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下周展望:重点布局十大板块潜质股(名单)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5月07日10:05

  中金公司:水泥行业景气度下半年继续向好(荐股)

  行业近况:

  近期水泥股走势较弱,但基本面情况向好。上周,全国水泥平均价格继续上行,环比上升0.46%,上涨比较明显的地区是福建和东北地区。全国4月单月环比3月上升4%,其中涨幅较大的地区是新疆、京津冀、东北、

湖南、福建和江浙沪皖。4月从主要上市公司出货量来看,同比增长均在15%以上,产能增加较快的公司出货量增速达到30%以上。预计4月全国水泥需求增速仍为两位数(一季度10%)。

  从具体上市公司4月经营情况来看,价格和量的趋势均略好于预期。预计海螺水泥(600585)4月产销量约1480万吨,水泥出厂价格约330元,华新水泥(600801)4月产销量约370万吨,水泥出厂价300元。海螺水泥吨毛利136-138元,华新水泥80-90元。其中,海螺水泥好于预期,华新水泥略低于预期(主要因成本高于预期)。我们今年对海螺2011年的盈利预测中,假设吨毛利137元(EPS3.8元),华新水泥吨毛利90元(EPS4元)。由于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是水泥需求旺季,按照正常季节性趋势,海螺水泥盈利仍有上调空间,华新水泥也将符合预期。

  评论:

  近期股价调整15%。市场对股票的担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估值和盈利的“双杀”。

  对此,我们的看法如下:

  估值:按照我们盈利预测,海螺水泥估值9.1x,按照市场一致预期,估值10x。这个估值已经是水泥行业历史最低点,面对供需向好,盈利向好,兼并收购将打开更大增长空间的行业,我们认为10x市盈率具有较强的底部支撑。

  估值再往下“杀”的空间很有限。

  盈利:由于从去年四季度水泥价格大涨之后,企业盈利不断攀升,就盈利而言,我们本着审慎原则,按照一季度或略高的盈利进行年化预测。目前市场一致预期3.5元,就是一季度年化的盈利,我们预测3.8元,是按照4月年化的盈利。事实上,如果今年是一个正常的年份,吨毛利一季度必然是最低点,全年平均吨毛利将显著高于一季度。

  因此,海螺3.5元的盈利预测是一个底。那么,这个盈利到底有多大的风险?这取决于未来8个月,水泥行业供需是向好还是恶化,水泥价格是不是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从而使得吨毛利“高开低走”?我们分析了过去7年的价格和海螺水泥季度吨毛利的情况,发现只有2004年和2008年出现过类似情况。

  1)2002-2003年,由于宏观经济过热(FAI增速一度达到50%),水泥行业需求和成本均上升,致使水泥价格和吨毛利快速攀升,2003年全年吨毛利93元,2004年一季度达到146元。与此同时,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也疯狂增长,2002和2003年分别增长40%和101%,2004年上半年增速仍然很快,但下半年急转直下,全年仍增35%。从2004年二季度开始,国家开始严厉的宏观紧缩,同时伴随水泥供给的大量释放,在供严重过于求且市场高度分散的情况下,水泥价格和吨毛利逐季回落,吨毛利从一季度的146元降至四季度的38元,2005年一季度见底31元。总结2004年的“高开低走”,有3个特点:1)前面两年供给大幅增加并释放;2)市场高度分散,企业毫无话语权;3)前面两年宏观经济严重过热和恶性通胀导致严重宏观紧缩。

  2)2008年,严格的说,水泥价格和盈利能力是低开-冲高-回落。2006-2008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长高歌猛进,CPI也同步上升。与此同时,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007-2008年分别增长60%。2007年4季度开始宏观调控。2008年4季度,在国内宏观调控效果显现与海外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下,水泥行业需求单季同比增长不到1%,水泥价格从9月开始滑落,海螺水泥4季度价格环比3季度下降15元,吨毛利仅为50元,低于一季度的57元。总结2008年的“高开低走”,有3个特点:1)在国内宏观调控和海外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下,4季度水泥需求极差;2)市场分散,企业毫无协同意识;3)前一年产能增加较多并释放。

  水泥板块投资策略



  证券行业:预计2011年股价有20%上涨空间 荐5股

  业绩回顾:2010、11Q1综合收益15家券商合计同比下滑-30%、-3%,但11Q1业绩已达到2010年的26%,即年化后相比2010年增长4%。

  2010年对业绩下滑影响最大的依次为经纪、自营收入、业务及管理费,分别贡献综合收益-24、-9、-8个百分点下滑。11Q1对业绩下滑影响最大的依次为经纪、业务及管理费,分别贡献综合收益-18、-6个百分点下滑。

