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华为再碰“安全天花板”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屈一平
2011年04月12日18:4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在美国竞标再度受阻。《华尔街日报》4月5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华为已经进入了美国第六大移动运营商Cellular的第四代无线网络建设合同最后竞标阶段。然而,六名重量级国会议员4日联合致信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政府从立法上寻求“永久性的解决方案”,以阻止华为在美国销售网络基础设施设备。这些议员表示,华为与中国政府和军方的联系,以及美国关键性基础设施中使用华为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令他们感到不安。

  就在两个月前的2月14日,迫于美方压力,华为主动撤销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提交的收购三叶公司(3Leaf)技术资产的申请。2月底,华为发表公开信,邀请美国政府对其进行正式调查,以打消美方对该公司所谓“国家安全”的疑虑。一个月之后,没有迎来美国调查团的华为,再度碰壁“安全天花板”。“与军方有密切联系”、“知识产权纠纷”、“中国政府的财务支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等等标签已经不是第一次贴在这个世界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的身上,不过,美国贸易法律从没有对“国家安全”作出明确的界定。

  早在2008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阻挠了华为和贝恩资本对电子器件生产商3Com的联合收购,理由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值得重视的评论是,策略问题应该引起中国企业的关注。有外国媒体对华为三叶并购失利事件作出评价,“最严重的错误可能是它没有在收购早期申请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也有外国媒体针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发表评论,“想要进行收购的企业必须更好地理解美国的政治环境、投资审查制度、以及如何可以成功地穿梭于二者之间。”

  据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失败率全球最高:2009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失败率达到12%;2010年,这一比率降至11%,但仍为全球最高。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公司2010年从事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分别为2%和1%。

  有分析认为,如何处理国外政策制定者对于中国企业的忧虑,为有关商业问题的公共辩论提供公平信息,中国企业在公共事务方面(例如遵守相关法律,遵从相关投资制度)依然需要精进。华为的遭遇除了企业自身层面的努力外,通过政府高层交流,从国家外交、商务的角度来消除美国的安全顾虑和各种限制也是必要的。

  华为竞标的Cellular公司中标情况将在几周后揭晓。除了华为,包括爱立信和阿尔卡特朗讯此次入围。这一次,华为没有选择“撤销”,其内部人士透露,部分国会议员的建议并不能代表Cellular公司最后的抉择。

  

()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