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日元“海啸”可能刺激美元更加宽松

来源:投资者报
2011年03月21日00:43

  18万亿日元—26万亿日元—31万亿日元—36万亿日元。自3月11日,日本爆发里氏9级大地震,日本央行连续不断向金融市场紧急注资,短短4日内,已累计注入36万亿日元资金。

  在应对此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实际上已形成“以邻为壑”的货币宽松角力态

势,现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日本注入流动性虽属无奈之举,却也是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温床上再添一把火。

  考虑到汇率升值的压力,中国央行加息的步骤可能会因日本大地震有所改变,但收紧货币的趋势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日元狂发带动全球流动性泛滥,不排除中国会收紧货币,以应对通胀。”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范为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3月14日,两会之后,温家宝总理在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控制货币的流动性,要消除房价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可见,决策层紧货币抑通胀的决心没有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而有丝毫改变。

  日本发货币疗“震伤”

  面对灾后重建所需资金,日本政府根本拿不出来。

  在过去20多年里,日本国债平均每年以4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长。财政支出进一步扩大,但税收缺口却越来越大。日本财政赤字目前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左右,其债务负担则高达200%,居发达国家首位。截至2010年年底,日本国债余额已达到753.8万亿日元。

  所以,现在也只能由央行来勇挑重担。由于基准隔夜利率几乎为零,日本央行无法像2月新西兰基督城地震发生后所做的那样降息。日本央行目前只能通过提供充足流动性、维持零利率的方法来为灾后经济提供资金。

  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表示:“无论操作的结果如何,该行都将在必要时提供资金,以确保市场稳定。”

  因其利率极低,日元一直以来就是套利货币。现在大把的日元流到市场,会否严重冲击到国际货币市场呢?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温彬看来,这次与以往不同,主要是本国重建,在自己的实体经济体系内循环,“不会有实质性冲击”。

  “发这么多基础货币出来,由于日元货币乘数会急剧下降,倒不担心日本国内会产生流动性泡沫进而流动到其它国家。但因为重建需要,日本很有可能抛售美债,这就不排除美国还会进一步加大宽松。”范为对记者表示。

  截至去年底,日本持有的美国公债高达8820亿美元,仅低于中国1.2万亿美元的持有量。如果日本真要抛售美国公债为灾后重建筹集资金,美国借债的成本可就要推高了。

  美欧将宽松进行到底

  美国似乎也不愿吃这个“亏”,早早就已想好对策。外电报道称,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15日对参议院银行委员会表示,日本现在手上有足够的现金负担灾后重建的成本,不见得非要抛售美国国债。

  这是否是美国的一厢情愿,现在还不好说。至少,美联储还准备了一手,那就是,“你印日元,我发美钞”。

  3月15日是美联储的例行议息日,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会议之后宣布,继续维持0~0.25%的联邦基金利率于历史低点不变,并继续执行6000亿美元国债购买计划。这一切表明美联储誓将第二轮量化宽松(QE2)政策执行到底的决心。与此同时,QE3也在不知不觉中推行了。

  美国国会拒绝上调美国发债上限之际,其实已经在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数据显示,1个月以前财政部还拥有30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额,但是这一数据在目前已经降至1000亿美元。减少的2000亿美元已经导致银行储备余额规模相应增加,而这即相当于一次有效的量化宽松。

  打算盘的不止美联储,欧洲央行同样有着小九九。本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3月初曾经暗示,将最早在4月通过加息抑制尚处在萌芽状态的通货膨胀。但日本地震爆发以后,欧洲央行官员不断放风说,在考虑加息之前,将会权衡日本核危机和地震海啸带来的冲击。市场普遍预计,欧元4月加息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日本突发事件,引发全球货币宽松再成潮流。

  中国紧货币 流动性将承压

  在全球流动性宽松面前,中国并未同流。3月17日,央行发行500亿元3个月期央票,并进行了正回购。经过四个月的净投放以后,连续两周实现净回笼。

  如果说净回笼是对春节期间货币投放的一种修复,那么最近两期的央票利率连续上扬,则凸显了货币当局管理流动性的风向:收紧。

  央行3月15日发行的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上行20.2个基点至3.1992%,超过了3%的1年期定存基准利率。这被市场普遍解读为:马上要加息了。自2007年以来,当1年期央票利率高于1年期存款利率时,央行都会加息。

  在全球宽松的大背景下,不少境外投行并不认为中国会立马加息。大和资本的研报认为,由于全球经济存在的不确定性增加,特别是日本地震,中国可能取消潜在的加息措施。

  不过,中国收紧货币的步伐是不容置疑的。最高层发话,要消除房价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央行则不断提高央票利率水平。央行数据显示,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长5356亿元,同比少增1929亿元, M2增速15.7%,同比降低9.8个百分点。

  日元、美元以及欧元,都在大力宽松,中国收紧会不会使得人民币汇率承受升值压力呢?业内专家认为,压力有,但不大。“人民币相对还比较封闭,汇率受国际主要货币泛滥的影响不是很大。流动性管理,主要还是视我们自己的经济情况而定。”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对记者表示。

  而对投资者而言,A股市场将承受流动性收紧的压力,这是必须看清的一点。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