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近日公布了上市后首个A股再融资计划,拟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募集资金不超过118亿元,所募资金将用于补充核心资本。
随着巴塞尔协议III的实施,监管部门相继要求银行提高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银行需要融到更多的资本以应对业务扩张中对资本的消耗和监管
层对资本的严格要求。实际上,再融资成了银行缓解资金短缺的另一条捷径。自去年至今以来,新一轮再融资大潮并无停息的迹象。
银行融资接踵而至
就在年初,华夏银行定向增发融资不超过208亿元的方案已经获批,近日其还披露拟于2012年底前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次级债以补充资本金。
而民生银行日前一份公告称其新的再融资方案拟于5月4日接受股东审议,A股可转债加H股公开增发,融资规模约为285亿元。而就在3月,民生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0亿元人民币次级债又获批准。
2010年银行再融资大潮才收官,2011年伊始,上市银行又迫不及待地抛出天量融资方案。刚刚上市不久的农行1月份再加入到再融资队伍中,宣布拟发行不超过500亿元次级债券用于充实附属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中行透露,今年该行将继续在香港发行次级债。
国有银行先行,大多数的股份制银行也不会落后,中信银行日前表示,该行A +H股260亿元配股融资计 划6月 末 完 成 。 浦 发 银 行 拟 在2011年至2013年间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亿元次级债券。兴业银行宣布拟分别发行不超过150亿元的次级债以补充附属资本。招行日前也表示,为了满足监管机构新的对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要求正在积极考虑外部融资。
靓丽年报难掩尴尬
前段时间,银行业各上市公司近期的业绩披露过程中纷纷推出靓丽的年报:华夏银行和宁波银行业绩暴增近60%,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增速超过了45%。其他三家国有银行如建设银行增长26.31%、工商银行增长28.38%、中国银行增长29 .2%。银监会公布的年报显示,2010年商业银行实现税后利润8991亿元,同比增长34.5%。
然而靓丽的数据却无法掩盖银行目前的焦虑和尴尬。2007年北京银行成功A股上市之时,其资本充足率一度高达20.11%,但三年之内上述比率已有明显下降:至2010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降至12.62%。
海通证券分析师佘闵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此次北京银行的融资确实有些意外,但总体来看,北京银行上市三年并未曾有过融资,此次定向增发仍不失为一种未雨绸缪的做法。
北京银行方面的解释是,若今年未能完成再融资,其2012年的业务发展将可能受到资本的制约。而其他一些银行业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民生银行一位独立董事认为“不扩张就无法挣钱”。
随着紧缩政策的步步紧逼,银行缺血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面对巨大的市场资金需求,新一轮的银行再融资大潮也随之汹涌而来。
改变盈利模式的解决之道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今年银行的融资需求不会像去年那样猛烈,但在不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储蓄分流的压力之下,今年的信贷额度更为紧张,大银行的盈利能力仍将面临挑战,银行资本充足率前景并不乐观。
虽然五大银行高管均表示今年不会进行股本融资,但“继续实施中长期资本管理规划,在保持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采取多项措施加强资本管理”已成为未来应对资本压力的共识。
中行行长李礼辉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后,一方面要加强资本预算管理及考核,强化资本约束;另一方面将持续优化表内外资产结构,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还是比较单一,以信贷为绝对份额的盈利模式并未改变,信贷投放的井喷,会让银行系统的资本金补充变成了一个无止境的融资过程。只有彻底摆脱过度依赖信贷的增长模式,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当前银行系统巨额融资饥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