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昨日,2010年以来上市的421家新股中已有389家公司发布年报或披露业绩快报,占比92.4%,新股的业绩轮廓基本已经清晰,表现出34%的增长。但在整体上涨的背后,大约两成公司出现“业绩变脸”,这无论对新股还是投资者而言,似乎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9家新股净利同比降四成
389家公司披露业绩的新股中,有72家公司2010年净利润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占比18.5%,近两成。其中联信永益、南都电源、朗科科技、恒信移动、浩宁达、梅泰诺、九安医疗、鼎泰新材以及合众思壮9家公司的净利同比下滑的幅度超过40%。
但是“业绩变脸”的公司,净利润并非骤降,部分公司去年半年报、三季报就已出现业绩的大幅下滑。如联信永益去年3月18日IPO上市,半年报时净利就大幅下滑144%,去年三季度下降的幅度更是达到1650.6%,上市后短短几个月两任董事长涉嫌行贿等,而先后被拘。据记者粗略统计,72家公司中有36家都是去年半年报和三季报业绩连续下滑。
从行业来看,72家业绩下滑的公司中,机械设备公司最多,有23家;其次化工股也有13家,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有10家,成为业绩变脸公司中相对集中的行业。
巨额IPO费挤压利润
在上述业绩下滑的公司中,IPO的费用成为公司净利润减少的重要原因,如信邦制药去年IPO融得7.16亿元,但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9.13%至3775.74万元,除了某一药品停产停销降低收入外,公司IPO发行过程中发生的路演费用等794.95万元从资本公积调整到管理费用,引发净利润相应下滑。IPO没有让公司的业绩增长,反而出现下降,这有点“成也IPO,败也IPO”的味道。
根据财政部财会[2010]25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1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2010年上市新股需要将IPO过程中的广告费、路演费、上市酒会费等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据记者统计,鼎泰新材、益生股份、长高集团、合众思壮等一批供公司公司都在利润下滑的理由中对IPO费用进行了阐述,几百万元的费用降低了净利润。对于去年大量超募的新股而言,如果一年的净利润几千万元,则几百万元的发行费用等确实会影响净利润的增长。
新股净利增幅低于平均水平
WIND资讯统计,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共有1036家公司发布年报和业绩快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幅分别在34%和44.9%;而389家新股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117.2亿元和550.7亿元,各增长31%和34%,在营业收入增幅差不多的情况下,新股的净利增幅低于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新股盈利能力值得怀疑。
从新股的业绩增长来看,除了72家公司业绩下滑外,还有177家公司的净利增长幅度介于0-34%;而幅超过100%的公司只有13家,内蒙君正增幅最大,为216.45%。
另外一组数据显示,389家新股IPO累计融资3896亿元亿元,发行市盈率平均为61.3倍,意味着这些公司要想“物有所值”,其业绩增长应该在61.3%以上,但能达到这一要求的公司只有47家,其余公司估值某种意义上是“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