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亚夫:谁扭曲了菜价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11年04月30日09:24

  近日,有多个地方出现了"菜贱伤农"的报道。

  在CPI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居然有农民放着好端端的菜不卖,而是开着拖拉机,在田里碾来碾去,把一棵棵成熟的卷心菜压成了稀泥。

  如此新闻,令人惊疑。

  为什么农民要这样做?是城里人不想吃蔬菜了?还是城里的蔬菜卖不动了?价格暴跌了,让农民没办法承受了?

  为此,本人特地跑了几个菜场查看情况。结果,以卷心菜为例,城里依然要卖到一块到一块五一斤,比前一阵子没便宜多少。

  而在田头,农民卖菜的价格,居然是三分钱一斤,有的地方甚至连三分钱都没人要。为此,心寒的农民,只好把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菜捣烂在田里了。

  从三分钱到一块五,相差五十倍。农民卖不动,只好让蔬菜烂在地里,蔬菜商为了维持高价,宁愿少卖甚至不卖已经成熟的蔬菜。真是太夸张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有人说,这是受"大小年"的影响。去年蔬菜价格暴涨,导致今年部分地区农民盲目增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

  也有人说,这是受日本核泄漏的影响。因为城里人怕蔬菜上沾有核灰尘,所以尽量少吃或不吃蔬菜了。

  尽管这些分析头头是道,但仍有不少人把责任推到了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头上。真是岂有此理。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农民真的就不明白供与求的关系吗?即便如此,负责为农民提供经济信息服务的机构、组织,又干什么去了呢?

  而日本的核泄漏问题,对居民的蔬菜消费真有那么大的影响吗?即便有影响,那相关机构以及公共传媒,又干什么去了呢?

  把棍子打在农民和城市居民头上,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从菜地到餐桌,循着蔬菜供求链条来找问题,你就会发现,问题的关键还在中间环节。

  比如,在菜贩子环节,就与图谋暴利有关,在市场环节,就与热钱的先期恶炒有关,而相关部门对农民进城卖菜设置的重重障碍,让农民只能困守田头,进不了城,卖不了菜。

  其结果是,大批蔬菜浪费了,农民和城市居民遭殃了,相当一部分农作物成了废物,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更为严重的是,眼下的"菜贱伤农",还会引发下一季的"菜贵伤民",造成供给短缺,由此再推升CPI。

  这种扭曲的供应链条如果不加以治理,最后受伤的将是整个经济。

(责任编辑:孟先亮)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