  回顾08-10年证券股的股价变动,其核心驱动因素均为业绩变动,估值变动多唱反调,大部分年份里甚至扮演平抑而非加剧股价波动的因素。

  2010年证券行业估值可能存在超调,主要源于佣金率跌幅创历史新高。

  不同于08-09年,2010年估值变动却成为了股价的助跌因素,主要源于佣金率跌幅创历史新高导致投资者下调行业的净利润增速预期所致,由此导致估值存在超调的可能。

  2011年证券股股价上涨驱动或将同时来自估值修复和业绩回升:1、2011年估值修复源于佣金率降幅趋缓以及创新业务预期,确定性较大。

  1)11Q1佣金率环比降幅已较10Q1呈明显趋缓态势,预计该趋势仍将持续,主要源于年初启动的佣金管理以及11年营业部增速趋缓。2)包括新三板扩容、转融通、标的券扩容等能够切实为证券公司带来盈利增长的催化剂有望在11年启动。

  2、2011年业绩有望回升,或源于自营、利息等收入增长,但存不确定性。

  预计2011年证券行业综合收益有望实现9%的增长,主要驱动预计来自于自营收入增长(2010年沪深300下跌12.5%)和利息收入增长(10Q1之后融资和11Q1之后加息贡献)。但相比估值修复,仍在一定不确定性。

  投资建议:左侧买入,介入时机为2011年PE达到20倍以下,并等待创新业务等事件性驱动机会出现。综合考虑估值修复、业绩回升分别存在10%+、9%的上升幅度,预计2011年证券股股价的上涨空间为20%左右。

  推荐组合:中信、海通、招商、光大、锦龙股份(000712)。

  风险提示:股指、成交额超出我们中性假设下预期。

  金融板块投资策略



  银行业:季报同比增33% 验证强劲基本面

  2011年1季度上市银行合计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0.6%和33.1%,其中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7.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41.4%。中型股份制银行业绩增速显著快于国有大行和城商行。信贷环比规模增速有所放缓,息差整体呈回升态势。

  一、信贷增长渐趋平稳,同业资产增速提升

  受 1季度偏紧的货币信贷政策影响,行业信贷增速渐趋平缓。上市银行合计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6.6%,较去年末环比增长4.5%。存款总额同比增长15.5%,环比增长5.1%。同业资产增速明显超越贷款,对净利息收入有正面贡献。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同比增长30.8%,环比增长30.0%。其中国有大行同业资产环比增长37.6%,大于股份制银行(+25.9%)和城商行(-7.81%)。

  二、净息差整体环比上行,但明显分化

  受益于加息累积效应、议价能力提升以及市场化利率上升,1季度息差整体呈环比回升态势。以期初期末平均余额测算,2011年一季度单季上市银行加权平均净息差环比回升2bp,但明显分化。回升较快的是招行、光大、农行、建行以及深发展银行,但兴业银行(601166)和宁波银行(002142)息差有明显下滑。预计2季度行业息差仍将稳中有升。

  三、手续费收入快速增长,占比继续提升

  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41.4%,环比增长39.3%。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至20.0%。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增速高于国有大行,同比增速分别为66.0%、57.8%、38.8%。国有大行凭借客户和渠道优势,其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在16家银行总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中占85.2%,非息收入占比明显高于中小银行。

  四、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贡献银行盈利

  费用控制使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 1.7个百分点至28.3%,对盈利有正面贡献。

  民生银行(600016)、深发展、华夏银行(600015)、中信银行(601998)、宁波银行一季度成本收入同比降幅较大而南京银行(601009)小幅上升。

  五、不良贷款实现双降,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30.4%

  一季度末行业资产质量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上市银行合计不良贷款余额较去年末环比下降3.50%,不良贷款率下降10.66bp 至1.05%。所有银行均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降。拨备覆盖率(剔除华夏)较年末上升18.8个百分比至229.3%,季末拨贷比为2.37%。目前贷款拨备率偏低的仍然是宁波、兴业、中信和深发展。

  六、行业观点和股票组合

  银行板块前期上涨主要由强劲的基本面盈利推动,目前行业2011年PE8.1倍,PB1.5倍,估值并未出现明显修复,因此在这个位置银行股仍有较强安全边际。基于全年强劲的盈利增长和合理的估值修复空间,预计年内行业还有15-20%的绝对收益空间。进入5月,一方面是前期强劲盈利预期兑现和新催化因素真空,另一方面是通胀压力下,估值扩张短期仍受制于偏紧货币政策,银行股将在窄幅震荡中酝酿下一波行情。

