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创投频道 > 投资新闻

难以把握的波动 标普事件下的期货私募们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年04月23日00:55
  利空总会在不经意间袭来。

  北京时间4月18日晚间,美国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七十年来首次将美国政府信用评级的前景由“稳定”下调至“负面”,这一举措立刻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国际商品市场亦受影响。4月19日凌晨,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期货大幅收低,6月交割的 主力原油期货合约收盘下跌了2.53美元,跌幅2.30%,报收于每桶107.69美元。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资金涌入贵金属市场寻求避险,黄金与白银价格继续冲高,当日分别上涨了0.54%和0.88%。

  外盘反应剧烈,致使周二国内期货市场一片风雨缥缈。

  4月19日,除农产品外,国内有色金属、能源化工期货品种全线下跌:沪铜、沪铝、沪锌和沪铅的主力合约跌幅分别达到1.59%、0.66%、3.78%和3.26%;能源化工品种中,天胶当日跌幅最大,沪胶主力1109合约报收于33870元/吨,跌幅3.01%,新品种焦炭主力1109合约则微跌0.34%,此外,三大化工品种PVC、塑料、PTA也全部下跌。

  这一幕,似曾相识。2010年4月27日,标准普尔下调希腊评级至垃圾级别,欧债危机由此迅速蔓延。一天之后,国内期货市场大范围“飘绿”,沪铜一天内跌去了2000元/吨(或3.58%),而整个期货市场也因此持续了长达两个月之久的熊市。

  然而这次,市场却出现了“假摔”。盘面显示,4月19日市场大跌之后,在随后的两天各期货品种价格则迅速反弹,一些趁评级下调之机入市放空的资金,不得不忍痛离场。

  把握不住的波动

  两天时间,期货私募张勋又体验了一次“从天堂回到人间”般的大起大落。

  “周二大跌入场做空沪铜,盈利不少,但周三一反弹,把前一天赢的钱都吐了出来,不得不平仓离场。”张勋告诉记者。

  张勋操盘期货只有四个年头,但在期货圈里已小有名气。目前他管理着一只名为“向日葵”的期货账户私募基金,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统计,该账户在今年一季度收益率为24.59%,位居该网站跟踪的二十余只期货私募账户第一位。

  “我炒期货的奥秘在于程序化交易。”张勋告诉记者。

  所谓程序化交易,是指将交易策略的逻辑与参数放入电脑程序,并将该交易策略系统化操作。

  “当趋势确立时,我的交易系统会发出多空讯号,并自动买入或者卖空,之后系统会锁定市场中的价量模式,并且有效掌握价格变化的趋势,最后在恰当的时机自动平仓退出。”张勋表示,程序化交易能否赚到钱,关键在于设计的交易策略是否有效,以及管理好资金风险。

  “我不求赚取夸张的利润,只求取得长期稳健的获利,到目前为止,我的程序化交易策略证明是有效的,也确实赚到了钱。”张旭向记者表示道。

  张旭如此迷恋程序化期货交易,或许与他过往不太成功的人工操盘经历有关。

  2006年11月,张旭在朋友的唆使下进入了期货市场,尽管当时他手头还有一份工作。

  “那个时候,正处于商品市场的上一波牛市,整个市场都很疯狂,不少朋友通过炒期货挣到了钱,他们也鼓动我炒一把试试。”他向记者表示。

  但是,那时的张勋既缺少本钱,也匮乏经验,成绩做得并不算很出色。

  “期货投机最大的困难在于,很难克服人性中的恐惧与贪婪。”他告诉记者,刚开始做期货时,与大多数人一样,为人工操盘。“人工操作最大的问题是,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干扰,原本想好的止损点或止盈点,经常因为一些心理变化而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他总结道。

  由于人工操盘结果不甚理想,张勋在2008年短暂地离开了市场,因此错过了当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做空盛宴”,但是他依旧认为,即使当时在场,如果没有好的交易策略,也未必能挣到钱。

