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董事长巴菲特发出他一年一度的致股东的一封信。在这封信的开头部分,巴菲特列出公司股票当年及历年的收益情况,如今这个表格已经记录了从1965年到2010年46年的业绩。
伯克希尔公司的每股账面价值从19美元增长至95453美元,年复合
增长率达 20.2%,累计增长490409%,这样的业绩已经让人审美疲劳。但是,让人惊叹的是,46年来,只有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和2008年金融危机这两年,伯克希尔出现亏损,其余44年,巴菲特全部盈利,而亏损的这两年也均跑赢标普500指数(包括分红)。这其中,巴菲特共有38年跑赢指数,概率为82.6%,仅有的跑输指数的8年,年平均跑输指数幅度仅10.68%。
伯克希尔不是一家对冲基金,但没有人能说这不是绝对回报。绝对回报,追求在任何市场条件下都取得稳定正收益。
国内的私募基金发展最长者不过4年,但发展速度极快,大多数私募基金都以“绝对回报”为明确的目标,这也是其与公募基金赚取相对收益最大的不同。几乎每一年,都有新的业绩领跑者出现,但同样几乎每一年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
谁才能成为中国的巴菲特?
15家相对连续盈利私募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这些巴菲特的信徒们吧。根据Wind提供的基础数据分析,在成立三年以上的52家阳光私募基金中,仅北京星石和深圳金中和旗下产品的平均收益实现了2008年-2010年每年盈利,但2009年他们没能跑赢沪深300指数。
而成立四年以上的北京淡水泉、深圳明达、上海涌金、上海景林4家私募除2008年外,旗下产品平均收益实现了三年盈利。与沪深300指数相比,这4家老牌私募2008、2010年跑赢指数,概率为50%,但2007和2009年,他们跑输指数的幅度平均达到63.58%和43.06%。
当然,新生代的私募基金们正在崛起之中。那些成立了两年以上的私募基金,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旗下产品平均实现正收益的私募数量就有所增加,达到64家。但这两年连续盈利且跑赢沪深300指数的私募数量则仅剩下9家,分别是上海混沌、深圳翼虎、深圳龙腾、北京源乐晟、广东新价值、上海向日葵、上海尚雅、深圳尚诚和美联融通。许多私募在2010年跑赢指数但在2009年跑输指数。
以他们的“老师”巴菲特连续盈利和跑赢指数为标准,不包括2008年的表现,上述15家私募在目前200多家阳光私募基金中相对年度连续盈利能力较强。
在仅有的连续三年盈利的两家公司中,深圳金中和今年初经历了人事动荡,前投资总监邓继军和研究总监彭迅双双离开自立门户,金中和在2010年虽然跑赢指数但收益率仅为1.22%,其接下来的表现不得而知。
不过很多国内私募表现的一个共性是,即使熊市时相对指数表现较好,但牛市时表现较差,与巴菲特跑赢指数年份82.6%的概率以及跑输指数平均仅10.68%的幅度相比,他们在捕捉上行机会时,显然不如“股神”果断。
绝对回报还是高回报?
除了实现年度连续盈利,对于成立时间较短的国内私募而言,月度盈利能力更能代表业绩的稳定性。
本报计算了过去36个月,成立3年以上的52家私募基金旗下产品平均上涨下跌月数占比的情况,其中上涨月数占比最高的几家公司分别是北京星石、上海朱雀、上海理成、深圳尚诚,北京星石的上涨月数比例占到73.15%。
值得注意的是,52家私募中多数旗下产品平均上涨月数占比超过了50%。而上述相对连续盈利的老私募中,明达、金中和、景林、涌金、尚雅、淡水泉等一些公司的月度盈利稳定性略显一般,上涨月份占比都仅在50%-55%。
从多个指标看,以稳健风格著称的北京星石,的确在实践着绝对回报。成立3年以上产品中,星石旗下3只产品的任意连续12个月最低回报值为正,而下行风险较大的私募这一值则能达到-69%,行业该平均值为-38.98%;从国际上常用的扣除下行风险后的收益指标索提诺比率看,私募排排网统计,星石的这一比率在成立3年以上产品中最高,表明承担相同单位下行风险能获得更高的超额回报率。
上海朱雀的下行风险和波动率等控制也较好,且上涨月数占比较高,只是在2008年损失了20.26%。
强调风险控制也可能会丧失机会,与年涨幅动辄100%的冠军私募相比,真正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一般更难以成为短期的业绩冠军。从年度平均回报一值看,北京星石旗下产品平均年度回报仅38.66%,远不及同样成立3年以上的上海景林、北京淡水泉和上海尚雅,他们旗下产品的平均年度回报高达145.68%、135.04%、96.51%。
但从产品的月度波动率和下行风险看,淡水泉和尚雅成立以来的这两个指标都较高,景林居中。
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彭晓武指出,并不是所有私募基金都以小幅稳定收益来实现绝对回报,而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稳定的绝对回报还是某一年度的高回报或波动率高的高回报是个人的投资风险偏好问题。
不过,在巴菲特的业绩中可以看到,20%的年复合增长率着实不低,46年来最差的业绩不过跑输指数20.5%,可见稳定回报与高回报并不冲突,这或许也正是“股神”难以媲美之处。
殊途同归
本报还统计了所有成立1年以上私募旗下产品的下行风险和波动率指标,一些新成立私募虽然没有长期业绩记录,但月度波动率和下行风险控制较好,突出的除了星石还有深圳中睿合银和天津远策。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CEO杨文斌指出,巴菲特管理的并不是对冲基金,他的价值投资策略很多时候是重仓持有一家公司,甚至买断股权,更像实业或股权投资者,而在国外大多数对冲基金是通过对冲或杠杆策略来实现绝对收益,在A股市场,阳光私募暂时还不能投资股指期货,实现绝对回报的道路也是不同的。
在所有私募中,北京星石的江晖以量化指标明确提出了对绝对回报的追求,他将长期收益目标设定为五年期及以上的长期复合年化收益率达到15%-20%之上,将风险控制目标设定为任意连续六个月的下行风险控制在5%-10%之内。
而张益驰管理的天津远策的投资理念则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谨慎投资”,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量化的风控指标,不过张益驰坦言,最多10%的下跌就是不能接受的了,他主要通过对大势的判断尤其是股票估值安全性的把握来控制风险。实际上,去年远策旗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达到10.2%,略好于星石的4.73%。
而深圳中睿合银的掌舵人刘睿也十分厌恶风险,他的特点是高频率交易,常常高仓位快进快出,通过仓位控制、波段操作和严格止损控制风险。刘睿的策略是,震荡市、熊市、牛市要有不同的仓位,而震荡市中3%即是止损点,熊市中则更低。与星石和远策相比,中睿合银进攻性更强,2010年中睿合银旗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是19.5%。
上述几家私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不以短期业绩为卖点追求规模扩张。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总结,这些同行中,江晖看大势,张益驰靠选股,刘睿做交易,再如上海博弘投资的刘宏做量化套利,都殊途同归——以追求绝对回报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