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火电企业或面临第四年大面积亏损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作者:李春莲
2011年04月01日09:55

  华电能源靠非经常性收益扭亏

  4月1日,华电能源(600726.SH)发布2010年年报。年报显示,2010 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19 亿元,比2009 年的61.69 亿元增长了33.23 %;实现净利润4379 万元,比上年的-7.56亿元增加了105.80 %;基本每股收益为 0.02 元,每股净资产

为1.72 元。

  对于净利润翻倍,华电能源称,主要是因为上期计提关停小机组资产减值准备以及本期处置对华电福新能源有限公司、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权产生较大股权处置收益所致。

  由此看来,虽然华电能源2010年业绩能够实现扭亏为盈,并非其主营业务有所好转。

  主营业务亏损

  靠非经常性收益扭亏为盈

  公开资料显示,华电能源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电力、热力的生产和销售、电表销售收入及煤炭销售收入。

  根据年报得出,公司售电业务盈利5000万元,供热业务亏损1.8亿元,电表业务盈利4000万元,煤炭业务盈利1826万元。其中,供热业务的营业利润为-33.68%。

  因此,华电能源的主营业务亏损7000万元。

  年报显示,公司营业利润实际上亏损1.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85亿元。

  年报显示,公司2010年投资收益为3.2亿元,较上期增长579.31%,主要是因为本期处置对华电福新能源有限公司、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权产生较大股权处置收益所致。

  而公司营业外收入为1.5亿元,较上期增长319.96%,主要是因为本报告期资产处置以及收到关停小机组财政奖励等政府补助所致。

  根据公告,2010年12月28日,临近年底,公司收到政府补贴共5837万元。

  年报显示,华电能源2010年获得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高达3.3亿元。

  有会计师指出,主营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利润,才反映公司真实的盈利能力及竞争力,其他业务利润和营业外利润,多是调节利润的重要手段,具有较强的可操纵性。面临财务不稳定的公司在最后阶段可选择非经常性损益来提高利润水平,非经常性损益如果明显和主营业务利润不成比例,就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非经常损益是上市公司短期内扭亏为盈的法宝。

  火电企业或面临

  第四年连续亏损

  2010年煤价持续高位运行,而煤电联动迟迟未能实现,这导致众多火电上市公司业绩下滑。

  与华电能源的情况如出一辙,皖能电力2010年的主营业务亏损3153万元,而2.19亿元的净利润,也主要是依靠投资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收入取得的。

  3月31日,国电电力(600795.SH)和华电国际(600027.SH)发布了2010年年报,由于燃料成本上涨,华电国际净利润大幅下滑81.94%,国电电力净利润同比下滑3.83%。

  之前披露年报的华能国际(600011.SH)2010年净利润也同比下降三成。

  根据国家电监会的数据,2010年前三季度,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等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全亏,亏损额5亿元至30亿元不等。5家集团资产负债率也普遍较高,均在80%以上。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总经理翟若愚表示,以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为代表的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去年火电亏损额合计达到137.19亿元,其中每个集团亏损12亿元到36亿元不等。

  火电企业整体亏损现象由来已久,从2008年开始,五大发电集团火电连续三年累计亏损都在85亿元以上,合计亏损达602.57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煤电联动机制不改革,2011年火电企业或将第四年连续大面积亏损。而连续巨亏的火电不仅拷问“煤电联动机制”,也使电价走到了“上涨”的边缘。

  五大电企之一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火电厂亏损,一方面是煤价的涨幅过快给电企带来过大成本压力,另一方面,电厂经常缺煤也让公司经营进一步雪上加霜。

  在业绩下滑成为电力行业的“常态”后,行业不断呼吁启动煤电联动。

  有电力专家表示,由于受制于政府管理通胀预期的因素影响,短期理顺电价还存在难度,因此对于主营火电业务的企业而言,未来成本压力还将长期存在。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