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证券3月14日讯 中午收盘时上证综指收报于2933.31点最低2914.46点,跌0.49点跌幅0.02%;深成指报12873.63点,涨25.61点涨幅0.20%;沪指早盘冲高后回落,盘中探底反弹,沪深股指一度双双翻红,沪指守住20日线支撑表现强势,走势独立于外围股市;板块方面,受日本强
震影响,钢铁、医药、建材、电子信息等板块活跃,而核电、有色股跌幅居前,煤炭地产等权重股护盘,黄金股逆势表现;两市个股涨跌比约为4:3,成交量明显放大,沪市成交900亿,深市成交677亿,总成交1577亿。盘面显示,早盘两市冲高回落,沪指跌破20日线,成交量有色放大,核电、有色、券商等板块跌幅居前,钢铁、水泥、医药股逆势活跃,狮头股份涨停。盘中两市探底回升,自低位震荡反弹,沪深股指双双翻红,煤炭地产等权重股力撑大盘。
两市共有美罗药业、杭萧钢构等11股涨停,5股跌超5%,表明股市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存在分化风险;板块多数飘红,钢铁、医药、建材、LED、造纸等板块上涨,水泥、电子信息、通信、化工等板块活跃,水利、核电、稀土永磁、有色、运输物流等板块拖累股指。
信达证券称,从历史经验来看,灾难发生后短期通常会对市场造成冲击,这主要是由不确定预期和避险心理导致的。不过,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大,并没有改变A股对应的宏观基本面的状态,因此预计日本地震的A股的中长期影响有限。
周一,日本东京日经225指数跳空低开报10044.17点,跌2.05%,盘中暴跌近6%跌穿一万点大关,跌至2010年11月水平,此外,东证股价指数期货交易暂停,因买卖盘之间差距过大。截至午盘,日本股市日经225指数跌4.53%报9790点,多支蓝筹股显著向下,丰田汽车及本田汽车股价均跌逾一成,而建筑、机械、基本金属等受益灾后重建的股票逆势大涨。
上周五美股道指上涨59点,涨幅0.50%,能源、原材料与工业板块领涨,市场预测震后重建将增加能源、原材料和工业公司的市场需求。(搜狐证券 苏来兴)
机构分析今日大盘走势
东方证券:指数出现震荡回调可能性较高
日本强震海啸以及欧债危机再度升温将会促使市场情绪短期内再度回归谨慎。尽管日本强震对于全球金融及商品市场的影响目前还难以评估,但短期内的负面心理冲击则不可避免。此外,上周欧债危机再度升温,希腊和西班牙主权债信用评级再遭下调,都会促使A股市场短期市场情绪再度回归谨慎。
多空指标上周显示多方加仓力度非常明显,但空方仍占据优势。上周多方出现非常明显的加仓迹象,多方力量回到最近3个月的相对高位水平。总体来看,空方依然占据优势地位。不过,多方能量是否可以不断增强,仍需要继续观察。
短期趋势判断。上周沪深指数均收出一根带长上影线的小阴线,这表明前期密集成交区间3000-3100点附近压力重重,股指存在回落整理的需求。目前来看,刺激市场继续上扬的动力并不显著,短期内市场的上行空间不大,指数出现震荡回调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申银万国:日本地震短期影响A股投资方向
日本大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体有限,心理影响大于实质影响。日本大地震将对海内外股市形成短期的负面扰动,但不会改变市场长期趋势。大型自然灾害发生前后,在短期内对受灾国和全球股市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少则1天,多则10天),但若比较灾害前后90个交易日的市场走势,自然灾害基本都没有成为市场长期趋势的转折点,本次日本大地震或将再次重复历史。
短期将影响A股市场主题投资方向,关注潜在受益/受损行业。1.日本进口类产品将在短期需求受阻(能源、大宗商品、稀土等),相关产品的价格将可能受到负面冲击,但随着日本灾后重建的启动,能源和大宗商品的需求又将获得提升,因此价格可能先跌后涨;2.日本出口类产品可能在短期减产,相关产品的价格将提升(高端钢材、LCD面板、半导体、聚氨酯、废纸);3.日本地震将可能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对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视,高标号水泥、钢结构建筑、核电站安防设施、防疫物品的需求或将增加,但核电站的建设规划可能因此次日本核泄漏时间而减缓。
随着灾害影响的逐渐稳定和受损程度的逐渐清晰,A股市场的关注焦点将重新回归经济增长预期,3月份维持谨慎观点,上证核心综指波动区间为(2800,3000)。由于日本地震造成了海啸、核泄漏等后续冲击,灾害的总体破坏力目前还不能准确估算,因此短期的市场和行业驱动力将来自投资者的“想象力”。决定A股中期趋势的将仍然是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随着下游需求回暖慢于预期、中游有去库存之嫌,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或将下调。
华泰联合:从四方面关注震后行业表现
从世界各国历次地震对股市的影响回顾来看,地震对于日本股市短期利空,但不改中长期趋势。原因在于地震对特定地点的产业供、需产生重大冲击,却难以改变全局的经济发展形势。总结各国的震后股市的行业表现,主要有四个结论:
1、国内灾后重建相关的行业表现较好,特别是医药、建材、金融等。2、国内受地震破坏严重的行业表现较差。3、受灾行业的国外竞争对手受益,特别是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如电子等。4、汽车、家电等可选消费受需求减少的影响,往往表现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