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汽车

董海洋履新副总裁 北汽股份脱胎换骨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信晓霁
2011年04月14日10:58

  4月9日11时25分,在向北京市委领导报告了自主品牌轿车项目进展后,身着一件黑色夹克的徐和谊站在当天动工的顺义生产基地旁,趁着接下来的新闻发布会开始前点燃了一支烟,此后5分钟入场的他显得语气平和。

  “说什么好呢,跟大家分享一些数字吧。”完全不像往日拿

着讲稿的北汽集团董事长。

  但徐和谊口中的那些数字已经足以挑战汽车业对北汽集团激进目标的想象力。至“十二五”期末,除了销售收入将达空前的4000亿元以外,其自主品牌乘用车的90万辆销售预期足足超出上汽乘用车公司20万辆。即将成为北汽集团经营主体的北汽股份公司,悄然变得羽翼渐丰。

  多份近日下发的任职文件显示,这家挂牌还不满8个月的公司架构突变—以研究总院、动力总成公司、新能源公司、北汽有限公司、北汽投资公司为主体的形态开始调整为产品本部、规划本部、销售本部……

  而任职文件上最引人注目的名字是那个进入汽车业第一天起,就以艾柯卡为职业生涯目标的营销奇才—董海洋,尽管他本人并不认为有什么能扭转乾坤的营销干才。董的新头衔是北汽股份副总裁兼销售本部本部长。

  董海洋履新

  3月17日,北汽股份总裁韩永贵连续签发了将近10份任职文件,刘宇、陈磊、司卫的名字开始出现在这些 “京汽股份政组字”的红头文件上,董海洋则现身于更早的一批高管任职名单中。

  “董海洋任北汽股份公司副总裁兼销售本部本部长,”北汽集团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相当于销售公司总经理一职,这种职位的划分与北京现代类似。”

  董海洋进入北汽是从福田汽车开始的。2008年7月,历任一汽大众销售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一汽集团营销管理部副部长,以及一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的董海洋,离开了他从未踏出一步的一汽,成为北汽福田公司副总经理兼福田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向往自主品牌和把中国制造的汽车卖到海外,让他仅用两周的时间就作出这一决定。当年9月1日,董正式接手福田汽车海外事业部。

  到2010年7月,每个人都以为从福田消失的董海洋将回归一汽时,他其实拒绝了大部分橄榄枝,加盟急待启动自主品牌的北汽股份。

  由零开始打造品牌对任何一个营销高管而言都不啻是一次大考,基于萨博技术的二次开发能否取得市场成功谁也无法作出预判。董海洋还不得不带领着销售本部同时组建两个销售网络—轿车和微型客车。这个团队大多由北京现代和前南汽中层管理人员构成。“副本部长刘宇最初的职务是北京现代南区事业部部长,市场部部长为原北京现代华南区销售经理王铭东,副部长陈思英则来自南汽,销售本部本部长樊京涛原是北京现代销售部汽车金融业务小组负责人,网络部部长由北京现代销售管理部科长郑宗双出任。”北汽集团内部人士称,“销售本部针对北汽自主品牌,将掌管销售、网络发展、市场及售后服务等所有职能。”

  北汽股份架构初成

  蹊跷的是,在以研究总院、动力总成公司、新能源公司、北汽有限公司、北汽投资公司为主体的北汽股份现有组织结构图中,并未出现“本部”这一层级。

  “我们的确将以职能事业部为基本架构,”北汽集团公共事务传播总监郑刚在电话中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是一种国际通行、纵横交错的矩阵式管理架构。”

  事实上,在以运营与产品本部、销售本部、规划本部、投资管理本部等为主体的一级架构下,北汽股份设立的部门将多达几十个。与董海洋同为副总裁级别的还有李峰、李学军、周焰明、毛海、王敏、尹兴煜、杨维志,而马童立、蔡速平、张欣、顾镭则同时被任命为专务副总裁。

  此刻最为忙碌的高管非陈磊莫属。“11月30日新车下线,”4月9日,北京顺义生产基地开工当天,运营与产品本部副本部长陈磊坦言其压力空前,“年初我和董事长签了军令状,如果到时你们看不到新车下线,我也不在这个位置上了。”陈磊说,“公司内部,谁也不跟我谈论这个事。”

  位于北京顺义空港经济开发区的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其在规划阶段就一直比着北京现代第二工厂的工艺水平,涵盖轿车整车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北汽将为此花掉41.23亿元,使其在今年年末形成15万辆生产能力,二期工程则于2013年完工,总共30万辆产能。

  力拼“十二五”

  按照规划,北京生产基地未来将主要用于生产北汽自主品牌中高端公务用车C80K和C70G轿车,以及面向中等及一般收入消费者的C60F和C50E轿车。虽然眼下看来这里还只是一片工地,株洲基地亦不过刚刚投产,作为大型国有汽车企业集团中最晚启动自主品牌项目的北汽,其未来5年的产销规划已经足以挑战中国汽车业对该公司激进目标的想象能力。

  “到‘十二五’ 期末,北汽集团计划实现4000亿元销售收入,产销超过400万辆,利润突破400亿元。”徐和谊说,北汽将进入全球汽车业排名前15位, “在400万辆产销目标中,90万辆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商用车多一些,150万辆左右,剩下的是合资品牌。”

  “十二五”无疑是徐和谊们的又一场竞赛,其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售预期足足超出上汽乘用车公司20万辆。

  徐的意气风发似乎是从2009年北汽集团首次销量破百万、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开始的,此后从徐和谊口中说出的每个数字都比之前更为庞大惊人。与其在2006年接手的那个连年亏损、技术和人才基础薄弱的北汽控股相比,这看起来完全是另外一家公司。

  “今年前3月,集团销售收入632.4亿元,同比增长27.2%,销售39.3万辆,比去年同期多了9%,特别可喜的是利润增幅更大,35亿元,同比增长54%。”徐和谊说,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是个开门红。

(责任编辑:王博)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