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新兴经济体的“过热”风险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阿尔伯托•拉莫斯
2011年04月20日16:25

  对全球各大经济体来说,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萧条。随着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的经济迅速复苏,多数新兴经济体都重新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此前的萧条被复苏所弥补。

  在主要新兴经济体,贸易和外部需求越发旺盛,消费者和企业对经济的信心都在提高,信贷资金流在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在收紧,现有的政策和经济形势也刺激了资本项目的资金流动。在此环境下,仍然带有经济刺激作用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得很多新兴经济体表现出越发明显的经济过热信号。

  由于经济过热、国内需求越发旺盛,主要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高通货膨胀率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当其冲是食品价格问题。在新兴经济体,食品消费占据了消费者日常消费的很大一部分。在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过程中,食品价格的上涨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食品价格上涨最容易影响到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因此也很容易酿成社会群体性事件。由于单个国家很难对高企的全球粮食价格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最迫切的是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低收入家庭获得足够的生活保障,保证社会的稳定。

  为了应对通货膨胀的压力、缓和速度过快的国内需求增长,许多新兴经济体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通过提高利率来收紧货币政策。这一点在巴西体现得最为明显。巴西在2010年进行了3次加息,使得其实际利率达到了全球大型经济体的最高水平——其利率已经在2011年1月达到了11.25%。

  巴西宽松的财政政策和快速增长的信贷使得其国内需求状况出现了过热迹象,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资本项目的明显过剩进一步刺激了巴西国内经济。

  在把本国的利率水平推到一个令人惊讶的高点之后,巴西正面临着高利率本身带来的风险——这些风险也在警示其他新兴经济体。过高的利率不仅可能会损害实体经济、导致所谓“经济硬着陆”的发生,同时还会因为国内国外明显的利率差而吸引更多的境外资本流入境内。如此就会对本国货币造成更大的升值压力。有些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币值已经偏离了国家经济的基本面水平。

  巴西央行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种风险,不得不在高通货膨胀和高利率的夹击下做出妥协。3月30日,巴西央行表示,如果要把2011年通胀率控制在5.6%以下,巴西要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过于高昂。

  巴西国内的利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利率,巴西货币雷亚尔也一直呈现出升值的势头。这些因素导致巴西负担的外部债务迅速增长。巴西的外债从2010年底的2568.24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2月底的2711.11亿美元,新增外债142.87亿美元,其中短期债务增加的速度远远高于中长期债务增加的速度。

  巴西政府已经注意到了外债激增的情况。他们开始通过一些谨慎的宏观措施去抑制这种国外贷款。当然,巴西的现状还远远谈不上外债危机或支付危机,巴西经济也有足够的弹性去应对来自外部的冲击。尽管如此,当前外部债务迅速增长的趋势必须得到有效控制。

  除了提高利率之外,收紧财政政策、限制公共开支也有助于抑制经济过热。财政政策收紧是配合货币政策收紧的一项必要措施,如此才能给中央银行以足够的空间,从而避免将货币政策收得过紧。巴西政府已计划在2011年削减财政预算500亿雷亚尔。有人担心,由于巴西要分别在2014年和2016年举办世界杯和奥运会,这两项大型国际赛事带来的场馆修建等基础设施投资会对其削减预算政策造成影响。不过,巴西是一个很庞大的经济体,其公共支出大约占到巴西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40%,数目十分可观。因此,在举办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的必要投资之外,巴西还可以有足够的财政预算削减空间,使其理性地去应对各项公共开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呼吁各国进行全球层面的合作来应对各种宏观经济问题。全球层面的合作是有益的,但同时,单独的国家也可以为平衡本国宏观经济做出很多卓有成效的努力,并使其更少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由于市场的力量通常会矫枉过正,商品价格与货币币值的灵活性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全球合作层面,每个国家则都应当努力抵制重商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以及通过资本控制实现的限制资本自由流动的金融保护主义行为。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