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日等外部经济仍处于宽松的流动性和低利率环境中,这将对中国下一步宏观政策带来深远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上周末在上海出席“华侨银行(中国)春天论坛”时表示。他还表示,未来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上,对冲流动性或将成为常态。与会其他经济学者还建议,在管理流动性方面,宜培育健康的流动性需求,以吸收多余流动性。
巴曙松表示,当前美欧日仍处于修复资产负债表危机的过程中,主要依靠资产方的上涨来修复,因此可能仍将维持宽松的流动性和低利率环境,而这将对中国下一步的宏观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决策带来深远影响。他同时认为,在国际主要经济体保持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尽管中国在第一季度出现近六七年以来首次季度逆差,但是第一季度外汇储备依旧增加2000亿美元,这说明有大量国际资本流入中国;预计第二季度贸易逆差将会变为轻微顺差,假设资本流入速度不变,那么第二季度央行对冲流动性的压力还要大。
巴曙松说,即使美国经济复苏能力较强,在加息等方面也不得不继续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而发达国家的低利率政策环境,制约着中国的加息空间。
对于中国下一步的货币政策走势,巴曙松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等对冲方式将会成为央行的常规操作手段。在输入性压力之下,决策者不得不要比以前更多地依赖汇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