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2011年两会经济报道 > 2011全国两会经济报道最新消息

谢卫: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突破口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1年03月04日03:38

  日益升温的有关利率市场化改革话题也成为了两会上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副总经理谢卫在驻地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微博)日报》在内的三家媒体采访时指出,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突破口,目前中国的银行利润极高,是全世界最赚钱的银行,银行的利润也应该合理下降,我国居民长期以来的巨额储蓄对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功不可没,现在也要关注居民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也是民生问题。

  事实上,这一话题已经成为近期外界关注的焦点。

  先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继而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刊文指出,利率市场化可及时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

  今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刊载《周小川: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一文,其中强调,要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谢卫则表示,银行的主要盈利目前还是依靠利差,靠规模。一旦利率市场化,银行的中间业务马上就会受到很大冲击,银行的理念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就需要研究更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真正变成服务型银行,不再依赖利差。而有贷款企业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因为贷款成本提高了,那么对于项目的选择,产业的选择就会更加谨慎。而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可以提高居民储蓄存款收益。

  在分析影响居民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因素时,谢卫指出,收入分配机制不合理是居民金融资产增长慢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均GDP实现跨越式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各地不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措施,中低收入阶层利益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不过,当前城乡、区域、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也是不争的事实。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正从上世纪末的70%降至目前的50%多;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从1995年的51%下滑到目前的30%多。

  此外,谢卫指出,居民的投资渠道狭窄,储蓄存款的占比高达68%左右,比重明显过高。而剩余资产主要分布于保险准备金、股票、基金和债券。

  投资渠道的缺乏不利于切好财富大蛋糕,储蓄占比较高,则面临着通胀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重视居民的资产增值、保值之外,谢卫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放松利率管制。他认为,目前利率水平无法反映真实的资金供求,这不仅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效用,而且导致在不断上升的通胀率情况下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为负,财富不断贬值。同时,要增加更多的投资渠道。

  盛松成曾建议,在贷款利率基本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可允许存款利率向上浮动一定幅度。存款利率上浮可首先在具备了财务硬约束条件的金融机构中试点,逐步将加息预期转变为市场定价。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