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汇率的自由浮动,是未来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始终绕不过去的一步,也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一个长期政策目标。那么,如何为实现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的长期政策目标创造更好的条件?如何避免这一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出现过大波动?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在世界经济增长过程中,总是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会打破原有的平衡,把世界经济推向新的平衡。包括汇率、利率及大宗商品等在内的价格调整,是市场体制自发应对外部“冲击”的方法,会诱使企业和消费者转变行为方式,结果是实现经济向新的平衡点移动。
在笔者看来,汇率浮动有利于应对国际经济失衡,也有助于恢复国际经济平衡。如果让市场体制在汇率形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经济体之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将导致以汇率为主的价格调整,汇率调整将推动国际经济达到新的平衡点。
但为了频繁应对“冲击”,汇率必须频繁调整。欧元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十分显著,提供一个很好的观察案例。
欧元诞生之初,设计者有意让它与美元的汇率非常接近于1:1。欧元先是略有升值,随后贬值到2001年时的1:0.9左右水平直至2002年初。此后,欧元兑美元汇率一路上扬, 2008年上半年曾攀升至1:1.60的历史高点。2008年8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元兑美元汇率从历史高点迅速下跌,一度跌破1:1.25,随后又强力上冲至1:1.50。不过,2009年末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让欧元兑美元汇率迅速跌破1:1.20,但危机度过后又上涨超过1:1.40水平。
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启示我们,如果人民币加入自由浮动货币的行列,人民币对任意其他货币的汇率也会出现大幅波动。但是,如果央行不再干预汇率,转而支持境内外金融机构开发各种人民币汇率产品,目前已有部分人民币汇率产品(如NDF)在周边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上交易,居民与企业是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规避人民币的汇率风险。
不过,鉴于目前国内仍存在价格管控,如果现在就让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很可能超过其他主要汇率,成为高风险货币,这将不利于人民币成为计价或结算货币。
那么,价格管控为何会扩大汇率波动幅度?这是因为,当不存在价格管控的经济体受到外部“冲击”时,与这个“冲击”相关的一系列价格都会立即作出反应,每一个价格变化都能衰减掉一部分“冲击”。由于多个市场分担了一个“冲击”,外汇市场就不会承担全部“冲击”。但是,价格管控将导致本来可以迅速变化的一些价格固定不变,或降低它们对“冲击”作出反应的速度,外汇市场势必会分担更多的“冲击”,导致汇率受到“冲击”时发生更大的变化。
以粮食短缺导致粮价上涨为例。不利的气候条件等原因,导致了最近全球粮食市场供不应求,国际粮价已达到20年来最高水平。面对这一外部“冲击”,一国无论是否管控粮价,对该国货币汇率波动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第一种情形:假设一国不干预粮价,那么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对该国的“冲击”主要被该国粮食市场所承担,结果是国内粮价上涨、粮食出口很少及对该国货币汇率影响很小。如果对粮价没有管控,国内粮价与世界粮价之差就不会超过“粮食输出点”。但如果价差超过了“粮食输出点”,粮商们将通过“国内采购、国外销售”实现套利,出口粮食的行为将减小价差直到其低于“粮食输出点”。
第二种情况:假设该国阻止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国内粮价不变或变动缓慢,将可能无法承担世界粮价上涨的“冲击”。因为,境内外粮价的价差将持续超过“粮食输出点”,套利空间也将持续存在。除非实施对粮食出口的管控,否则粮商们持续出口粮食的套利行为将增加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给,增大对该国货币汇率的影响。
这一分析启示我们,价格管控将可能降低一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增加汇率波动的压力,这也是与自由浮动汇率体制不匹配的。考虑到强化价格管控仍是当前“防通胀”的一种常用手段,因此,逐步减少国内的价格管控,将有助于实现未来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的长期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