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缘起 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今年我国将努力实现8%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成为全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物价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老百姓心目中最直观的民生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首选就是稳定物价,政府将“控物价”放在今年工作任务之首,体现了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决心和行动。继近几个月国家和我省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后,上周五,中央为控物价再次出拳,央行宣布从本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以来连续第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当前物价仍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通胀预期居高不下,但可以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信心和实际行动,我们一定会完成“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首要任务。货币超常增长:CPI上涨最根本原因
田秋生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断上涨。7月份同比涨幅超过3%,10月份突破4%,今年1、2月份连逼5%。CPI为什么如此上涨?需要弄清个中原因。
CPI上涨的直接原因主要是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
我国本轮CPI的上涨,就直接原因来看,主要是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2010年CPI涨幅中有大约2.5个百分点来自于食品价格上涨,占77.7%。有0.3个百分点来自于居住价格上涨,占10.0%。两项加总表明,2010年我国城镇CPI涨幅中,有大约2.8个百分点来自于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占87.5%。就CPI涨幅最大的去年11月份来看,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更大,占93.3%。
本轮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因为粮食价格上涨,粮食价格决定着肉禽及其制品和蛋的价格,左右着食品类价格水平,2010年7月份开始,粮食价格同比涨幅持续扩大,7月份6.8%、8月份7.5%、9月份8.0%、10月份10.1%、11月份11.7%、12月份9.6%,今年1月份10.3%,2月份11.0%。正是食品价格的这种持续上涨,才导致了整个食品价格的接连上升。居住项目主要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租房、水电燃料。目前我国居住价格的上涨,除了与燃料和装修价格上涨以外,主要是因为住房租金上涨。
CPI以及其他价格指数的普遍上涨,意味着流通中货币量过多
价格的上涨,一般而言,或者是因为供给量相对减少,或者是因为消费量相对增加。就近年来我国粮食市场而言,实际上,供给量并没有出现减少,2009年和2010年全国粮食产量均实现增长;需求量也没有明显增加,家庭粮食需求量是缺乏弹性的,在人口没有出现异常增长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明显增加;工业粮食需求量虽然有弹性,但目前没有什么事件证明我国工业粮食需求量出现明显增加。供给量或消费量没有明显变化情况下粮食价格上涨,必然意味着有其他因素影响。例如,劳动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所形成的成本推动,春旱和夏涝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夏粮、早稻减产和人们的悲观预期,以及各种投机性炒作。但是,这些因素都只是CPI上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还不足以完全说明当前CPI的全部涨因。作为价格总水平的CPI的上涨,必须以流通中有足够多的货币为充分条件,特别是在当前各类价格指数普遍出现上涨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也就是说,CPI以及其他价格指数的普遍上涨,必然意味着流通中货币量过多。
货币供应量增长必须控制在GDP增长率加3%的水平之内
货币的发行应该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个是经济增长对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需要;一个是经济增长对正常的价格水平涨幅(即通货膨胀率)的需要。依据费雪交易方程式,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应该等于经济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减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通常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大致不变,因此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应该等于经济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经验表明,3%左右的通货膨胀率大致说来是正常的(即满足经济增长需要且人们可以接受的)。依据费雪交易方程式,要保持通货膨胀率不超过这一水平,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就必须控制在GDP增长率加3%的水平之内。但实际上,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大大超过了这一水平。2009年,GDP增长率为9.2%,而M1和M2增长率分别为32.4%和27.7%。2010年,GDP增长率为10.3%,而M1和M2增长率分别为21.2%和19.7%。近年来货币供应量的超常增长,造成了我国实体经济部门与货币金融部门出现严重失衡。正是这种严重失衡,才构成今天乃至未来一定时期我国价格水平上涨的最根本原因。而且,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价格水平的较快上涨,是在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情况下出现的。看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我国此次价格上涨的严重性,充分估计货币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失衡的严重性,从而有助于我们探寻应对价格上涨的治本之策。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化解通胀压力
从根本上看,通胀是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货币和财政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增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的集中体现
郭 楚
从根本上看,通胀是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货币和财政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增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的集中体现。笔者认为,只有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的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自主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努力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增强调控政策的系统性、前瞻性、协调性,形成政策合力,才能从根本上勒住“通胀野马”,为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控制流动性总闸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的基础
