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国际油价上扬预期激活能源投资新机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高健 朱国士
2011年03月16日02:16

   国际油价前段时间持续高涨,上周曾一度冲上106美元/桶。而受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又出现一定幅度回落,并跌破100美元/桶,国际油价近期走势如何成为关注焦点。

   对此,民族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一钉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因素错综复杂,但国际油价的中长期涨势将不可逆转。同时,海洋石油将在目前国际油价飙升的预期下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

   国际油价中长期涨势不可逆

   中国证券报:有人认为国际油价会因为日本的重建和投资者对产油区紧张局势的担心而继续走高,也有人认为近期油价的表现并非下游真实需求推动,油价接下来的走势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一段时期可能在高位震荡盘整,那么两位老师对国际油价的近期走势做何预测呢?

   刘明:油价的未来趋势将会震荡上涨,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市场对于石油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量为150万桶,这个增长比例要略低于去年;但是供需有的时候还不是国际油价变动的主要因素,我认为目前的主要因素还是非经济因素,这正是促使油价上涨不可缺少的推手。

   徐一钉:我在2009年有过这样一个观点:在未来三到五年,全球将发生一轮货币危机。从去年年底开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比如黄金、白银、有色、农产品以及石油,出现了很明显的上涨。这次上涨与以前的情况不是很合拍,之前美元的反弹,会带来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美元的贬值将带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这次更多的时间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与美元的反弹同步出现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几年,不光是石油,包括黄金、白银、有色和农产品在内,走势将会更加坚挺,会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新高。在这个背景下,我认为低油价的时代将成为过去。现在我们还能够看到一桶在100美元以下的石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来你可能再也无法看到这个价位。我认为在今年年内,油价上涨到150美元甚至160美元每桶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所面临的全球货币危机在最近的几个月已可看出一些端倪,接下来,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都会震荡上涨,趋势出现大的逆转是比较困难的。

   中国证券报: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发布一组数据,显示全球金融机构的原油期货净多头合约持仓量显著增加,美国市场上的原油净多头持仓量已达到历史高点。这是否意味着国际油价已经很大程度脱离基本面因素?

   徐一钉:基本面只是一个方面,换一个角度来看,我觉得纽约的原油价格现在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现在纽约石油比布伦特每桶要便宜5至10美元。至于是否有操纵现象,我认为只要有交易所的地方,只要有这一个产品,它中间既有套期保值的资金,更多还是投资性的资金。中国有句古话,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而如果能够存在比较长的时间,那它就更有合理性的一面了。

   海洋石油具有良好前景

   中国证券报:拥有高库存的美国,为何考虑动用战略储备油?

   刘明:美国自身的石油储量是很大的,但是它对国内石油的开采有一定的限制,主要还是通过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美国更注重通过战略石油储备来平抑或者调动市场,在必要的时候美国通过动用其战略储备油,可以造成全球石油市场的动荡混乱,从而达到控制整个石油市场的目的。

   中国证券报:欧洲央行前段时间放言要在4月提前实施加息,美国又准备动用战略储备油,这之间有没有联系,实现的可能有多大?

   徐一钉:我个人认为4月欧洲央行加息的概率不大。就美国而言,它在未来八到十年内要完成三个战略目标,其中一项就是解决欧元未来二三十年对美元地位的一种威胁。次贷危机之后欧洲出现了几轮主权危机,美国是背后推手,这也是它解决欧元威胁的一种手段。

   美国还要完成第二个战略目标,就是通过制造通胀来撇清巨额债务。如果欧元趋于加息,欧元对于全球资金的吸引将会上升,美国很难接受这个结果,所以它现在需要通过很多途径来削弱欧元加息的可能性,它在玩宽量化游戏的时候要把欧洲也拖下水。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点就是美国的推高通胀,美国希望通过推高油价来阻止欧洲央行过早加息,甚至希望继续进行第二轮的量化宽松。

   中国证券报:目前新的原油输出地有哪一些?

   刘明:之前几十年石油的主要产区是中东、北美,北非、欧洲北海、俄罗斯和中亚等这些地区。近十年来更多的是在海洋中新发现石油。这是因为,首先海洋的石油资源蕴藏十分丰富,其次海洋石油开采的历史比较短暂。现在海洋石油产区主要是墨西哥湾、巴西附近的海域、西非沿海、海湾地区、中国南海、里海、东西伯利亚地区等。而这些很多处于深海地区,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证券报: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ESPO)原油于年初开始定期向中国出口石油,这对中国市场上的油价有何影响?ESPO原油是否会成为中国及亚太地区经济体未来主要的原油进口来源之一?

   刘明:去年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已达2.39亿吨。中国在通过东西伯利亚太平洋(ESPO)管道输入原油之前,已经在东西伯利亚的一个港口进口了一百多万吨的原油。俄罗斯通过这个管道向中国输进原油是一件好事,但是它在中国石油进口中的比重相对是很小的,甚至不到1%,我认为它还不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当然它作为我们进口原油多元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不能忽略的,我们应该把握任何可以增加我们原油进口的机会。

   煤炭股具有较好的交易性

   中国证券报:虽然目前国内煤价较稳定,但随着国际油价的躁动,煤炭股是否会重现2008年的情况?

   徐一钉:今年由于对大宗商品有一个价格上涨的预期,特别是国际油价还可能出现较高的价格,因此我认为煤炭板块具有非常好的交易性,我这里不是说买入并持有是交易性。今年的市场和2008年有区别,2008年很多机构投资者在煤炭板块上受伤,是因为一开始没有看清煤、油价格,当煤、油价格上涨时,国内很多机构特别是公募基金都在比较高的位置配置了煤炭股,而2008年最后的下跌,煤炭股的跌幅也很大,导致国内很多机构对于煤炭板块心有余悸。

   我们从去年10月煤炭股的井喷行情中可以看出,煤炭板块上涨很有力度,下跌同样很有力度,这说明由于2008年的痛苦经历,如果煤炭板块走势不是很理想,机构投资者不太愿意坚守。所以煤炭股在一个阶段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冲击力,但是它更多的只是一个交易性品种的标的。

   中国证券报:国内相关风电行业的公司业绩前景是否值得看好?

   徐一钉:我很看好风电市场,但是风电设备目前产能过剩,国家也在遏制风电设备产能无序扩张。在这个背景下,虽然很多上市公司都涉足于风电,在风电设备行业秩序没有经过很好梳理之前,我认为风电行业的公司虽然有机会,但是恐怕机会并不会像当初国内上市公司只有少数几家搞风电设备那么吸引大家的关注。

   A股尚无纯正油页岩公司

   中国证券报:油页岩对未来美国能源战略和全球能源市场将产生怎样影响?

   刘明:美国油页岩的储量占到全世界总量的70%,几年前已开始将油页岩开发作为一个战略进行实施,可以说是很看重。

   我个人认为美国未来在油页岩领域将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资源丰富,另一个方面在于它领先的技术。相对于天然气和石油,油页岩开采的技术要求更高,而美国几年前就开始在这上面下大功夫。

   中国的油页岩资源储量应该是世界第四位,但是绝对量相对是比较小的。我们油页岩的开发应该更多的立足于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而不是如何影响和控制世界油页岩市场,这可能更有利于油页岩的开发。

   中国证券报:本轮国际油价上涨过程中,美国多家油页岩公司股价飙升,而国内开展油页岩业务的上市公司则多呈现冲高回落走势。如何解读这种现象?

   徐一钉:这个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现在A股市场还没有一个纯正的油页岩上市公司。国内现在涉及油页岩的公司更多的只是个概念,既然是概念,那就和真正的油页岩开采公司有很大差异。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