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高铜价抑制中国需求 2月铜进口量降至两年内新低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1年03月11日01:46

  有些商品的价格似乎已不被实体经济所接受。

  国家海关数据显示,我国2月锻造铜和铜材进口量为235469吨,较1月的364240吨下滑了约35%,创2009年1月来的最低,该数字一般被视为中国精炼铜的进口量。此前麦格理曾预测,中国2月精炼铜进口将只有18万~20万吨。

  进口量阶段性新低部分受到2月春节假期的影响,但因为上月铜进口量和往年相比也处在较低水平,说明在国内库存较高、沪伦两市比价不利情况下,进口铜的需求下降,中国铜需求依然强劲的预期被打破。需求不足,加上周三夜间伦敦三个月期铜价格高达2.56%的跳水,昨日沪铜主力1105合约再次暴跌3.31%,收于69230元/吨,自去年12月之后首次跌破70000元/吨。在去年12月30日沪铜主力收盘突破每吨70000元之后,铜价又继续飙升了10%,至最高时的76950元。中国这个大买家需求的放缓显然让内外盘市场失去支撑,过去五个交易日,LME三个月铜先知先觉地暴跌了近10%。

  “高铜价让买家望而却步,本地的生产和之前大量的进口都让铜供应增多。”东证期货分析师殷昊良表示。

  去年12月早期,业内估计上海市场报税仓库的铜约为25万~30万吨,两周之前大约增至50万吨,如今的数字更是高达60万~70万吨。如果算上其他的商业库存,中国目前的铜库存量或高达100万吨。LME市场的全球铜库存增长相比较为缓慢,去年12月至今上升了约20%,这使得铜价看起来“外强内弱”。CRU近期也估计,按照CIF上海价格,中国进口铜的升贴水已经降至0~50美元/吨。许多人将需求不振、库存虚高归因于春季长假,渣打银行就曾预计2月中国铜进口环比下滑15%,因为高铜价和春节假期影响消费。但殷昊良指出,节假淡季只是一个因素,关键是国内铜价长期低于伦敦铜,铜进口的意愿不强烈。

  其实自2010年7月开始,因为不断增加的国内供应,中国的铜价就已经较伦敦铜贴水。而从去年10月起,上海期货铜价格屡屡呈现远月升水,上海现货铜价也经常低于期货价格,市场突然开始“不差铜”。本周四,沪铜现货价格报69250元/吨,几乎和期货主力价格持平。有业内人士称,由于铜价过高,很多国内现货企业如今更多地利用起了废铜,如中国上月就进口废铜约25万吨,已经超过精炼铜的进口量。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