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金融业务新突破
根据规划,前海不仅享有立法权,而且还可以“先行先试”,充分借鉴香港的经验和模式。不少业内人士、专家学者认为,前海可能会率先在金融业务上实现突破。谁最先突破,谁就可能坐拥香港金融业之便,掌握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制高点。在前海
规划的探讨中,金融业务创新被提及的频率最高。人民币离岸中心,就是金融创新中的最大设想。其市场需求,从人民币在深港两地地下钱庄的流动可见一斑。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中心张建森说,在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上,前海地位明显。香港财经人士许佩如也认为,前海有关离岸金融中心的定位非常有潜力。
不过,对于前海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说法,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曾渊沧认为尚有异议,表示“真正的离岸中心在香港”。同样,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也表示,“中国的金融中心目前只能是上海,人民币离岸中心也只能是香港。离岸市场一定是在境外。”
政策环境更重要
对于前海发展金融业,内地的呼声比较高,香港方面则更为理性。曾渊沧教授说,“离岸金融中心建设最大障碍在于人民币的放开,但中央政府对此是较为谨慎的,这点从2007年香港试行港股直通车被叫停可见一斑,一旦人民币放开,就收不回来了。”
许佩如说,“前海发展金融业,尤其是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需要时间。硬件设施的建设或许很快,软件配套要假以时日,作为外资金融机构最为关注的是法制方面能否得到认同,接下来是如何吸引人才,周边城市的规划、生活环境,房价、交通便利情况等。”
有专家称,前海有望在金融方面获得特有政策,如可自主对证券机构发牌等,但许佩如认为,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对发牌问题并不敏感,发牌太容易反而会降低这个区域整体金融业的水准。
不过,世界上不少金融发达地区的崛起,不是靠周围自然经济条件,而是单纯依靠开放的金融环境。前海地区的金融业“牌照”,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内资银行十分看好,已经开始积极备战了。
现代服务业定位更精准
学界不仅对于前海发展的态度不同,对于“十二五”规划的理解也存有争议。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对前海开发的描述是:“加快城市轨道交通、铁路网、城市道路、水上交通和口岸建设,到2020年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把前海打造成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参与了前海前期规划的深圳综合开发院张建森认为,金融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代表行业。金融业仍然可以作为前海未来发展的支柱主导产业。国世平教授则认为,前海只有15平方公里,没有必要发展所有领先产业,还是应该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利用与香港毗邻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等。
香港基因与“制度特权”
引入香港基因,营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实现更高层次的深港合作,“深圳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曾渊沧说,“深圳前30年的发展就是承接了香港制造业的转移,未来30年发展依托香港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更有优势。而作为金融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与国际接轨的软环境,这就需要政策上的突破。”
首当其冲的是“制度特权”。前海规划提出,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前海将学习香港经验。今年2月25日出台的《前海合作区条例草案》,被称为前海的“基本法”,该基本法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香港特色非常鲜明。
对于前海管理局的设立拟汲取香港的管理经验,做企业化的政府,有香港学者表示短期难以做到:“香港公务员的办公桌上不能放水杯,做事都要跑步去做。香港人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文化,而在内地很难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