要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的基础,必须强化对流动性的管理。目前我国货币总体供给规模处于较高水平,近年的M1、M2增速均大于GDP增速和CPI增幅之和,我国通胀预期主要就是来自于国内市场较强的流动性。针对这一问题,今年要进一步完善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遏制房市与股市的过度投机。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应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控制好货币供给总量,二是要保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三是要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更好地服务于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管理好通胀预期
这一轮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导向,农产品价格和房价是CPI上涨主要的因素,这就意味着在政策调控方面,除了货币政策要把好流动性闸门之外,财政政策更应发挥“重点调控”的优势。例如,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对于抑制物价上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方面,财政政策显然可以大有作为,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在增加供给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财政补贴有针对性地增加市场所急需的食品和农副产品供给的举措,有助于较快恢复总供需平衡,在平抑食品价格方面将会收到良好效果。在住房方面,要确保财政资金大量流向保障房领域,加快保障房建设步伐,引导房屋市场健康运行,对过快上涨的房屋价格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增大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切实减轻困难群体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负担,从而增强城乡居民应对通胀的承受能力,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
转变粗放发展方式化解通胀压力
目前,由于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外部输入性通胀压力正在逐步增强,国际市场价格正通过进口由国际向国内传导、由上游向下游传导。笔者认为,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化解外部输入性通胀和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
近十年来,在外延式、粗放型、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下,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地方政府则不惜成本、单一追求GDP数量增长。这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也加剧了输入性通胀和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因此,必须将外延式、粗放型、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涵式、集约型、质量至上的经济增长模式。只有打破旧的经济增长模式,终结对GDP的盲目崇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不再比拼资源争夺与消耗,才能有效化解外部输入性通胀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为了有效遏制通胀,还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有效化解能源和原材料短缺给我国“十二五”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通货膨胀压力。要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科研机构、大学科研能力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力度,完善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政策,促进发展新能源、生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继续推广并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支持重点领域低碳技术研究推广和低碳经济发展。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放缓经济增速有效抑制复杂形势下的通胀
徐印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排在2011年十项重点工作第一位,视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可见通货膨胀形势之严峻,调控工作之重要。通胀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时有发生的现象,但是这一波通胀成因特别复杂,不仅有国内因素,更多来自于国外,是典型的输入性通胀,调控物价、应对通胀的任务尤其艰巨。
输入性通胀是这波通胀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通胀的难题。自美联储去年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以来,大批资金涌进新兴经济体,热钱在推高资产泡沫的同时加剧了这些国家的通胀。以美元计价的原油、铜、铁矿石、焦煤、废钢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均大幅上涨,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受到自去年以来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全球的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一直猛涨,至今未见缓和迹象。最近北非局势的动荡,助推原油价格继续波动;而刚刚发生的日本大地震,更增加了全球通胀的压力。总之,输入性通胀以及由此推动的非食品价格上涨,是当前这波通胀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抑制通胀的难度。
国内因素导致部分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扬的结构性通胀
从国内因素看,为了抗击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加大了投资力度,这些措施起到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保证了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实现了“保八”的目标。但是,投资的扩大也必然产生拉动CPI上扬的后翘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源性产品价格与价值背离,造成资源过度开发与浪费,需要适度提高资源性产品的市场价格,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也需要适度地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恶劣的天气和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作物尤其是蔬菜的收成,此外,柴油和运输成本的上涨也导致其他农产品出现涨价。劳动工资的增加,抬高了成本,也助推物价上扬。
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的叠加,造成了金融流动性过剩,助长了一些市场投机行为,这些市场投机行为一度集中在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必须的食品方面,使CPI达到高位。国内因素导致了部分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扬的结构性通胀。
适度放缓经济增长速度就是对通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大措施
2010年10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4.4%,广东上涨4.0%,CPI的涨幅到了警戒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物价问题,“看得见的手”立即出手调控物价。11月20日发出《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完善法制、加强监管,增加补贴、安定民生等16条措施。11月25日,为落实“国十六条”,广东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即“粤二十三条”及时出台。“粤二十三条”一出台,广东物价上扬的势头很快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遏制。
