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PE泰丰借道控股公司投资中国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刘铮
2011年04月14日02:45

  2010年以来,国内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发展迅速,吸引了跨国PE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近日,泰丰资本(Terra Firma,下称“泰丰”)董事长、首席投资官葛涵思(Guy Hands),与泰丰中国区总裁石博一同在北京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阐述对中国PE市场发展的判断,以及泰丰在中国的投资策略。

  被誉为“欧洲巴菲特”的葛涵思是泰丰的创始人。葛涵思从高盛国际开始职业生涯,曾先后担任高盛欧洲债券交易与高盛全球资产重组集团的负责人。1994年离开高盛后,葛涵思在野村国际旗下成立了Principal Finance Group (PFG),先后收购了15家企业, 企业总值达200亿美元,2002年,葛涵思领导了PFG的分拆并成立泰丰。

  泰丰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成立至今已累计投资约130亿欧元,完成的交易总值达420亿欧元,年回报率超过40%,旗下公司业务涉及新能源、航空、畜牧业、文化产业、公用事业等领域。

  延长投资周期,警惕短期逐利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的PE市场发展迅速,甚至有人称中国已经形成了“全民PE热”。泰丰对中国PE市场有怎样的看法?选择此时进入中国市场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葛涵思:中国并不缺乏资金,泰丰的优势是在海外有很多控股的公司,并且都是比较大型的企业,尤其是在新能源和农业领域。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所以,可能不会从基金层面直接进行投资,而是通过控股的企业在中国进行投资。

  日报:你在2010年对PE领域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观点是“未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规模可能只有繁荣期的一半,而投资周期将延长一倍”,但在中国看到的现象却与此相反,投资周期很短。这一现象会否让你改变之前的看法或调整在中国区的投资策略?

  葛涵思:这一判断是对西方PE的判断,中国的形势与此很不同。然而,有趣的是,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看到的事情往往具有某些共性,得出的结论也相似。中国的PE投资发展的时间还很短,跟西方的PE处在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希望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能避免犯外国PE的错误。然而,投资周期短的情况是需要注意的,其中存在着风险,如不注意则有重蹈西方国家PE的覆辙。西方经济曾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泰丰能够从经济危机中成功恢复,希望中国PE能吸取西方国家PE的经验和教训,订立更长期的投资和发展目标是好于追逐短期利益的投资方式。

  日报:新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信贷政策是收紧的,近期央行也在着力控制市场上的流动性,你对这样的政策环境下PE业务的开展有怎样的看法?

  葛涵思:我们需要并且希望在一个稳定性良好的市场中投资,因为稳定的市场中才能准确地制定和执行运营和战略上的改进措施,当市场动荡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去选择短期的投机而非投资。控制市场上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对于泰丰来讲,实际上是有利的。我们是特别地专注在长期投资项目上的,投资项目的发展需要时间,要避开市场的泡沫。现在的中国经济尚未出现泡沫,市场的增速很快,出台的控制措施能防止增速过快,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这也可以防范发生此前曾在西方国家出现的错误。

  石博:实际上有三个原因:第一,泰丰在投资时使用的杠杆一直都是比较小的,相较于很多竞争对手来说,泰丰的杠杆率小很多的。其次,长期投资的策略使得我们并不希望出现大幅波动,如果市场上的流动性太大,容易出现泡沫,不利于行业正常发展。第三,在做长期投资时,泰丰会对所投资的公司内部运营作大规模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如果市场波动幅度过大,会导致内部重组等决策出现错误,影响长期的发展。

  改变投资模式,借道控股公司

  日报:泰丰在中国的发展构架是怎样的?

  葛涵思:泰丰整个的策略是比较集中化的,中国是在欧洲总部之外唯一的海外办公室。人员上来说,多数的人员在伦敦,现在在北京有三位员工,但在未来泰丰肯定会在中国逐渐增加人员。我认为真正深入了解中国的市场是非常重要的,泰丰加深了解和熟悉了中国市场之后,也能帮助泰丰投资的企业更好地理解中国市场。

  日报:泰丰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对哪些行业会特别注意?

  葛涵思:我认为欧洲的基础制造业值得投资。然而现实是,今后几年西方经济将很难有显著增长。它可能将在企业绝对价值方面维持其经济地位,而不是相对值,因为西方的影响力在逐步削弱。这说明,人们在服务业和生活必需品方面的消费将会继续。所以我认为,生活必需品制造业将会非常稳定,并带来更好的回报。西方的风险是消费者财富在增长,资产更加昂贵,存在波动风险。某些奢侈品行业如果能继续成功向中国等新兴市场销售产品,将会继续成功。如果仅仅依靠国内市场,可能并不会很成功。

  日报:你认为泰丰参与所投公司管理的模式,可否复制到中国市场?

  葛涵思:我认为这中间比较敏感的点在于“你想要做什么”。中国现在很多企业都是在高速增长的阶段,没有必要改变现有的结构和商业模式,也没有必要替换管理层。替换管理层的策略主要是针对已经过了增长期、发展停滞、增长停止的企业,调整管理结构和策略来促进公司更好地发展,对于现有发展情况良好的企业,只要保持现有增长势头、增强研发能力等内生力量来维持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就足够了。

  石博:我们在中国市场的策略是不一样的,在PE进入要替换管理层不太符合中国现状。泰丰在中国的很多项目实际上都是通过控股公司来完成的,例如合资、参股等形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从来都不会替换管理层。

  日报:在中国PE市场中,你认为谁会是可能遇到的主要竞争对手?

  葛涵思:实际上,在进入中国时所选择的都是我们实力最强的行业,尤其是绿色能源,风能、垃圾发电、太阳能发电方面的。2010年,泰丰在绿色能源方面做的并购是所有PE中最多的。所以,我们在进入中国的时候很少见到PE界的竞争对手,主要的竞争对手应该会来自本来就从事绿色能源方面的机构。

  另外一个就是AWAS租赁公司,泰丰控制着这家全球第三大的大型设备租赁公司,业务范围包括飞机租赁等,我们会认为AIG和GE等公司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它们的规模太大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对手,因为它们对市场的兴趣点和我们的不同。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