:利时集团董事长兼CEO,被业界誉为“日用塑胶大王”;2005年以收购“新江厦股份”为标志,进军商贸流通领域,至今已拥有大型百货、连锁超市、购物中心等完整零售业态。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曾荣获浙江省五四青年优秀奖章、浙商社会责任奖、浙江省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并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委、全国青联委员、中国塑料加工协会副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

(责任编辑:null)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