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泡沫就一定会有破灭的时候,只是有些金融产品,它本身就是一场不产生价值的金钱游戏,于是泡沫必定产生,而产生的泡沫也注定破灭。比如时下被媒体称为“艺术品股票”的艺术品份额交易,其火爆的情形就是最新的例子。
首批“股票”上市当日立即翻番,连续4日涨停,日涨幅高达15%,两个月累计涨幅1400%,而紧跟行情步伐推出的第二批上市的八只 “股票”总市值不过5300万,却吸引了20亿左右资金前来“打新股”,上市后这八只股票也在不到一月内全部上涨超过4倍……
这是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 (以下简称“天津文交所”)上演的疯狂一幕。然而,市场看涨的情绪依然高涨,希望涌入交易所的资金汹涌不减。
一场金融盛宴正在狂欢之中,赴会者酒酣耳热,大快朵颐,享受饕餮大餐——在泡沫破灭前,现在正是他们最好的时光。
当然,也有质疑的声音浮现。
比如媒体质疑天津文交所的身份合法性。因为艺术品份额交易已经构成了实质性的股票交易,而法律规定开设证券交易所需要国务院或证监会的批准,天津文交所仅仅获得地方政府批准而已。
也有媒体质疑天津文交所背后两大股东的身份。作为私营企业的股东,之前全无艺术品投资经验,却从房地产行业转向艺术品份额交易领域,让人不得不怀疑它们玩票的专业水准。加上两者虚假的注册地址,更让它们的身份蒙上了一层诡异而神秘的迷雾。
还有媒体对天津文交所频繁更改交易规则表示担忧,这是不是反映其上市艺术品份额交易的仓促?特别跟成熟的股票上市制度相比较,后者有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投行、发审委等机构保驾护航,而天津文交所则只有一家从没有任何艺术品发行代理经验的公司负责相关工作,并且该公司也玩起了虚假注册地址的游戏。这是不是也太山寨了?
这些质疑无疑是客观和理性的,然而却只是针对天津文交所存在外伤而已,并没有触碰到它本质上的要害。对于“艺术品股票”这样的金融创新,是否有意义,有价值?这是天津交易所最致命的内伤,然而却很少被点破。
我们可以设想,天津文交所是经过国务院或证监会的批准,具有身份上的合法性;也可以设想,它的股东注册地址属实,而且还对艺术品投资颇有研究;还可以设想其交易规则成熟完善,有专业的公司为艺术品份额的发行和交易提供可靠的环境。
那么,是不是这些“艺术品股票”就不会产生泡沫,就不是一场不产生价值的金钱游戏?答案还是否定的。
从金融工程的角度看,这些“艺术品股票”属于资产证券化产品,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正是起源于这类产品的过度繁荣和风险失控。
但是两相比较,“艺术品股票”甚至连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产品还不如。因为它的本质就像如历史上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只是在炒作一种没有生产价值的物品,更确切的说,它连物品都不如,因为谁也没有享受到被交易的艺术品的价值,这些艺术品在这里仅仅是一个可以用来交易、炒作的符号而已。
金融是服务于实体经济,比如股票、比如上面提到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产品,它们的功能是帮助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者通过资本市场借到钱,然后把这些钱用于生产,无论是用于建工厂还是建房子,从而创造价值,并把其中的利润回馈给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可以说,金融市场为资金的供需双方搭建了互通有无的桥梁,并且通过为冒险者提供高回报,为保守者提供安全性,使得不同的风险偏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投资,同时,它还是为整个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提供了价格指标。
在这个意义上,金融市场上的这些金融产品,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生产之中,但是它创造了价值,无论市场中的交易者是带着投资的目的还是投机的目的进行交易。
但是通过“艺术品股票”上市募集到的钱并没有生产这样的价值,也没有对实体经济产生实质的帮助,它只提供了一个新的可以供资金炒作的工具而已。
当然,争辩者可以说,“艺术品股票”可以通过募集到的资金,使得艺术家创造更多的艺术品,但这个论点就好像荷兰郁金香泡沫的支持者说,郁金香的火爆交易可以促使更多郁金香种植一样。
当历史上荷兰的郁金香脱离了作为观赏的内在价值之后,更多的郁金香种植最终只是将泡沫吹得更大而已,那么现在的“艺术品股票”如何可以避免同样按照这一逻辑陷入泥潭呢?
争辩者还可以说,“艺术品股票”可以为艺术品市场的有效资源配置提供价格指标。那么按照同样的逻辑,郁金香泡沫的支持者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郁金香投机可以帮助发现郁金香的合理价格。而结果呢?这样的价格是合理的,有效的,还是一场狂热之下产生的扭曲呢?答案不言而喻。
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必定产生泡沫;没有创造价值的金融创新,则只是一场危险的金钱游戏。
是泡沫就注定会破灭,而危险的游戏者一不小心就会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