面对今年更为复杂的局势,中央政府将抑制通胀视为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比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入手控制大项目,适度放缓增长速度,今年中国GDP增长将控制在8%,“十二五”期间GDP增速为7%,就是对通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大措施。再如,力求保持在“抑通胀”和“保增长”之间的平衡,大力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保证供给。又如,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升值人民币,避免过快升值引起热钱大量涌入而增加治理通胀的难度。还有,保持紧缩货币的政策方向,直接抑制货币超发形成的通胀,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同时尽可能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更突出的是,中央下决心加大力度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以防止高企的房价不断强化居民的通胀预期。
理性看待通胀,科学调控物价,树立信心,措施得当,完全能够将通胀调控到合理的水平。中国人民银行3月16日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内地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已经减弱。
作者系广东商学院教授、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控制通胀首先着力管理通胀预期
通过政策调整、制度变革和具体措施,消除通胀预期形成和加剧的相关制度基础、政策因素和货币环境,才能切断通胀预期转变为现实通胀的路径
王廷惠
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复杂,宏观调控难度不小,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加剧了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预期是公众对可能发生的通胀及涨幅的事前估计,是对未来通胀的预见,通胀预期转变为现实的物价普遍持续上涨即为通货膨胀。如果普遍存在通胀预期,即使实际产出未变,实际物价水平也会上升。实际物价水平由于通胀预期而上升,会进一步增强通胀预期。一旦多种因素促使通胀预期过早形成并强化,公众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继而调整消费和投资行为,可能造成螺旋式通胀。因此,一定程度上,控制通胀的思路与对策首先应该着力于管理通胀预期。
管理通胀预期,必须有效管理通胀预期形成的各种因素,控制可能导致通胀恶化的条件,防止经济陷入通胀预期陷阱。具体而言,管理通胀预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稳定食品价格是管理通胀预期的关键
2010年11月,CPI涨幅达5.1%,其中食品价格贡献了3/4的涨幅。治理本轮通胀关键在于管好食品价格,管理通胀预期的关键是稳定食品价格。政府应加快建立金融、工商、物价等多部门价格预警和调控机制,依法严惩炒作生活必需品、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让农产品价格回落至正常区间。通过及时调剂、增加粮食供应,增加财政补贴,确保粮价、肉价基本稳定。尽快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标准的指数化,确保中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群生活安稳。
长期而论,要继续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增加农产品供应。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高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方式,降低农产品从农村农户田头到城市居民餐桌的环节及相应的成本与费用,积极推进“农超对接”,使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部分能真正为农民所享有。从供给、组织、制度创新方面稳定农产品供给,形成农产品价格稳定的长远持续预期,才能有效抑制物价普遍持续上涨。
有效管理通胀预期的货币环境
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和超量货币积累导致的货币现象,管理通胀预期的直接目标应针对通胀预期形成并得以增强的货币基础和货币条件。
严守16%的M2(广义货币)增长率。如果不及时采取政策措施,有效管理过剩流动性及通胀预期加强的货币环境,通货膨胀形势可能恶化。《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M2增长目标为16%。由于前期货币信贷高增长的时滞效应持续存在,回收流动性仍需假以时日。为进一步疏导、消化过剩流动性,政府增加民间投资渠道,主动增加资产供给,进一步开放金融与实体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和新增信贷流向实体经济。
完善通胀预期的结售汇制度基础。我国实行外汇强制结售汇制度,商业银行卖出多少外汇,作为被动买家的央行就购入多少。央行购入外汇,实为投放基础货币的过程,外汇占款投放的人民币成为我国通胀的重要源头。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的货币投放刚性,一旦遭遇房地产市场或其他资产市场消化能力不足的情况,通胀之忧难免。因此,改革结售汇制度,切断这一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及货币供给被动增加的路径,消除通胀预期的制度根源,应为治理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举措。
继续提高利率,释放管理通胀预期的明确信号。提高利率有助于稳定居民存款及其预期,降低信贷需求,影响美元汇率及大宗商品价格,降低通胀预期进而缓解通胀的现实压力。从中长期看,加息有助于抑制住房投机和房地产开发,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消除通胀预期的价格扭曲机制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节能减排,改革收入分配,推动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这都意味着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以及水、电、油、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由市场机制调节,一定程度上倾向于引发物价上涨,由此引起的通胀压力、通胀预期及转化为现实通胀的可能性不容低估。但长期以来维持较低的要素成本,制成品价格低廉,能源及矿产资源开采成本较低,与我国人口众多和快速增长的要求极不适应。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刘易斯拐点逼近,廉价劳动力和人口红利接近尾声,要求改革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进一步倒逼企业通过创新和提高生产率谋取生存与发展。长期而言,改革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更加尊重价值规律,更加尊重市场法则,有助于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和促进有效竞争,有助于逐渐淡化通胀治理的行政色彩,最终实现物价内生性平稳。需要特别注意稳妥推进价格改革,把握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力度和调整时机,平稳有序释放压力,消除通胀预期的价格扭曲机制,真正从源头上形成稳定的价格走势预期。
控制通胀预期强化的投资膨胀根源
投资带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我国经济特点之一。控制投资需求,尤其是控制政府大量投资,成为控制通胀的重要方面。
找准通胀根源,有针对性地管理通胀预期,通过政策调整、制度变革和具体措施,引导公众对我国改革、发展和转型的预期,消除通胀预期形成和加剧的相关制度基础、政策因素和货币环境,才能化解通胀压力,切断通胀预期转变为现实通胀的可能链条和现实路径,提高通胀治理效率,实现物价总水平的长期持续稳定。
作者系广东商学院副院长、广商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