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财政部官员:外部失衡说是遏制中国的政治工具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作者:倪轶容
2011年04月13日10:50

  李勇称,新兴市场国家被动接受结构调整,为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埋单”

  【财新网】(特约记者 倪轶容)中国财政部官员提出,外部失衡问题是涉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发展权利和增长空间的敏感话题,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继汇率问题之后,又一个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工具。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在《中国财政》(2011年第3期)上撰文,提出了上述观点。财政部官网4月12日发布了这篇题为《开创“十二五”时期财政金融工作新局面》的文章。

  文章对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的政策调整作出分析,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扩大本国外需,意图将国际金融危机归咎于所谓的‘由出口导向型国家主导的外部经济失衡’,从而迫使这些以出口为导向的新兴市场国家被动接受结构调整,为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埋单’”。

  文章提到,2010年11月的二十国集团(G20)首尔峰会召开前夕,美国财长盖特纳提出为一国经常项目盈余或赤字设置上限的建议,即一国经常项目盈余或赤字占GDP的比重不得超过4%。

  这一提议并未在峰会上获得认同。不过,峰会公报对实现可持续增长仍提出,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尤其是迈向更为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使汇率变动能够反映内在的经济基本面,同时避免各国货币的竞争性贬值。

  李勇称,必须密切关注此事的进展情况,并且要积极思考如何把被动调整压力转化为主动调整动力。

  他提出,从国际政治格局看,目前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发展中国家话语权逐渐上升。要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利用二十国集团、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平台,积极参与制定“游戏规则”,推动国际金融体系向有利于维护中国利益的方向发展和改革。

  李勇同时提到,2010年以来美元和欧元的“轮番”贬值,给中国出口增长带来巨大压力,不但使中国外汇储备出现账面亏损,而且加大了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管理的难度。

  对于中国经济,他认为自身存在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面临诸多“内在压力”。2011的经济金融工作,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抑通胀”之间的关系。对于防范和化解潜在金融风险,李勇提出,应关注房地产金融风险和地方融资平台风险。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