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到3月底,全国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已全部结束,1176家企业共有643家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通过率不到55%。
应当说,对于问题丛生的行业,重新审核生产许可证,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然而对于乳制品行业生产许可证的重新审核,却遭到了一些质疑和微词。原因在于,有消息显示,“淘汰企业多为小企业”;一些未能通过审核的企业,之前并未出现质量事故,在当地也有一定知名度,只是由于产能未达到要求而已。那么从这个消息来看,这次乳制品行业生产许可证的重新审核,采用的是产能标准即企业规模标准,而非我们通常感觉上的产品质量标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企业的管理可能会更规范一些,也有更多的财力安装质量检测设备、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所以给人感觉产品质量可靠一些。然而,大企业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只是概率关系。产品质量,归根到底,与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心直接相关,而非企业产能。
其实,企业规模与产品质量之间,也有不少反证。在2008年三鹿奶粉被爆出三聚氰胺问题前,曾在媒体上宣称光是检测环节就有1100道。但是事后来看,尽管该企业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婴幼儿奶粉厂家,在产品检测体系和设备的投入上花了大价钱,但是这些投入却没有发挥作用。
这些反证,不光是乳制品行业有,其他行业也不鲜见。最近,有着18道检测工序的肉类企业双汇就爆出了“瘦肉精”事件。
作为责任心来说,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但是也有劣势。大企业想做品牌,可能不敢随意在质量问题上敷衍。但是也可能大企业仗着自己背景深、关系硬,或者是对于财税方面贡献大,“大而不能倒”,所以反而轻视产品质量问题。此外,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封顶”的最高罚款额不过几十万、几百万,对于大企业而言可能九牛一毛,而对小企业来说,一旦违规就会面临倾家荡产,所以从违规成本而言,小企业可能反而更加重视质量问题。
不仅是乳业,目前不少行业监管都存在“抓小放大”的管理思维,企业规模成为能否生存下去的重要指标。一些由主管部门发起的行业“洗牌”中,被清洗出局的总是小企业。否则只能选择被整合或者联合的方式来提升规模。显然,一味追求规模的管理思路并不利于私人部门的发展,这或许也是民间资本不愿意“实业化”,而宁愿选择以游资的方式游走于各项“炒作”当中的原因之一。
因此,作为质量控制,社会和主管部门最应该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而不是其规模,行业标准只能是质量标准,而非其他。
□陈东海(上海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