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ST股重组扭亏不死之惑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刘永刚
2011年04月12日10:10
  ST类的公司重组往往都是短期行为,并未从根本上改善公司的经营情况,一些公司在重组之后依旧逃不了“ST—重组—扭亏—撤销ST—再亏损”的命运。而为此买单的,不但有股民,还有地方财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北京报道

  在中国的A股市上,存在着这样一 类上市公司,每年第一季度,各种重组消息能够使它们短暂并连续上演“一字涨停”,脱“帽”摘“星”的愿景在造就了大批一夜暴富的大股东外,也使诸多游资和散户们成为“苦等”重组消息下的牺牲品。

  有人说,它们是A股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命运反差最大的一个群体。在它们当中,有的通过各种重组手段保住了上市资格,有的则因无法摆脱亏损命运而黯然离场。

  命不同,结果各有悲喜。

  它们就是A股市场中的“ST家族”。

  据万得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1日,目前A股市场上的ST类公司共有187家,其中,有预期重组需求的公司超过100家。受到重组等概念影响,ST类个股近期整体表现“疯狂”。自1月中旬以来的两个多月内,ST板块指数从2600点飙升到了4月1日的3240点,涨幅近20%,远高于同期沪指涨幅。

  其中,*ST源发(SH.600757)、ST甘化(SZ.000576)、ST中源(SH.600645)等在内的多只ST股因重大重组进展而连续涨停。

  分析人士称,ST类股票作为市场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公司本身产生的利空因素,在大多数时间内常常会被市场所忽视。但在第一季度年报的密集出台期,很多ST公司想方设法把业绩打造成“看似很美”的状态以期脱“帽”摘“星”。大多数ST公司会选择重组概念以保留其上市资格。

  据万得数据显示,最近3年ST类股票整体与全部A股整体的表现对比来看,ST类股票在一季度的表现远远超越了同期的整体市场。

  “重组”、“扭亏”

  4月1日,愚人节。

  S*ST光明(SZ.000587)当日发布季报称,公司按照破产重整计划偿还债权人债权,获得债务重组收益2.95亿元,再加上股东让渡股份获得的收益1.04亿元,因此最终实现扭亏为盈。季报称,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97亿元,每股收益2.14元。

  而在去年的这个时候,S*ST光明亏损达1101.25万元,每股亏损0.06元。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