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商务部:农业部全面推进农超对接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王芳
2011年03月07日16:25

   商报讯  商务部、农业部近日联合印发《商务部 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农超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推进农超对接,使超市成为城市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之一。相关专家认为,此做法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降低流通成本,但超市成本上升存在其

他原因,真正成为农产品主要购物场所尚需时日。

  《意见》明确了推进农超对接工作的三大主要任务,一是通过开展洽谈会、展销会等活动创造供需双方沟通平台,建设可以发布供求信息,开展网上签约和交易的网上对接信息平台。二是加强对连锁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指导和扶持,建立现代经营管理制度,形成规模效益。三是降低成本,降低合作社鲜活农产品进入超市的门槛,鼓励双方建立长期合同。并将从税收、信贷、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表示,农超对接最大的意义是保障食品安全;此外,还将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和降低流通成本、稳定市场价格、保障一定的供应、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为农民增加收益。

  家住立水桥的王女士表示,虽然就住在家乐福旁边,但还是愿意去较远的农贸市场买菜,因为超市可以选择的蔬菜较少。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消费者偏好一次性购物,而超市里作为日常需求的蔬菜区占生鲜区比例太小,降低了消费者来超市采购其他农产品的吸引力。如立水桥家乐福超市,蔬菜区占整个生鲜区面积仅1/10左右。

  另一方面农超对接虽然降低了流通成本,但其他成本的增加可能会推高终端销售价格,如超市对质量和品相要求高,农民会通过对高质量产品提价的方式,来平衡质量较差的产品造成的滞销损耗,超市的进货成本自然高;超市对人力需求更多,菜市场一人经营即可,超市则需要理货、仓配、收银等工作人员共同配合;超市的耗水耗电大于一般市场;自主消费形势下部分消费者因挑选不当对农产品造成的损耗较大。因此要实现让超市成为城市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之一的目标,尚需一定时间。

  对此,胡定寰认为,要推行好农超对接,需要首先迎接挑战,如传统小农生产模式对接现代零售企业的挑战、传统生产技术对接超市采购标准的挑战、传统设施设备对接长途运输的挑战。

()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