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事件

苏黎世“临阵”减持新华人寿 国资持股超60%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彭芜
2011年05月04日10:05

  上市前夜,新华人寿第二大股东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转让5%股权给中金公司和野村证券,自降为第三大股东

  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国家周刊报道 延宕已久的新华人寿上市一事,近期趋于明朗。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人寿”)

已向监管部门提交了上市申请,拟募集资金约30亿至40亿美元,最快将于2011年夏在沪港两地上市。

  而就在上市前夜,新华人寿第二大股东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下称“苏黎世”)转让5%股权给中金公司和野村证券,自降为第三大股东。

  多年以来,新华人寿上市之路坎坷艰辛,此值上市关键时刻的股权变动,业内倍加关注。

  苏黎世减持动因

  2月28日,苏黎世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减持新华人寿的公告,持股比例从20%降为15%。

  2010年底,新华人寿进行了一轮增资扩股。完成之后,公司股份总额达到26亿股,中央汇金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8.815%,苏黎世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0%。

  苏黎世此前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新华人寿20%股权估值约10亿美元。按此计算,5%股权股值约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43亿元)。随后的消息证实,这5%股权拆成两半,分别卖给了中金公司和野村证券,成交价格为28元每股。

  关于新华人寿的股权价格可从2010年11月的一次拍卖中找到参照。前股东北亚实业(600705.SH)所持新华人寿部分股权拍出了43元每股的高价。年底完成增资后,新华人寿的股价有所摊薄,每股28元被认为接近市场估价。

  苏黎世此次卖出的5%股权约为1.3亿股,苏黎世套现36.4亿元人民币。

  在2010年底的增资过程中,新华人寿的股价仅按每股10元计,苏黎世认购2.8亿新股,付出的是28亿元。仅过了几个月,苏黎世与中金公司和野村证券的交易价格,比增资时涨了180%。

  北京的一位投行人士分析指出,新华人寿上市后的估值应在每股40~45元之间,至少在35元以上,15%股权估值应有160亿元左右,20%股权价值应超过200亿元。因此,苏黎世在上市盛宴即将到来之时,卖出所持股份的1/4,给市场留下诸多悬疑。

  苏黎世在公告中透露,减持原因是“控制风险”,而新华人寿方面也不愿就股东的减持发表看法。

  一位接近新华人寿战略层的人士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苏黎世减持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危机的压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苏黎世在全球各地的投资以亏损为主,累积的财务负担需要从在中国的投资收益中找到支撑,套现是为解燃眉之急。而一旦新华人寿上市,套现要受解禁期的制约。

  这位人士认为,促使苏黎世减持的另一深层原因,可能是政策上的制约。

  苏黎世第一次投资新华人寿是在2000年,当时新华人寿创立仅4年,注册资本5亿元。为补充资本金并学习保险业管理经验,时任掌门人的关国亮力邀苏黎世和日本明治人寿等外资入股。新华人寿成为首家完成向外资招股的保险公司。

  按照有关政策,保险公司单一外资股东持股上限为20%,外资合计持股不超过25%。新华人寿的实际情况有所突破,苏黎世持股11%,国际金融公司持股6%,日本明治生命保险公司和荷兰金融发展公司各持5%,外资持股合计达27%。随后几年,苏黎世分几次从其他外资手中接盘,直接持股达到20%,加上通过其他股东间接持股,持股总量被认为在20%以上。

  “苏黎世一度成为新华人寿的第一大股东,而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单一股东持股不能超过15%。”上述人士说。记者留意到,新华人寿曾经的第一大股东东方集团掌门人张国伟针对减持现象曾表示,“减持股权是为了新华人寿上市考虑,监管部门要求最大持股比例不超过15%”。而这15%的上限显然没有适用于国有资本。

  国资持股超60%

  苏黎世售出的5%股权中有2.5%由中央汇金公司的子公司中金公司接盘,汇金公司的关联持股达到了41.315%股权,与其他股东的差距进一步拉开。减持之后,苏黎世以15%股权退居第三大股东,持股17.273%的宝钢集团从第三大股东跃升为第二大股东。

  这次股权变动带来的一个明显结果是,汇金、中金、宝钢以及持股1.502%的中石化资产经营公司合计持有新华人寿60.09%,国有资本持股超过60%。

  汇金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金融投资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启动资金来自于国家外汇储备。汇金公司首次持股新华人寿是在2009年11月,股权转让自保险保障基金

  2007年,当时的董事长关国亮因挪用资金、非法投资等问题而被司法机关调查。关国亮事件使新华人寿陷入混乱。2007年5月,中国保监会决定动用保险保障基金向中国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隆鑫集团、海南格林岛投资公司、东方集团等股东收购22.53%股权。同年6月,东方集团、新产业投资公司剩下的部分股权再被收购。保险保障基金累计持有新华人寿38.815%股权,动用资金约27亿元。