  2009年,张勋索性辞退了工作,开始一心一意的炒期货。但是与之前不同的是,他开始迷恋上“程序化交易”,不再手工操作。

  “我觉得只有程序化交易才能克服人性中的恐惧和贪婪,不再受到市场的蛊惑。”他认为。

  而这一次,虽然他经历了一把“从天堂又回到人间”的操作体验,但因为没有亏钱,他觉得程序化交易还是“很有功劳”。

  4月19日,期货市场早盘出现下跌,张旭的交易系统发出了沪铜1106合约的卖空信号。

  那时,1106合约已从每吨70850元跌至70310元,但是根据系统运算,仍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70310元/吨,空了!”张旭设好了止盈与止损点,并将资金配比到日内与隔夜两个系统中,空单开出后不久,账户上便显示出了盈利情况。

  当天,沪铜1106收盘于每吨69720元,每吨赚了590元,但是根据操作,日内系统中的空单必须平掉“落袋为安”,而另外一部分空单则在隔夜系统中滞留,等待第二天“大获全胜”。

  但是,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4月20日,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的消息似乎在一天时间内已被充分消化,期货市场引来反弹。当日,沪铜1106合约一早高开,随后越走越强,张旭账面上的盈利正迅速缩水着。

  “虽然还是盈利的,但是价格反弹得太猛,很快就到达了我之前设的止盈点,系统自动平仓,赚的钱,一下子就少了很多。”张旭告诉记者,程序化交易的意义正在于严格执行交易计划,避免心态上的起起伏伏。

  虽然用张旭的话说,这次交易几乎“不挣不赔”,但是他就觉得这次交易还算是成功的,“如果放在过去,很可能导致先赚后亏,甚至大亏的悲剧。”而根据走势来看,周三平仓不可谓不明智,因为之后沪铜依旧上涨,虽然4月22日小幅回调,但仍高于4月20日的平仓价格。

  “从长期来看,这套交易系统还是有效的,世界上不存在每笔交易都能赚大钱的系统。”张旭表示。

  标普事件的启示

  与向日葵基金一样,来自深圳的凯丰基金是期货私募界近期涌现的另一匹黑马。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成立于去年9月的凯丰基金,目前已取得超过50%的收益率。而今年一季度,该期货私募管理的账户收益率为16.71%,在私募排排网跟踪的期货私募中排名第二。

  该基金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期货市场中的交易方式以对冲、套利为主,而且是跨品种之间的套利。

  “相比于同一品种间的跨期套利,我们觉得跨不同品种间的套利机会更多,而且持续性更强。”该基金负责人表示,例如豆油和菜油、塑料和PTA、豆粕和棉花,以及螺纹钢和铜之间,都可以套利,甚至新上市不久的焦炭,也能与豆粕间形成套利交易。“只要有好的机会,我们一定会中长线持有。”

  事实上,凯丰基金所谓的跨品种套利,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同时做两笔单边投机。

  据该负责人介绍,近期他们重点布置的套利策略是买豆粕、空焦炭。

  “我们看多豆粕,但是看空焦炭。”他透露道。

  他的理由其实很简单,虽然目前豆粕现货价格较为低迷,但是今年世界上几大豆粕主要国很可能发生减产情况,而未来1-2年内,国际市场可能迎来豆粕大牛市。

  “高盛现在也开多豆粕了。”他告诉记者,在上个月,高盛发布报告指出,大豆将成为2011/2012年度最有可能面临供不应求局面的农产品,并预计其价格将走高。

  而至于卖空焦炭,则在于焦炭现货的实际价格,要比想象中更低。

  “从上周五焦炭上市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在放空焦炭了,而这周则在持续加仓。”他告诉记者,市场之所以认为新挂牌的焦炭期货价格不高,是因为把期货价格与渤海商品交易所的焦炭价格对比有所低估,“但是据我了解,焦炭的现货价格只有每吨2100元左右,比渤海商品交易所挂出的2220元/吨的价格要低,比大商所焦炭主力1109合约更是低了200多元/吨。”

  虽然看空焦炭,凯丰基金对于大宗商品整体保持了乐观。“这次标普调低美国信用评级事件,我们没有刻意去参与市场交易,而是根据之前的判断操作。但是这次事件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海外市场流动性实在很旺盛,虽然第一天市场大幅下跌,但最后大宗商品依旧向上企稳,这与去年欧债危机时的情况明显不同。”凯丰基金负责人最后表示道。(来源:
(责任编辑:克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