  个股上,我们重点推荐的仍然是浦发、招行、民生、华夏。

  金融板块投资策略



  东北证券:优质电池股低吸机会渐行渐近(荐股)

  4月份,由于部分公司的季报业绩明显低于预期,引发市场对高估值题材股的业绩恐慌,从而引发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显著调整。

  电池板块在反弹结束后也随之调整,月跌幅高达6.71%,分别跑输中小板指数和上证指数0.41和4.82个百分点。

  具体看,锂电池指数的月跌幅为5.54%,跑赢中小板指数0.76个百分点,跑输上证指数3.65个百分点。从业绩上看,整个锂电板块的一季度业绩尚可。比如佛塑科技(000973)2011年一季度的业绩同比增幅高达201.41%。而与锂二次电池产业相关度较高的杉杉股份(600884)、江苏国泰(002091)、多氟多(002407)等公司的业绩表现也均符合预期。一季度,只有四家电池相关公司的业绩出现明显下滑。

  碳酸锂指数的月跌幅为6.45%,和中小板指数基本同步。从业绩上看,西藏矿业(000762)、佛山照明(000541)因为基数的原因,业绩同比增长幅度均在100%以上;赣锋锂业(002460)和天齐锂业(002466)的业绩小幅增长;中信国安(000839)和路翔股份(002192)的业绩同比大幅减少。高估值一直是锂资源板块的最大风险,后续板块仍有调整压力。

  镍氢电池指数的月跌幅为7.01%,分别跑输中小板指数和上证指数0.71和5.13个百分点。从业绩上看,中炬高新(600872)表现较好,2010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0.89%。凯恩股份(002012)业绩小幅增长,而科力远(600478)则有小幅亏损。

  超级电容指数的月跌幅为13.24%,分别跑输中小板指数和上证指数4.69和9.10个百分点。由于前期涨幅较大的深圳惠程(002168)调整明显,超级电容板块明显走弱。

  5月份投资策略: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业绩风险仍未释放完毕,有继续调整的风险。整个二次电池板块也仍有调整压力。但是鉴于板块已经有了一波明显的下跌,如果继续调整的话,则是低吸优质电池股的机会。个股的选择上,建议重点关注佛塑科技、江苏国泰、杉杉股份、新宙邦(300037)等业绩稳健的个股,规避业绩低于预期的相关个股。

  风险:注意市场的系统风险。



  东方证券:旅游业二季度净利增长或达40% 荐6股

  我们近日的研究显示,进入二季度,各地的节事主题活动逐渐增多,国内旅游行业旺季特征开始显现,旅游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将进入上升期。

  我们的跟踪研究显示,随着各地节事主题活动的增多,国内旅游业正步入旺季。当前,在海南离岛免税实施、西安世园会开园、中国旅游日确定等事件的影响下,中国公民的旅游意识进一步提高,确立“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促进社会各方对旅游业的关注,为国家经济战略性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服务。

  从经营情况上看,一季度国内餐饮旅游公司营收增三成。2011年一季度餐饮旅游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31.86%;实现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共计3.8亿元,同比增长16.63%;每股收益平均为0.029元,同比增长45%。

  从市场表现来看,旅游板块4 月跌幅为3.98%,与沪深300指数 3.56%的跌幅相比差0.42%,可谓跟随大盘。与一季度弱于大盘相比,有向好趋势,为二季度旅游板块有望强于大市奠定了基础。西南证券(600369)

  【投资建议】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我们预计,二季度主要旅游类公司净利润将增长20%~40%,短期看,预计接连不断的催化剂将维持市场的人气。在个股方面,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中青旅(600138)、宋城股份(300144)、中国国旅(601888)、峨眉山首旅股份(600258)、西安饮食(000721)等。



  食品饮料行业:成长放慢 高估态待再修复

  冬麦一、二类苗的比例高达86%,早稻也增播2.%,气候条件尚可,丰收基础具备。至少近中期内,以谷物为首的农产品(000061)恐难逆转上升。

  下游需求未见新起色,乳制品成可贵亮点。

  前3个月扣除价格因素的食品分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2.1%,增速较之前继续减慢。食品企业效益受高成本挤压的不利加重。乳制品业则加速成长,状况大大好于“三聚氰胺”风波前,可深入关注。

