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经济茶座

博鳌论坛需要更清晰定位

来源:金融时报
2011年04月14日14:04

  得知我要去海南报道4月14-16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一位非在媒体工作的朋友问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论坛?”我发现我无法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问的是冬季达沃斯,我可以告诉提问者,这是每年初全球政界、商界、学界在那个瑞士小镇的大聚会,有“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我能说博鳌论坛能在亚洲发挥同等量级的作用、扮演亚洲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吗?恐怕博鳌的举办者,目前也没有这样的自信。

  当然,把两个年龄上差了30岁的组织放在一起对比,并不公允。这也不是指责论坛的举办者缺乏明确目标。这个以“亚洲论坛”为起始宗旨的组织,从一开始就强调自身的亚洲指向,正如去年接任博鳌秘书长的周文重所说的,博鳌试图成为“全球讨论亚洲和新兴经济体问题的首选平台”,只是这个目标目前尚未实现。

  我举的例子说明的是,今年刚满十岁的博鳌论坛仍然缺乏一个清晰的公众形象(image)。如果我这么一个侧重时政报道并曾参加过论坛的媒体工作者,也无法给出准确的定位,那就更无法期待公众有明确的概念了。也许这个在中国本土举办的论坛,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仍然弱于在瑞士举办的达沃斯。

  当然现实可以慢慢改变,但论坛的举办者似乎还未在两个不同目标之间确定优先点:是让博鳌成为中国国际领导力提升的新标志,还是主要使它成为推进亚洲一体化与“亚洲共识”形成的引擎。在许多方面,博鳌论坛仍然主要是一个讨论中国问题而非泛亚洲问题的场所,发言者仍以中国政商界代表为主。无论在参会者规格上还是在思想的前瞻性与穿透力上,博鳌论坛的光芒仍远不及达沃斯。这一切都有待论坛组织者慢慢努力来改变。

  虽然论坛自身定位为非官方组织,但中国政府也在动用自身力量,提升其影响力。近年来的历次论坛均有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有时还在会议前夕举办重大外交活动,以为论坛集聚“人气”。不过如此安排时有喧宾夺主之嫌。例如在2008年的博鳌论坛上,胡锦涛与萧万长的会谈抢走了大多数新闻。而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的四位外国元首(俄罗斯、巴西、南非、西班牙)中,有三位是为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而来,而非专程为会议而来。如何吸引更多的最高层领导人赴会,仍值得论坛主办者好好思量。

  另外从论坛历史来看,亚洲不同地区的参会情况仍然很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博鳌论坛仍是一场以东亚与东南亚为焦点的会议,距离全面意义上的“亚洲论坛”仍有相当大距离。除伊朗外的西亚国家对论坛的参与热情不高,虽然俄罗斯近年来为商业和地缘政治利益,努力强调自身的“亚洲倾向”,但分裂自苏联的中亚各国对论坛未表现出很大兴趣。缺席者中最显眼的国家也许是印度,也许由于中印历史冤仇与战略竞争的原因,双方均在警惕对方的影响力,印度一直没有派出很高规格的代表参加博鳌会议。没有这个南亚主导国的积极参与和中印的精诚合作,“亚洲共同体”依然像海市蜃楼一样飘渺无期。

  亚洲各国在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的近似度,以及民众之间的彼此了解和信任,都远没有达到欧洲或北美的程度。在较为发达的东亚和东南亚,都还存在一定的冲突地区和破碎地点。这使各国不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现实中,都还未为过快的一体化做好准备。

  但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各国的日益相互依存,已经把更深度的亚洲融合、以及民众对某种“亚洲身份”的认同提上了日程。这对博鳌论坛来说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机会。未来的博鳌论坛如果要获得更大的声望和影响力,也许应强化自身的亚洲定位,增强自身设置与主导亚洲议程的能力。有了更为清晰、独树一帜的定位,也许才更有利于它早日与达沃斯等世界顶级论坛并驾齐驱。

(责任编辑:王博)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