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政策解读 > 行业政策

降低药价需根治“以药养医”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1年03月09日04:21

   短短三个月内,发改委两次下发通知调整药品零售价,足见政府打压虚高药价的决心。然而,单纯靠行政手段压制药价却“治标不治本”,未来需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破除“以药养医”的旧有体制,同时除了压价之外,还需采取多重措施来解决药品质量安全问题。

   发改委3月6日发布了调整部分抗微生物类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这是发改委继去年12月份启动调整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之后的再一次降药价行为。

   尽管降药价举措频频,但为业界高度期待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仍迟迟未出台。据了解,“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此前曾经出台征求意见稿,其中部分规定引发了行业人士或企业的争议,至今未能出台正式文件。业界之所以对该文件期待很高,原因是其将不仅从价格上,还将从质量、功效甚至生产工艺等多方面对药品进行全面界定,避免单纯压价对众多医药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压力。

   正如部分医药企业所担忧的,发改委频繁调控药价,一方面会给很多医药企业带来经营压力。尤其是对于核心药品的最高零售价被调控的医药企业,业绩可能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发改委一再对部分药品的最高零售价进行调控,可能形成强烈的药品降价预期,或会导致各省市的药品招标采购中再度压价,甚至恶意低价竞标,更是很多医药企业难以承受之重,甚至可能影响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2010年以来,原辅材料价格一路上涨,人工、管理等成本也水涨船高,不少药企尤其是中成药企业不得不努力消化成本,再加上药品售价被压,使得不少医药企业有苦难言。事实上,医疗机构作为药品的最大需求方,在降药价方面做出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有专家担忧,一旦药企发现所产的某类药品因降价产生亏损,可能很快停止该药品生产,而医院等医疗机构也更青睐价格较高的药品。可见,一味降药价不但难以解决问题,还可能导致众多性价比较高的药品濒于消失。

   药价虚高,根本原因在于医疗机构正常经营运转有赖于“以药养医”的体制。因药品收入成为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医院等医疗机构对高药价的“偏爱”与药企的迎合使得百姓就医时遭遇“高药价”困局。因此,要降低药价,首先应该从体制和机制改革入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推进管办分开,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医药分开,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医疗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之后,药价降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若体制改革难以推进,单纯用行政手段降药价只能是事倍功半。

   此外,具体到降药价的方式,不仅需要行政手段,还需要与其他手段相结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经济手段来鼓励医药企业自主降低成本和药价,例如通过在医院引入药物经济学理念,形成科学、合理的用药导向,从源头监管上消灭“大处方”现象。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