  保险保障基金持股新华人寿只是一个过渡。2009年底,其持有的股权以每股8.71元的价格一次性整体转让给汇金公司,汇金公司花费40亿元成为新华人寿第一大股东。

  在新华人寿成立之初,民营企业东方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持股25%,国企背景的新产业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持股37%。1998年东方系出资1.9亿元向新产业系收购27%股权实现控股。关国亮随后接替李福臣出任新华人寿董事长。司法机关的调查显示,关国亮任职期间挪用资金达2.6亿元。

  新华人寿股权结构的民营化曾被认为是前董事长关国亮操控公司资金的根源。汇金公司入主新华人寿后,深发展监事会主席康典在2009年底转任新华人寿董事长。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康典代表汇金公司,支持汇金股权的扩张,但需要寻找机会。在苏黎世套现之前,新华人寿较大的一次股权变动是2010年底北亚实业所持5.7%股权拍卖,世纪金源和华泽集团在竞拍中胜出。

  此次苏黎世所持股权转让,事先并没有公开挂牌,各方交易谈判的细节外界无从知晓。对于将5%股权拆分两半分别由中金公司和野村证券接盘这一方案,被认为是各方角力妥协的结果。有分析认为,野村的出现意味着它将参与新华人寿的上市运作,这符合苏黎世的意愿。而中金公司在获得2.5%股权后,国资持股超60%,国资股东也愿意接受妥协。

  上市求脱困?

  新华人寿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直到如今上市临近,仍为偿付能力不足和盈利能力不足两大问题所困。

  据保险业界人士介绍,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相关,一家成熟的保险公司可将盈利能力转化为偿付能力。新华人寿的偿付能力目前处于不达标的状态。

  新华人寿在成立的次年起,每年都宣布实现盈利,号称打破行业规律一般来说寿险公司创立后需要6~7年才能实现盈利。

  新华人寿的盈利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创立之初,开设机构较少,营业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容易弥补营业成本,1997~2000年每年的投资收益在10%左右。

  第二阶段是在2000年增资扩股之后到关国亮事发之前,随着机构开设数量和保费规模剧增,保费收入被大量投到股市和房地产领域。

  新华人寿的一些员工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公司最赚钱的时候是在关国亮在位期间。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房地产领域,新华人寿投资的项目集中在北京,往往沿长安街、王府井等黄金地段,几亿元的投资带来了几十亿元的利润。但这种投资渠道违反《保险法》,关国亮被调查之后,房地产投资规模没有再扩大。

  第三个阶段是在2008年之后,新华人寿的投资收益更多地依赖资本市场。与此相伴的是,保费规模的增长依赖银行保险业务(“银保业务”)。

  银保业务的特点是可以快速聚集大量资金,但这项业务本身并不赚钱,保险公司必须通过投资获取利益,扣除给银行的高额手续费以及对投保人的承诺服务之后,剩下的才是利润。过度依赖银保业务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在股市动荡的年份,保险公司手里的资金成了烫手山芋。

  有分析人士认为,新华人寿近年盈利能力不足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分公司权利过大,总公司控制力被削弱。

  新华人寿一位员工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公司为应对保费增长乏力的局面,以保费规模为导向,向分支机构放权,业绩提成比例各不相同,结果使得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甚至有一些分支机构和业务员为获得业务不择手段,不惜损害公司利益,如虚假承保、截留保费、骗取赔付等现象时有发生。2010年曝出的江苏泰州中支截留3.9亿元窝案,即属此类。

  在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只有靠股东增资。2010年底,新华人寿股东按股权比例增资140亿元,将偿付准备金率从亏欠30%提高到了130%,而这只是达标水平,汹涌而至的保费收入又会将公司推至偿付能力不足的境地。为此,新华人寿在2011年初启动次级债发行计划,但直到目前该计划尚未获保监会批复。

  “在这种情形之下,公司上下更加期盼上市,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可帮助公司在未来几年少受困扰。”上述新华人寿员工表示。

  虽然新华人寿上市前面临的问题不少,但今年64岁的董事长康典对在2011年实现上市信心十足。2011年初,康典公开表示,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实际上,新华人寿的上市时间一再变化,据知情人士新近透露,上市的具体时间可能由原定的5月底6月初推迟到9月份之后。推迟的原因是股权变更以及增资事宜的审批程序尚未全部走完,上市发行定价基准日不得不从2010年底推迟到2011年3月底,再推迟到6月底。

  而新华人寿的次级债发行计划或已搁浅。按照监管要求,在偿付能力未达标的情况下不允许发行次级债。而一旦增资程序全部走完,偿付能力完全达标,上市也将随即实现,届时对于新华人寿来说,发行次级债的必要性也就不存在。

  资本界人士目前担心的是,这种“脱困式”上市会不会把一些风险留给资本市场,并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保险业的畸形发展?(记者 彭芜)

(责任编辑:盛岚)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