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日本强震及后续核泄露影响,昨日A股市场突然放量下跌,盘中一度击穿30日均线与半年线的支撑,市场的未来走向引起投资者关注。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昨日股指盘中出现快速下探,但随后的快速反弹向投资者展示了市场强势的一面,这必将增强投资者对后期走势的信心。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国内因素仍然是主导因素,市场仍将处在震荡区间之中。不过市场中也有专家认为,在灾害结束前,评估结果出台前,对A股走势有何影响仍不可轻易下结论。
日本地震及核泄露
影响全球股市
股市作为一个多空博弈的市场,突发性的灾害必然会对其产生冲击,上周五日本发生的9.0级地震和继而在近日发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多台机组爆炸引发核泄露。这一事件,首先冲击的是日本股市,地震当日日经指数下跌1.72%,本周一继续下跌6.18%,昨日则进一步放大跌幅至10.55%,3个交易日内,日经指数下跌1829点,累计跌幅17.53%,收盘报8605点,回到2009年3月份的水平,两年的上涨被吞噬殆尽,随后的影响仍在继续。
A股虽然周一仅在盘中出现小幅下探,但在次生灾害发生后,影响随之放大。昨日,上证指数最低下跌86.69点,深证成指最低下跌510.58点,至收盘,上证指数报2896.26点,下跌41.37点,跌幅1.41%;深证成指收报12705.32点,下跌252.97点,跌幅1.95%,两市A股成交额合计达3241.82亿元,同比增长21.478%。我国台湾股市昨日也下跌3.35%,形成持续回落形态;恒生指数也于昨日跌去667.63点,收于22678.25点,创出2010年10月以来新低。
昨日,亚太股市均不同程度受到波及,新加坡海峡指数下跌2.80%;韩国汉城指数下跌2.40%;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下跌2.13%;泰国指数下跌1.93%;印度指数下跌1.09%;吉隆坡指数下跌0.75%;影响最小的菲律宾马尼拉指数也下跌0.57%。美股周一下跌在0.5%左右,至昨日截稿时,欧洲主要股指也处在下跌之中,德国DAX下跌4.12%、法国CAC下跌3.43%、英国富时100下跌2.19%。
面对投资者的恐慌抛售行为,业内专家认为,股指在日本震后核泄露的利空打压下逐级走低,做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日本灾害损失必将对全球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核泄露更为震动人心,内忧外患之下,股指的大幅下挫不足为奇,但在短期大跌后,股指也面临着短线反弹机遇,目前可选择调整充分的优质个股逢低吸纳,等待反弹的来临。
华讯投资认为,日本大地震将对全球股市短期产生较大影响,国际石油及大宗商品价格遭受压制,国内相关个股也受到牵连。但是灾害受益概念股却相对活跃,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地震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短期受益于日本产能停滞的电子和化工等板块;中期灾后重建的钢结构等板块;还包括医药板块。
世基投资表示,从纯经济角度来讲,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复苏大局有重要份量;从社会、地理环境因素分析,地震、海啸特别是核辐射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近邻地区究竟有没有影响,有多大影响,尚处于预测阶段,国内已有相关担忧出现。无论是作为国民,还是股民,对此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时刻关注事态的最新发展。因此,在操作上,投资者适当控制仓位,以应对巨大不确定性。
A股恐慌过头
有望走出修复性行情
展望后市,从券商和投资机构的观点来看,多数券商和投资机构都认为,A股昨日恐慌有点过头,存在短线反弹机会。华讯投资分析师表示,投资者对后市应满怀信心,任何机会都是在恐慌中诞生的。图形上看,5日线死叉10日线,短期空头占据一定优势,但60日线依旧是拐头向上,且是下方的强支撑位,而30日线目前也未完全宣告失守,预计随着恐慌盘的抛售完毕,市场将逐步趋于理性。
后期更多的是修复性的收复走势,20日线将是股指的强压力位,这是多头再一次攻击3000点的关键。随着两会的闭幕,市场将再一次关注后期的宏观调控,日元的大规模释是否促进全球性通胀加剧还是因为需求暂缓而使得大宗商品价格下挫所引致CPI下滑,这还需要观察。就地产调控政策而言,一线城市房价暂时得到遏制,但租金价格和二线、三线等未公布限购令的城市房价继续上涨,因而更严厉的调控政策还将压制市场。华讯投资分析师陈晓慧认为操作上,投资者尽量保持3到4成仓位即可,做到退进自如,继续关注风电、太阳能、钢铁、电子、医药等板块。而随着西部5省十二五规划的陆续出台,赋予的中长期投资机会也不容错过。
还有,广发证券也比较看好A股短线机会,认为市场内忧外患,暴跌将迎来反弹机遇。分析师指出,昨日股指在日本震后核泄露的利空打压下逐级走低,但周二的大跌除日本灾害因素外,亦有国内的利空背景,央行在昨日的公开市场发行了100亿1年期央票,利率将达到接近3.2%的水平,超出了1年期定存利率从而引发市场加息猜想,再加上温总理前日强调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首位以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指出,不排除在必要时选择较大幅度的、一次性的汇率调整,这将对国内出口产业带来巨大压力,内忧外患之下,股指的大幅下挫不足为奇,但在短期大跌后,股指也面临着短线反弹机遇,目前可选择调整充分的优质个股逢低吸纳,等待反弹的来临。
