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人物 > 商界面孔

大连雪龙邢雪森:从300元稻草到2000元牛肉

来源:理财周报
2011年03月07日10:54

  理周报记者 张慧宇/文

  没有什么不可能。

  但是邢雪森似乎一直不愿意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有多大的冲击力,他似乎也不相信自己身上蕴藏着的张力。

  他几次摇头说,“我没有魅力”。

  这个自称没有魅力的人,今年54岁,干了二十多年的企业,现在都还没上市。

  他原来是卖稻草的,后来养牛。现在,他把牛肉卖到2000元一公斤。

  他在一个极为偏僻的角落,不经意间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牛根生抢着做他的股东,他可能是下一个牛根生。

  从粗饲料出口到养牛

  2010年,在由东亚银行主办的“2010东亚未来企业领袖大赏”颁奖典礼上,邢雪森荣获“未来企业领袖”年度大奖。谦卑、踏实,这就是邢雪森,一个研究农学三十多年的人换上了西装却还是透着农民身上所带有的淳朴气质。半小时内他三次强调“我没有魅力”,所以你可以想象他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凭借着踏实,邢雪森在农业领域摸索了三十多年。大连雪龙公司从1993年至今共经历了三次调整,从以农副产品为主变成主营粗饲料出口,再到如今的从事高品质牛肉的养殖。今天的大连雪龙把发展优质肉牛产业作为其清晰的前进路线,这不是因为邢雪森的兴趣,也不是来自某一瞬间的突发奇想,是现实逼迫着邢雪森去寻求改变。

  以每吨100-200元的价格从中国老百姓那里收购稻草,出口到日本的价格却高达300美金以上,每年20万吨的出口量,净利润有1亿元,邢雪森本可以在粗饲料出口行业中继续他的创富路。

  一次自然虫害,一场全行业的危机,忧虑和贪欲在稻草企业中蔓延,邢雪森在烦恼中思索改变。

  邢雪森是“中国大连稻草输出协会”的第一任会长,在协会的约束下,稻草价格一直稳定。直到2005年一场二化螟虫令日本农水省闻之色变,中国稻草由此被拒之门外。一场行业的灭顶之灾即将来临,邢雪森曾多次试图去挽回这样的局面。

  他5次拜会日本农水大臣,数十次和日本政府方面沟通。“我本来想把这种粗饲料用到养牛身上的,从这方面赚的钱再重新回到养牛上来。但粗饲料出口本身就是个很好的产业,在中国也只有大连一个地方有这种产业,所以当时我不想轻易放弃它去向养牛行业转变,那时候压力非常大。”

  作为稻草协会的会长,邢雪森每天要花大量时间来处理行业间的矛盾和冲突,同时还要制定各种规则。一个人团结着整个行业,从一家企业到整个行业,邢雪森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看待整个行业。

  “稻草行业的这种模式是不可以复制的,但是稻草永远成为不了一个大企业。受到限制,日本就要这么多,但是它的检疫却又非常严格”,邢雪森收购的稻草中每年有2000多吨因为达不到出口标准而被迫焚烧掉,正是这种困境让邢雪森开始去探索另外的一条路。

  “我们做牧草的时候,稻草占的比例较高,有百分之七八十;但自从做了高档牛肉产业后,我就觉得稻草行业很小了,2010年的占比还不到四分之一,它的比例在未来还会继续下降。反而,我觉得高档肉牛是继牛奶之后的一大产业。”邢雪森续道。

  挑起风险投资商

  大连雪龙营业收入从2007年的7052万一路攀升至2010年的3亿左右,每年的增长率高达50%以上,然而2003年到2007年这四年,养牛却是没有收入的,邢雪森不得不依靠老本行粗饲料出口来赚钱。

  “这是我们企业最艰难的时期。”回忆起当时,邢雪森显得很平静,所有的惨淡都成了浮云。

  “养牛行业的产业链和周期都非常长,它至少需要三年才能屠宰,因此这三年内需要不停地投入。所以它有一个很大的瓶颈,就是资金瓶颈。可是三年后,牛肉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需要事先预测,同时企业家要做出心理预期。”

  大连雪龙获得的第一笔风投是在2007年,那时正值大连雪龙高档牛肉起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阶段。当风险投资疯狂抢占互联网行业的时候,优势资本的总监吴克忠却首先将目标投向了含牛肉加工的农副产品行业,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大连雪龙吸引了他的眼光。

  吴克忠认为牛肉及其衍生品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美国牛肉是鸡肉价格的5倍多,在中国牛肉的价格被远远低估了。因此在中国,做低端牛肉不挣钱,要做只能做高端。我们发现高端牛肉的毛利润可以达到100%~150%。”

  继优势资本后,2008年老牛基金投了第二轮。2010年上半年优势资本

  增持了大连雪龙367万股,持股比例上升至6.1%,这也是大连雪龙获得的第三轮投资。

  大连雪龙曾引来一个个风险投资商,但是邢雪森表示不会考虑仅有资金而无产业扶持背景的风险投资,而且短期内他也决定不再引进风投。

  “国外的风投也找过我,包括高盛和雷曼兄弟。当时雷曼兄弟一定坚持要见我,他们说哪怕见见面也好。我说那好,过来吧。结果他们后来垮台了。再后来,牛根生就来了。这中间经历了很大的周折,大家对这个都感兴趣。”

  “我认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始终是需要风投进来的,但是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我们更重视银行等金融贷款,预计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0%左右。”邢雪森续道。

