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2011博鳌亚洲论坛 > 2011博鳌论坛最新报道

张平:坚定不移推进体制改革 加快经济战略性调整

来源:搜狐财经
2011年04月15日14:05

  4月14日-1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球挑战”。以下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所做的关于“十二五”规划主旨演讲:

  张平:很高兴能够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与大家一起就中国“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进行沟通和交流。这里我先就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介绍一些情况,也谈一些看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不断地破解发展的难题

    “十二五”规划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纲要强调中国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取向,明确了需要紧紧围绕并着力推进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时代的要求,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无论是解决社会中的矛盾,还是解决新问题,都是依靠发展。在中国发展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特征。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成为制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不断地破解发展的难题,才能应对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社会领域的重要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做到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

    加快经济战略性调整 坚定不移推进体制改革

  各位朋友,为了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是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立足内需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充分挖掘和释放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既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撑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和立足点。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未来五年中国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在建立扩大需求长效机制上下更大的功夫。中国占有世界20%的人口,加强社会经济发展薄弱环境的建设,都将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巨大的空间。为挖掘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潜力,中国政府将综合、多措并举,实施就业优先讨论,采取劳动者自由择业,政府推动就业的方式,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的规模,规划提出的目标是五年在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转移农村的达到4000万人以上。

  积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文化、旅游、健身、养老等消费,拓展心理消费领域。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五年内使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由目前的47.5%提高到51.5%。加强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逐步使中国国内市场的总规模能够位居世界的前列。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提高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需求的供给能力,还是积极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都需要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要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

  一方面进一步明确界定政府投资的范围,投资的重点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水利设施的建设,农业或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卫生等社会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国际创新、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社会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另一方面,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要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需求。

  二是加快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或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的必然要求。目前,全球需求结构面临深刻的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将对中国部分面向外需的生产能力带来压力或挑战。迫切需要我们主动适应国际需求结构变化,加快结构调整。

  从国内来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这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症结。当前,我国又处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城乡居民对消费产品的质量和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也迫切地需要我们加快推进产业的升级,提供质量更好、更能够满足群众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未来五年,中国将适应国内外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把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使中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吨以上。积极推进国际,建材、轻工、纺织重点结构的调整,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促进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融合,尽快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力争在五年内使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在国民经济中能够提高4个百分点,2015年达到47%左右。与此同时,要积极地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任务,也是未来五年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我们将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优先的位置,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产业的有序转移。在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培育、壮大一批新的增长极,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梯次拓展。

  三是着力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体系。这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将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机结合,把解决好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完善制度和增加投入两个方面强化保障措施,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未来的五年,中国将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享发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增加财政投入,强化绩效考核,提高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的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实施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在公共教育、就业服务、医疗发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统筹建设一批重大的民生工程,加快建设收入分配格局,健全措施分配和再分配调解体系,合理调节国家、个人、企业之间的平衡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保障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步。未来五年,城乡居民年实际的收入增长达到7%以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全覆盖。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医保基金的服务水平。

  切实开展对孤残儿童、孤残老人的支持和帮扶,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保障体系,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

  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未来五年,中国将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全面落实节约优先战略,节水、节地、节材,节约各类资源,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减缓和适应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大幅度的降低能源消耗的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到2015年,但是国家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程度比2010年降低16%和17%,积极开展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行动、做出贡献。

  要加强资源的节约和管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力争使资源的产出率五年能够提高15%左右。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四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积极控制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的环境治理,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要建立水利和防灾减灾的建设,在推进大江大河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的支流、湖泊的治理,增强水资源的配置能力和防灾减灾的能力。

  五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实施互利共盈的开放战略。中国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发展城市,靠的是改革开放,“十二五”规划期间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改革开放依然是推动力。未来五年中国更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大共建的力度,努力实现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一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题,一方面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的调整,加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机制,另一方面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服务指导,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二是深化价格和环保收入的价格,推进电价和水价的改革,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提高排污费的征收率。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生态成本的资源型产品形成机制。

  三是加快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财政转移制度,推进资源税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幅度汇率制度。加强金融监管,构建组织多元,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外开放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继续寻求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实现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角度和深度,协调推动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积极扩大进口,提升进口的综合效益,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改善贸易收支的状况。创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方式,优化投资者的软环境,引导外资更多地投资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业。引导更多的海外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加强境外投资的服务。

  各位朋友,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包容的发展,是互利共赢的发展,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理想的投资场所,也为世界各国的企业家提供商机。我们欢迎各位参加中国“十二五”规划期间的发展,共享中国繁荣发展的机遇和成果,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黄珂)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