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中国与世界

中国3万亿外储如何“软着陆”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1年04月25日15:35

  4月14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次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已经连续四个月减持美国国债,截至2月份,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计11541亿美元,名列各国及地区之首。这意味着,美国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借得的每一美元外债中就有26美分来自中国,而中国所持3万亿美元外储中,38%属于美国国债。

  4月18日,标准普尔将美国国债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虽然标普确认美国国债的评级依然是最高的AAA级,但此次却是标普首次下调美国国债的评级展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此回应说,“我们希望美国政府切实采取负责任的政策措施,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持有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而言,无论是继续增持美国国债,还是减持美国国债,都将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中,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新平介绍了这种两难,“如果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不仅需要正视美国国债收益率不断走低的现实,还需要正视美元贬值而使美国国债严重缩水的长期风险;如果现在大量抛售美国国债,不仅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买家,还容易导致其市场价格暴跌,而使中国蒙受更大的损失。”

  因此,如何打破僵局,“下活”美国国债这盘棋,是当前金融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

  “难卖”的减持困境

  当前,国内要求减持美国国债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中国是当前美国的头号债主,持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如果要在短期内大幅度减持美国国债,几乎是不可能的,即存在所谓的“卖难”问题。

  其一,中国如果要在短期内,大批量地卖掉手中的美国国债,遇到的第一问题就是卖给谁的问题。陈新平认为,首先,买家不可能是美国政府,因为对于急需花钱的美国政府而言,断然不会提前赎回未到期的国债;其次,也不可能是日、欧发达国家政府,因为这些国家目前也深陷金融危机之中,不可能从中国手中接过这些烫手的“山芋”;最后,更不能是那些中小规模的美国国债持有者,如果知道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债主们要减持美国国债,第一反应定会是望风而逃。

  其二,大比例减持美国国债本身引发的价格暴跌问题。“如果中国大举减持美国国债,必会造成市场的恐慌,引发其他国家或投资者的跟风抛售,结果是美国国债市场价格的大幅下挫。”在陈新平看来,大幅度减持美国国债的实际效果是,规避风险的手段反而成了制造损失的原因,这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

  其三,退出美国国债市场后的外汇投向问题。即使能够成功撤退,那么收回的巨量美元资金如何处理?陈新平分析说,尽管可以将部分美元形态的资产转换成黄金,其他国家货币,以及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等,“但其前提是相关市场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容量,并且是有效率的。否则,大规模资金的进入是有障碍的。”

  比如,黄金市场。目前全世界的黄金存量大约为15万吨,按目前每盎司1500美元计算,总计7.23万亿美元。这些黄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金融资产的形式存在,占总量的40%左右(包括各国官方以战略储备持有的3万多吨黄金,以及民间持有的2万多吨黄金);一类以一般商品的形式存在,占总量的60%左右。

  对于前一类黄金,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其持有者一般都没有减持的愿望,中国难以大规模购进此类黄金。对于后一类黄金,因其流动性不高,更不宜大批量购进作为官方储备。另外,每年的增量黄金大约是2600吨,约计830亿美元,即使全部由中国购入,所能用去的外汇储备也是有限的。在他看来,“在存量黄金难以批量购进的情况下,增量黄金又太少,黄金并非最佳选项。”

  比如,其他国际硬通货。理论上,可以通过分散持有欧元、英镑、日元等其他国际硬通货来规避风险。但现实中,在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后,除了这些货币本身具有的内在贬值倾向外,同时,还由于危机期间很多国际资本都将美国当成“避风港”,纷纷聚拢到美国,致使这些货币相对美元不升反跌,因此,大量持有非美元硬通货也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

  比如,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市场。他介绍说,至今,中国在绝大多数商品市场上都缺乏定价权,当国际大宗商品涨价时,国际巨头们自然不会便宜了中国,不让你买个最高价,也得让你买个次高价;当大宗商品跌价时,也不会让你得到什么便宜。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一些具有世界最大储量的有色矿产,在国际上却卖不上价钱。这就是多年来,中国不得不面临的“买时昂贵、卖时贱”的尴尬局面。“如果这种局面不打破,想通过进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来纾解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困境,恐怕会事与愿违。”他说。

  战略识判美国国债

  对于美国国债,陈新平既反对简单的“壮士断腕”也反对无可奈何的消极态度,“为了摆脱当前的困局,不仅要从微观层面、战术角度对美国国债头寸进行相机调整,还要变被动为主动,从宏观层面、战略的角度对待美国国债问题。”

