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中国外贸6年来首次逆差 台媒称彰显经济转型决心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蔡宏明
2011年04月19日09:57
  台湾《旺报》18日刊出评论说,大陆外贸6年来首次出现逆差,引起广泛关注。台湾应注意其“经济转型”意义,与对中国产业全球竞争力之可能影响。对于贸易顺差大幅缩水的趋势,除有利于使中国进出口朝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并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外,中国产品竞争力提高, 将形成新的出口动能,以及国际市场的新优势。

  文章摘编如下:

  大陆公布今年第一季对外贸易统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去年第一季顺差达139.1亿美元,此一逆差是6年来首次,引起广泛关注。对此,台湾产业界应注意其“经济转型”意义,与对中国产业全球竞争力之可能影响。

  首季进口创新高

  基本上,此次的贸易逆差是出口成长减缓(26.5%),但进口快速成长(29.5%)等双向作用的结果。

  就出口而言,因为第一季适逢春节,是中国的出口淡季,特别是受到欧、美、日(G3国家)经济疲软影响,中国对欧、美、日出口成长率呈现明显的下降现象。同时,年初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也造成中国对该地区出口订单减少。

  就进口而言,第一季进口值首次超过4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去年第四季增长5.1%,原因包括:

  一、中国快速发展经济的强劲拉动,对国际大宗商品与机电类商品产生庞大需求,加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成本降低,企业进口意愿增强。

  二、目前中国的原油和铁矿石进口分别达到大陆消费总量的51%和69%,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玉米、小麦、牛肉进口国。第一季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而由于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使得中国的进口成本提高。

  三、就贸易模式而言,第一季中国“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1.7%,进口增长37.4%;而“加工贸易”出口增长21.7%,进口增长20.9%,呈现向下趋势,且机电,塑料橡胶,光学等加工贸易材料进口成长速度下降,一则显示中国的对外贸易正在努力改变以往靠加工贸易赚取低利润,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格局,二则也显示中国产品竞争力在逐渐提升,自主生产的替代性不断增强。

  全年顺差大缩水

  展望全年,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5%,显示全球经济复苏持续,有助于带动出口,但是基于下列因素,全年贸易顺差将大幅缩小:

  一、中国厂商出口成本持续上升,长三角最低工资标准上升60%,在珠三角上升30%到50%,输入性通膨压力使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对外贸进出口构成了长期的不利因素。

  二、根据多家中国投资机构预测,今年内人民币会升值,幅度可能达4%至6%,将抑制中国企业的出口。

  三、中国政府逐步实施“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政策,预期将下调进口关税、增加对企业进口高端技术设备的贴息投入、促进进口便利化,甚至于与欧美国家签订大规模的购买合约,可能会增加大宗商品进口,并逐步提高中国高科技与机电类商品的进口规模。

  四、“十二五规划”强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改造提升制造业、淘汰落后产能,将显著增加技术装备进口。

  对于贸易顺差大幅缩水的趋势,除有利于使中国进出口朝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减少国际贸易纠纷,并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技术与机器设备进口增加后,中国产品竞争力提高,将形成新的出口动能,以及国际市场的新优势。(蔡宏明)

  作者:蔡宏明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