  雪龙黑牛的诞生

  邢雪森绝不是一个喜欢“碰运气”的人,他不会凭一个感觉去冒险,他做任何事都需要有依据。今天的“雪龙黑牛”品牌就是在他辛苦调研的基础上诞生的。

  “日本进口的粗饲料主要用来喂高品质的牛,当时我们公司所占的出口份额比较大。随着比例的提高,我更多地接触到高档牛肉这个行业,发现国内还没有这个行业。而如果引进一种吃稻草的高档肉牛,同时也可以解决我们残留下的稻草,2003年我们就开始涉足高品质牛肉这个行业。”

  雪龙黑牛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没有高档牛肉的历史,在邢雪森的骨子里,有种冷静的执着,他不会贸然去改变,他的每一次改变都必须是创新。

  “雪龙黑牛的生产周期比较长,营养积累比较多。但是因为不好吃,所以中国就一直没有发展起来高品质的牛肉。而我们就决定作出一个重大改变,从品种培育、饲养上使它的品质达到登峰造极,让它入口即溶,变得非常有香味。”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邢雪森一边探索,一变承受着恐惧。“这种牛肉的成本很高,可是因为过去从来没有这个市场,它到底在国内能卖到什么价钱,我们也无法估计。”

  据邢雪森介绍,雪龙黑牛的成本之所以很高,关键在于育种。“好的牛肉品质,需要有三个条件,首先是品种改良,其次是饲养方法,最后是生活环境。而我们主要把精力放在品种培育上。”

  育种最关键的是要有种子资源,大连雪龙公司选定鲁西黄牛和延边牛等中国5大黄牛系等品种,然后用世界上很多其它的黄牛品种和中国的5大黄牛系做杂交。“比如,我们选用法国的利木赞、美国的安格斯和日本的和牛等进行杂交,然后再做横交固定,使它变成一个品种。因为我们国家从来就没有这种带有雪花状态的牛肉,所以我们只有公牛,却没有很好的母牛,这个行业母牛的需求很大。”

  在肉牛繁育上,雪龙牧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方式。大连雪龙利用农户的母牛资源进行杂交,在农民家里完成小牛的妊娠和哺乳,“生下来的小牛满6个月后,我们就收购回来。”

  除了杂交之外,大连雪龙第二种育种方式是在实验室里面做胚胎。2002年,大连雪龙从澳大利亚引进雪龙黑牛的胚胎进行繁殖。2006年,澳大利亚凯斯特拉研究公司的研究人员第一次到大连雪龙的生物工程实验室工作,雪龙屠宰母牛卵巢采卵体体外受精胚胎生产工作也正式开始。

  “通过看牛的综合性状,我们在屠宰的母牛里面选择品种优良的,把这个母牛的卵巢拿出来,卵巢里面有很多卵母细胞,然后在实验室里面做试管牛,最后再把胚胎移植到老百姓的母牛子宫里面。目前,我们还是第一家采用这种技术进行肉牛大规模生产的企业。”邢雪森自豪地向理财周报记者介绍胚胎育种技术。

  目前雪龙黑牛品种中有70%-80%的牛是杂交而来的,而另外的20%-30%是由胚胎移植技术繁育的。邢雪森表示,未来会通过两个渠道来提升牛肉的品质,“一方面是扩大胚胎牛的基地,来继续我们胚胎牛的生产;另一方面就是对胚胎牛生产出来的小牛,继续再用杂交方式。”

  在饲养上,雪龙集团创造性的对雪龙黑牛进行人性化育肥。“听音乐、做按摩、睡软床、饮温水、吃熟食”,邢雪森说他要打造出中国高档牛肉品牌。

  坚持做高端市场

  目前大连雪龙共有3万头牛,其中雪龙黑牛存栏规模已达到1万头以上,平均每头出肉250公斤,每公斤牛肉大约2000元人民币,邢雪森表示,未来每年增长率要达到30%以上。

  而现在雪龙黑牛主要面向国内市场,“每个国家都对农业有个保护性措施,农业产品控制比较多,技术壁垒高,检疫也比较严格。我们的东西也很难出口到国外去,而国外的农业产品也很难进入到国内。”

  据邢雪森介绍,大连雪龙的产品主要出口到国内有名的饭店和酒店。“但是我们目前的市场占有率较低,产品供不应求,高品质牛肉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即使在这种状况下,饭店里高档牛肉的价格至少达到2000元人民币。”

  截至目前,我国牛肉市场年需求量约为690万吨,而高档牛肉作为我国牛肉产品市场中的新兴品种,邢雪森认为其市场需求量每年仍会以几何状态迅速增长。“未来的市场,我觉得至少有50%的产品可以取代国内一般的牛肉。现在我们普通牛肉大概每年500万吨以上,未来中高端市场会占这个市场40%-50%。大连雪龙坚持做高端市场。”

  为确保高品质牛肉在高端市场的质量,大连雪龙通过安装全程追溯系统,能够确保对牛肉质量的全程跟踪。

  “今后2-3年内仍以‘雪龙F1’代为主加快核心牛源基地发展速度,同时在3-4年的时间内培育出相当规模的‘雪龙F2’代种牛群基地。”邢雪森说,大连雪龙同时也会规划在辽宁、山东、湖南、昆明等地区以公司加牧场的方式建立3-4个大规模中档肉牛基地,中档肉牛质量基本接近A2等级牛肉水平。“3年后雪龙中档肉牛年出栏数力争达到3万头以上,中档牛肉销售收入达到高档牛肉的1.5倍左右。”

  在营销体系上,大连雪龙目前主要采用的供应商模式,很少和终端客户直接打交道。在未来的三年,邢雪森希望通过中高档餐饮、中高档宾馆饭店、连锁经营、大中型商超及专卖店等渠道建立产品营销网络,“在今后2-3年内以中国的一级城市为主占领市场,并在2-3级市场逐步推进,使“雪龙”产品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品牌。”

  

(责任编辑:null)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