  “从形式上看,在这场美国国债大博弈的棋局中,美国人似乎占了上风,中国可动的棋子不多。”但他认为,主观上,绝不能消极,“因为中美经济之间已经形成了相互依赖、高度共存的格局,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赢即输的零和关系。”

  他具体分析说,美国国债不仅是中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美国要面对的问题。中国可以帮助美国渡过当前的难关,而作为回报,美国不仅应考虑中国对美元资产安全性的现实关切,而且还应关注中国在国际经济领域里的有关利益诉求。因此,中国可以将持有包括美国国债在内的美元资产作为谈判筹码,突破美国对中国实施的“接触加遏制”政策所形成的屏障,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获得与其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

  而且,按照陈新平的观察判断,在美国国债问题上,中国并没有失去与美国博弈的前提。美国要想维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首先就需要保持其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而美国要维持其经济的强势地位,就需要得到中国的支持。这是由中美两国经济的高度关联性以及互补性决定的。

  对于手中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而言,完全可以将其作为博弈“筹码”,一旦美国不顾中国的关切,继续靠大量印制货币的方式转嫁金融危机,那么,中国就可以不断抛售美国国债作出回应。

  比如,中国可以承诺,不减持美国国债,甚至继续增持美国国债。但美国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承诺,放弃自己的投资保护主义,降低中国资本进入美国能源、金融等重要领域的门槛。美国完全可以对中国资本采取更为开放的政策,靠外来资本解决经济复苏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靠印钞票来解决问题。

  “总之,在经济上,美国有求于我国,这也是中国与之博弈的前提。”他说。

  同时,他建议,将美国国债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对待。也就是说,中国不应仅仅盯住持有美国国债一时的财务收益,而应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美国国债问题。可以想象,在未来的10~30年内,中国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建立全球或区域国际金融中心等战略目标,所要应对的国际环境一定充满着各种变数,也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来自美国的某些“遏制”。因此,可以将减持美国国债,或其他美元资产作为反“遏制”的一种手段而使用。

  脱困四策

  为了摆脱美国国债困境,陈新平认为需要从战术与战略两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一,有条件减持或增持美国国债。在恢复经济的过程中,美国赤字货币化的规模越大,时间越长,其经济转型的难度就越大,中国所持美元资产严重缩水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事实也表明,美国拯救金融危机时最倾向的招数有两个:一是印刷钞票,二是发行国债。

  所以,中国应当向美国严正地表明立场:中国不能保证一直都这样慷慨地借钱给美国,如果美国的赤字规模超过某个临界点,那么,中国就将抛售一定数量的美国国债作为回应。尤其是当美国人自信地认为中国找不到摆脱“美元陷阱”的途径时,中国更应使自己的威慑变得“可置信”一些。

  其二,将美国国债转换成美国商业机构的股权。自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来,对一些面临倒闭的大型商业机构,美国政府都采取了注资入股的拯救措施。目前,这些获得注资的商业机构,大多都已渡过了生存危机,有些机构为了减少来自政府的干预,正不断从政府那里提前赎回其股本。因此,可以与美国政府协商,用部分美国国债交换美政府所持有的商业机构的股权。

  在具体操作上,为了避免市场的震荡,可考虑通过内部转换机制,中美两国可直接实施美国国债与美国商业机构股权的对换交易。交换时,不能以这些商业机构股权的现时市场价格为准,而应以美国政府收购这些股权时的成本加适当的溢价成交。通过这种交换,美国政府可提前赎回部分国债,而中国则获得了对美元资产进行结构调整的机会。

  其三,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人力资本储备。对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及人力资本的战略性储备。我国应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及外汇储备充裕的条件,尽快编制国家中长期海外人才培养规划,有步骤地将各行各业的人员派往海外进行培训。

  尤其是现在每年都有几百万大学生从学校毕业的情况下,国家每年可从其中选拔10%或更高比例的大学毕业生到海外留学。这样不仅可以部分地缓解当年大学毕业生给社会带来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后备人才。

  其四,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范围,以币值坚挺的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意味着中国贸易伙伴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可得到有效的控制,中国外汇的储备规模也可相应地降低,进而减少对美元资产的持有量。而人民币的逐步国际化,中国对外汇储备的需求自然就会大幅下降,也就化解了外汇储备越积越多的压力。

  他特别指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向外界表明的态度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并不谋求取消或取代任何一种现行的国际主要货币,而是为稳定国际金融秩序。而一些主要国家也要认可中国的这份责任,并承认中国应享有的权利。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健君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