倍新咨询也认为,后市下跌空间有限,短期进入震荡期。倍特高新分析师认为,从技术上看,上证指数触及2850收起,周线上也是杀穿20日周线后拉起,充分说明20日周线和2850具有较强支撑。当然,A股市场向来都是涨时涨过头,跌时也跌过头,2850点能否支撑住具有不确定,但悲观情况下,上证指数可能围绕2850点附近一带震荡。
当然,也有比较看空的投资机构。九鼎德盛就认为昨日放量收阴,抵抗难改回落趋势。九鼎德盛分析师指出,从市场趋势来看,A股的调整态势已经确立,但由于其中基金机构与QFII、券商等总体仓位过重,预计市场仍会呈现出一种抵抗式的回落。从A股目前情况来看,有理由相信,日本股市崩盘式的重挫及多年来股市的低迷来源于泡沫破裂,将可能引发世界主要市场投资者对股票泡沫市场的关注与回避。从A股本身来讲,由于近两年来许多新股发行市盈率过百倍,其如果国际资本市场出现明显风险,将影响A股对股票估值与风险的再认识。
因此,总体来看,A股周二的震荡收阴,显示有抵抗盘的出现,但从市场总体趋势来看,特别是阶段性周线技术指标来看,不容乐观。操作上投资者应总体采取防范风险为主,而短线投资人在控制风险与仓位的情况下,可适量低吸高抛。
新能源等4行业
或受正面影响
根据各券商的行业报告可以看出,此次地震可能会对新能源(光伏发电、风电)、钢铁、农林牧渔、医药等行业有正面的影响。
新能源:日本核泄漏或致世界核电发展放缓,光伏、风电产业发展将加速。申银万国分析师认为,此事件将导致光伏、风电新能源发展加快。从发展新能源的角度看,如果核电发展受阻,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展将受到进一步的重视;虽然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成本相对核电高,但并不存在像核泄露那样的潜在危险。特别是欧洲国家,如果核电发展受限,光伏、风电行业发展可能将进一步加快,光伏、风电企业将显著受益,推荐龙头企业:金风科技、华锐风电、海通集团、超日太阳。
同时指出,电网设备企业受益输电网建设。从国内角度来看,如果沿海核电发展放缓,而我国煤电、大型风电基地、光伏基地都在西北部,未来对输电网建设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如果到2020年发电装机容量达17亿千瓦,新增电源建设约8亿千瓦,对输电网络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电网设备企业也将受益西北电源基地建设对输变电设备的需求增长,推荐龙头企业:中国西电、特变电工、平高电气、许继电气。
钢铁:中金公司分析员预计日本30%以上的钢铁产能将因此次地震受到影响。日本钢铁产量占全球第二,2010年粗钢产量1.1亿吨,占全球的7.8%,日本的钢材出口占其产量的四成。日本钢铁产能受限以及灾后重建拉动的钢铁需求都将拉动钢价上升。目前国内钢价低于国际水平,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加大。
中银国际则认为日本的灾后重建钢材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的钢铁出口,但影响程度有限。从我国对日本的出口数据来看,2010年我国共出口4,256万吨钢材,其中向日本出口钢材81万吨,占比2%左右。基于此认为短时间内日本国内钢材的供给缺口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的钢铁出口,但由于日本国内生产的钢材以高端钢材为主,而国内生产的钢材在替代性上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影响程度有限。由此看出,应关注出口份额比较大以及生产高端钢材的上市公司。
农业:此次日本地震主要影响其农业种植业和渔业,稻田绝收及减产将提高日本在国际市场的粮食购买量,全球农产品价格可能因此有所上涨,国内粮食作物因自身供给充分且调控有效,预计稻米、小麦受影响程度较小,玉米、大豆等或将面临进口价格提高。禽畜和水产方面,东兴证券认为短期日本国内需求量下降及运输限制等原因,会小幅影响国内企业出口;但长期看,日本养殖类产品自给率下降将增加进口,未来会促进我国肉类和水产品出口,同时加速国内企业改善产品质量以满足严格的入境标准。相关上市公司值得关注:圣农发展、雏鹰农牧、华英农业、正邦科技、国联水产。
齐鲁证券认为,水产股被集体错杀提供买入契机。核污染洋流将最先辐射污染北海道外海,并且日本有近三分之一的海水渔业资源可能会被污染,日本水产品出口将受到长期打击。所以,判断欧盟、美国等市场上来自中国的水产品将会替代日本同类产品,几家上市公司中,獐子岛从中获益最大。
医药:日本核泄漏受到世界关注,日本核泄漏担忧升级推动避险情绪向市场全面蔓延。作为和日本一衣带水的中国,也在密切关注核事件对我国的造成影响。环保局,海洋局等各部门都在对核泄漏对我国自然环境,人民的生民安全造成的影响进行监控。
昨日A股市场表现强烈的也是具有抗辐射概念的个股,对于不能控制的核辐射扩散,市场上首先想到的是“防”。从用药角度来看,碘化钾是抗辐射的首选用药,日本已分发碘片给居民进行预防。德邦证券认为,在上市公司中,力生制药书是唯一一家具有碘化钾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因此,看好力生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