  农业股之高估仍待回归。

  公司年报季报业绩乏善可陈,净利润增速趋于减慢,令农业股的过高溢价估值的风险凸显。食品公司也面临需求疲软、盈利能力及质量安全陷阱等多重压制。

  投资建议:于未来十二个月内,维持对农业“谨慎”、食品业“中性”的评级。

  继续尽量规避农业股,适当关注消费升级、抗通胀、动物保健导向的标的,也包括对转型类股。对天邦、冠农、光明等可积极参与。



  医药行业:远景光明 耐心等待投资窗口到来

  1、医药行业经历了09年去库存化的景气复苏之后,行业景气在10年2月达到高点,收入与利润增速分别创出28.3%和44.8%的新高,随后库存逐步积累,2月以后开始了景气下滑,11年2月利润增速继续创出新低;

  2、11年2月的行业运行数据显示:行业收入增速开始环比小幅提高,利润增速继续下滑,这主要是销售费用率提升所致;同时销售的回暖与库存的攀升同时存在,收入/库存比值降低,中期内行业存在去库存的压力;

  3、医药行业11年持续受到政策影响,但从长期看,政策红利依然存在,我国老龄人口比例的持续上升,农村与城市卫生消费的巨大失衡,这些都注定行业的远期前景光明;

  4、毛利率的下降对行业增速影响巨大。中短期看,我们主要考虑通胀的继续传导对行业毛利率的侵蚀,一季度各子行业毛利率的分析表明,除了医疗服务的毛利率是正增长外,其他各子行业都呈现下滑,中药材指数的持续走高,油价推动的化学药原料成本的提高都将在二季度上半段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在行业政策性降价的背景下,医疗卫生与健康用品价格指数明显弱于CPI走势,行业成本向下传导明显受阻,因此,我们在二季度前半段对行业的判断并不那么乐观;

  5、通胀可能是贯穿全年的趋势,为此,我们的投资策略围绕抗通胀去选择投资标的将更显稳健。投资策略方面,我们选择受通胀影响小,或具有全产业链,较少受通胀传影响的防御品种,以及能够引领行业升级方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品种,重点推荐莱美药业(300006)、福安药业(300194)、尚荣医疗(002551)。



  火电行业:反周期防御价值渐现 力荐4股

  电力供应紧张。近1个月以来全国各地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浙江、江西、湖南、重庆、山西等多省市接连出现百万千瓦用电缺口。中电联在4月28日发布的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表示,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偏紧,下一步在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缺口会进一步扩大,预计缺口在3000万千瓦左右。考虑到气候、电煤供应等不确定性因素的挤压作用,缺口还会进一步扩大。

  市场煤价创经济危机后新高。5月4日最新公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再次上涨,这也是该指数连续第七周上涨,环渤海地区港口平仓价5500大卡的市场动力煤均价为818元/吨,环比上升10元/吨,创该指数2010年9月创立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5月2日公布的秦皇岛山西优混平仓价为815元/吨,环比上升20元/吨,也创出08年经济危机至今市场煤价格反弹的新高。

  总体观点:当前的电力供应紧张一方面来自于火电企业持续盈利不佳所带来的购煤能力下降(“软缺电”),另一方面也有来自于审批严格、企业再投资意愿下降所带来的供给能力不足(“硬缺电”)。在当前煤价持续高企的背景下,预计上述供应紧张的情况将从更多“软缺电”的因素转向“硬缺电”。火电行业所面临的供需环境将发生巨大的转变,这势必将影响其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议价能力,及其盈利能力,行业正处在景气逐步回升的大周期起点。

  在4月6日的电力行业月报数据点评中,我们首次上调电力行业评级至增持。考虑到当前火电行业较低的估值水平、短期宏观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原料价格下跌的盈利反弹、以及其长期盈利改善的预期,我们继续维持行业的增持评级。优先推荐当前估值较低、且业绩弹性较高的公司,如华能国际(600011)、国电电力(600795)、申能股份(600642)、深圳能源(000027)。



  有色金属行业:盈利不断好转 子行业现分化(股)

  要点:

  2010年盈利大幅好转,子行业盈利现分化:按照申万行业分类,2010年70家有色金属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5864.33亿元,同比增长50.4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7.79亿元,同比增长155.07%,实现综合毛利率为11.77%,净利率为3.88%。子行业盈利呈现出大小金属分化的特点,其中盈利最好的为黄金、小金属行业,毛利率均在20%以上,而基本金属方面,铜和铝综合毛利率仅分别为8%和7%。

