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通胀压力持续 加息还将跟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徐思佳
2011年04月13日10:22

  国家统计局将于15日即本周五公布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在所公布的数据之中,3月份的CPI数据无疑最为引人注目。事实上,由于3月份CPI通胀率有望打破同比上升5%的水平,上周央行在公布CPI报告前再次加息25个基点,意图控制通胀预期。

  分析人士认为,从已公布的

一些指标来看,今年3月CPI同比增幅很可能超过去年的高点5.1%,达到5.3%,而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将继续小幅放缓,在9.5%左右,比上季度略有回落。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4月12日在《中国财政》上撰文指出,2011年国内经济存在“价格上涨、增速放缓”的风险,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将更为复杂、形势将更为严峻。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可能面临持续较大的通胀压力。

  发改委实施食品限价政策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价格监测数据,3月食用农产品价格先回落再小幅上涨,总体价格水平比2月有一定回落。在翘尾因素的带动下,如果3月CPI环比总体降幅不超过0.5%,当月CPI同比涨幅就将超过去年11月的5.1%,再度创出新高。

  摩根大通预测,3月份通胀率将同比上升5.3%,而2月份这一数字为4.9%。在3月物价涨幅可能反弹的背景下,分析人士预计,一季度CPI涨幅很可能达5%,高于去年四季度的4.7%,短期来看物价上涨压力明显。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下旬部分重点企业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普遍上涨,其中受国际油价大幅上升影响,原油价格当期涨幅超过10%。

  随着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并突破110美元,国内天然原油价格也大幅上涨,并带动成品油价格走升。

  统计局数据显示,当期天然原油价格涨幅达到10.3%,汽油和柴油价格也分别上涨0.3%和0.1%。中国国家发改委已于4月7日起将国内石油和柴油价格上调5%。

  摩根大通指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显著增幅,特别是石油价格,已经逐渐成为中国整体通胀背景的一部分。

  据了解,继去年限价政策之后,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于4月2日再次会同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约请饮料、奶业、糖业、酒业等17家协会负责人,召开了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座谈会,强调维护价格稳定。食用油企业则被要求暂缓涨价两个月。

  去年11月,相关企业被要求在今年3月前不要涨价,当时正值国内CPI快速蹿升之际。而此次限价的背景是,市场多数分析预计3月份CPI或能超去年高点。

  一家被约谈的大型食用油企业表示者,暂缓涨价的有效期为两个月。“事实上从去年11月开始,国内的食用油价格已经出现了倒挂,这对我们造成了较大的成本压力,不过我们将配合要求暂缓涨价,以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不过,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近日撰文指出,迫使企业不涨价只能暂时起作用。当投入成本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时,不提价,就没有企业能生存。当政府施压要求企业不涨价时,企业就必须停产,或以不同的方式涨价,例如,减少分量或以旧充新,都能起到涨价同样的效果。

  负利率加息仍必要

  在经历了长时间世界性货币超发之后,全球通胀已经迎来了第二波浪潮。如果说之前通胀似乎还只是新兴市场的焦虑,一季度之后,在全球经历了一轮大宗商品的快速上涨,英国、欧元区的物价也很快超出了央行的目标区间,即便是美国,其消费者通胀预期也出现显著恶化。为此,上周欧洲央行加息25个基点。

  中国央行虽然继去年下半年以来,已经逐渐收紧货币政策,然而在国际国内的日渐复杂动荡的环境下,通胀压力并未得到明显缓解,反而日渐加剧之势。

  2011年3月11日,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级地震。分析指出,从长期来看,日本地震将使我国的通胀局势更为复杂。日本灾后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重建,灾后重建令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加,这就使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徘徊的局面不会改变,从而加大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如对石油和农产品的进口,导致该产品价格推高。此外,此次日本地震使得一部分日本电子和汽车企业停产,这有可能导致我国国内电子和交通类消费品价格止跌反弹。

  谢国忠指出,通货膨胀正在进入危险的领域。很多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价格正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通胀预期很高,并仍在上升。

  李勇12日在《中国财政》上撰文表示,本轮物价上涨的形势可能更严峻,主要原因是转型性涨价必将经历较长的过程,各国宽松货币政策不会很快退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可能面临持续较大的通胀压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上周末参加某论坛时亦指出,从去年6月到今年2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了40%,因此对于整个价格方面仍不乐观。一边是要调控物价,一边是调控中经济增速要下来,这是今年的复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又要保持实体经济稳定的发展,不能让实体经济大起大落。

  他指出,今年是政策调整年。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到稳健,调控力度坚决不能松动。M2全年的目标是16%,总的指导思想是偏紧。4月6日加息以后,依然是负利率的状况。因此根据经济、金融发展情况,不排除在形势需要时再次加息。加息和在公开市场上操作央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手段要并用。

  谢国忠也表示,通胀的原因是货币过多,人民银行加息25个点很难对负利率问题起到实际作用,中国的利率至少应该提高3个百分点才能消除人们对于通胀的恐惧。

  不过,汇丰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自去年10月,中国央行采取数量紧缩的货币政策、加息、供给面行政性措施以及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应对通胀。6个月过去了,已有明显迹象表明这些措施开始见效:尽管消费物价指数(CPI)仍在上升,但食品价格的增速已低于预期。M2货币供应增速已连续三个月下降,2月份同比增长15.7%(今年全年目标为16%)。此外,自去年12月以来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也在回落(3月份开始企稳),意味着信贷紧缩已开始对前期有过快倾向的总需求有所遏制。

  该报告认为,尽管政策初步显现成效,但目前还未到决策层停止紧缩政策之时。由于地方政府对贷款仍有巨大需求,任何对于紧缩政策的过早放松都可能导致信贷迅速反弹,从而导致通胀压力重新回升。

  汇丰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央行仍将实施月度贷款限额、向农业和炼油加工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动用国家粮食储备以及限制房产购买。并维持2011年CPI3.9%及GDP增长约9%的预期不变。

(责任编辑:王博)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