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最后一天报名的人数还未统计出来,但是报名竞聘武昌殡仪馆3个殡葬岗位的人数就达171人,殡葬岗位成了本年度武汉市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香饽饽”。报名者中不乏名牌大学的本科生,还有研究生。
对此,不少人认为,大学生择业观念发生了变化。与某些毕业生无奈选择零工资就业相比,殡葬岗位具有事业单位编制与稳定、丰厚的工资福利待遇。但是,我并不认为大学生就业理念就此转变。
就业本身就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不仅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上班叫就业,打工、开店都叫就业。还有学生为了积累工作经验,被迫“零工资”就业。更有不少学校挟毕业证发放大权以提升就业率,一手交就业协议书,一手发毕业证、学位证,或者干脆报告学生自主创业。
有人感叹说:“小时候家长吓唬我们,‘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只好去掏大粪、当殡葬工’,如今终于学有所成,大学毕业了,可发现我连掏大粪、当殡葬工的资格也没有了! ”呵呵,“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掏粪工与殡葬工终于有了咸鱼翻身、扬眉吐气的这一天。
在我看来,大学生、研究生热捧殡葬岗位除了反映大学生就业理念转变,殡葬岗位稳定以外,也暴露出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些积弊。首先,当前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人才浪费的问题突出。大学生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是由于目前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导致大学生往往不能选择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最终就业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坊间流传“专科生、本科生干中专生的活,研究生抢专科生的饭碗”就是证明。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热捧殡葬工,并不值得叫好。
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也是不争的事实,不仅本专科生规模大增,一些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甚至超过了本科生。大学生的数量是上去了,但是师资力量没有同步跟进。一名导师带10多名或更多的研究生,研究生与导师长期不见面,导师把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情况比较普遍。最近有消息说,副教授也可以带博士了。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降,连就业也困难,把大学生逼到了零工资就业、热捧殡葬工的墙角,当前高等教育的积弊暴露无遗。
要我说,大学生争相竞聘殡葬工,接受零工资就业霸王条款,不能简单地说大学生就业观念就此转变,而应该引起多重反思。不仅大学生要放下身段,调整就业预期;政府与社会也要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用人单位更不能趁人之危,肆意对求职大学生“压价”。改良高等教育生态,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分迫切与必要。
(叶祝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