  一季度子行业盈利继续分化。一季度有色金属行业整体实现1574.63亿元, 同比实现25.8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2.25亿元,同比增长27.56%,实现综合毛利率12.06%,净利率5.24%。其中,铝和铅锌仍是表现最差的行业,行业内大小金属盈利继续呈现分化,小金属毛利率达23.35%,铜行业毛利率仅为7.67%,铝为8.74%。黄金企业也实现较高盈利,综合毛利率达到21.91%。

  铜行业增收不增利。受铜价高企影响,一季度铜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8%,然而综合毛利率却不见好转,环比及同比均出现小幅下滑,可谓增收不增利。主要受到成本及有效需求放缓两方面的影响。展望二季度:1) 铜价相对高位运行;2)冶炼加工费高企整体提升铜企业盈利。

  铝行业盈利空间受到成本制约。铝行业已实现扭亏为盈,企业盈利出现明显分化,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深加工企业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一体的铝综合企业盈利远高于传统铝企业。展望二季度,受电价上行影响成本继续攀升, 尽管行业政策、供需格局偏向乐观变动以及需求相对较好对于铝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成本上行仍成为盈利空间拓展的较大阻力。

  黄金行业受高金价影响盈利持续好转。黄金企业盈利不断好转,而以“黄金+X”营运模式为主的辰州矿业(002155)和紫金矿业(601899)其综合盈利要高于纯粹的黄金企业。展望二季度,黄金价格大幅下滑概率相对较小,另外在资源储备及产量稳步上涨的行业背景下,黄金企业盈利仍将继续好转。

  小金属高行业景气度盈利最佳。小金属2010年及2011年一季度均实现较高的盈利,主要得益于行业景气度上行带来的价格快速上涨。展望二季度,行业保护政策、供应持续偏紧的整体格局没有发生变动,以稀土为代表的小金属价格持续稳步上行,二季度小金属行业企业盈利仍能实现稳步增长

  投资建议。维持行业“中性”评级,小金属“推荐”的评级。短期内以观望为主,建议在市场企稳后再继续关注前期推荐两条投资主线:一、受益行业政策的小金属类:包钢稀土(600111)、辰州矿业、厦门钨业(600549)、云南锗业(002428)、贵研铂业(600459)、宝钛股份(600456)。二、受益供需关系改善的基本金属类,重点关注锡业股份(000960)、南山铝业(600219)、云铝股份(000807)、铜陵有色(000630)。

  风险提示。1)中国金属消费增长乏力;2)基本金属价格整体回落的风险。



  零售行业:一季度业绩增长强劲 百货业表现亮丽

  广发零售行业指数显示景气度持续攀升.

  从 GFRI 变动图中可以看出,2011 年3 月份零售行业指数增速回升,增速高达41.94%,比1、2 月增长率均值提升3.97 个百分点。

  行业聚焦-零售业一季度增长强劲,百货业表现亮丽.

  从 2011 年一季度数据来看,行业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6.77%和33.83%。从不同业态的行业数据来看,一季度百货行业增速最快,收入同比增37.85%(10 年25.27%),净利润同比增54.26%(10 年32.22%),远高于行业增速。超市和连锁增速有所放缓,低于行业增速。

  近期行业及公司资讯.

  1、五一小长假消费火热,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9.7%,日均销售额比节前(4 月29 日)增长51.2%;2、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000 元,税级降为七级;3、10 年网购规模4980 亿网购人数达 1.85 亿;4、海南三亚免税店首日营业额达800 万元。

  投资建议.

  从行业数据来看,零售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仍将保持在18%以上。我们仍然最看好百货行业,建议重点关注一二线城市中主要门店偏中高端定位的公司,主要包括友阿股份(002277)、王府井(600859)、广州友谊(000987)、西单商场(600723)(新燕莎),同时看好以珠宝销售为主的潮宏基(002345)、老凤祥(600612)。

  区域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估值合理,改善空间较大的重庆百货(600729)进入投资区域,新华百货(600785)预期逐步改善,二季度开始有望进入上升通道。而成商集团(600828)主要关注公司春熙路太平洋(601099)店的官司进展。拐点型公司,我们重点推荐南京中商(600280)。

  行业龙头方面,我们仍然坚持推荐王府井、小商品城(600415)、苏宁电器(002024)。鉴于步步高(002251)正在逐步改善中,超市行业的核心配置调整为步步高。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劳动力和物业成本持续上涨风险。 (来源:中证网)

(责任编辑:李瑞)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