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谈高铁:“铁路最大的软肋是政企不分”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1年03月05日13:47

  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经济界别小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提出高铁建设的经济性话题掀起了会场的一个高潮。“高铁有利于完善我国的综合运输体系,但是现在的建设规模和速度显然脱离了中国国情。”当然,李家祥毫不否认任中国高铁发展对民航业在一定距离和路段上有影响,但他认为同时也为民航业带来积极变化。

  根据国家民航局的研究报告,在500公里以内高铁对民航的冲击达到50%以上,500—800公里高铁对民航的冲击达到30%以上,1000公里以内高铁对民航的冲击大约是20%,1500公里大约是10%,1500公里以上没有影响。

  李家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定航线上和一定区域内高铁是民航的重要补充;而且高铁的冲击有利于民航进一步改善管控,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运转流程。

  “高铁的发展我持有异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谈到此话题时则表示:“任何技术与产品离开了经济性就没有出路。企业出身的人往往更重视成本,尤其是企业领导人要有强烈的成本概念,不讲成本就不是搞经济。表演可以,吹吹可以,但真正要做到实际运行就必须讲经济性。”

  那铁路建设是不是可以不讲求经济性呢?全国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孔栋认为,现在铁路最大的软肋是政企不分,“所以导致铁路对市场的关注度不够和在经营模式上存在缺陷。过去为什么那么多人质疑民航,就是因为没有政企分开,你没有竞争,没有进步。”

  孔栋对本报记者表示:“并不是因为我的领域属于航空业,我就抵触高铁,发展高铁是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进步。关键的问题在于,铁路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导致高铁建设的盲目和不经济。”

  全球金融危机来临,国家投入4万亿元拉动内需,其中很大部分投入到了铁路,尤其是高铁建设,“可是,中国的国情是不是需要这样的速度、这样的规模来发展高铁,我是持不同态度的。”孔栋表示,高铁建设是否可持续值得打问号。

  除此以外,对于不断提高的高铁运行速度(从250公里增长到350公里,今年6月份开通的京沪高铁甚至要达到380公里),多位委员表示,高铁的安全性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责任编辑:王霄)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