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昨晚,央行宣布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指令,似乎“一月一调”真成了今年的常态。A股市场尾盘的跳水似乎完成了对提准利空的消化,但提准对于楼市和中小银行的作用效果正在持续放大。对于上调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分析人士估计与4月外汇占款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直接相关,但倾向于为控制物价的也大有人在。未来是继续提准还是加息?下一步宏观调控手段之争日趋激烈。
“热钱论”压倒“物价论” 在12日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前一天,央行宣布了将重启3年期央票的发行,发行量达到400亿元。一时间3年期央票却与提准(提高存准率)联袂出场,市场人士估计,这是央行判断4、5月份“热钱”流入量不小。
截止目前,4月份外汇占款还没有公布,但4月份贸易顺差达114.3亿美元,表明外汇占款压力仍在加大。因此,业界普遍认为外汇占款数据可能会偏高,热钱流入仍然较多。
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045万亿美元,一季度增加了1980亿美元。野村证券和美国银行-美林证券的经济学家们表示,在强劲的人民币升值和加息预期下,热钱流入和国内外汇转换为人民币增加,此次央行仍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外汇占款的对冲手段,以吸收过多流动性。
民生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滕泰接受采访时称,外汇储备每增长500亿美元,就需要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这次上调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储备的增加,如果净流入态势不变,未来还会继续上调。”
而此外,5月份到期的央票达到5000多亿元,再加上4月份未对冲的,应该有1.1万亿元左右,远超年初水平。但对冲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和平抑通胀则,持上述观点者普遍将其视作次因。
但市场显然不乏对此有异议者,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就指出,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目的还是在保证GDP增长的情况下,控制物价的上扬。但“热钱论”的声音目前似乎暂时压倒了“物价论”。
股市提前反应楼市、银行受冲击 对于提准带来的影响,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昨天尾盘的跳水已经对此消息提前反应,蓝筹股的估值还是比较低的,下跌空间极为有限。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指出,实际上,目前市场的风险在于实体经济的回落和证券市场被边缘化。他分析称,A股在估值上没什么风险,但有被边缘化的风险,H股有越来越多的吸引力。“即便是经济回落,对A股来说可能也是机会。因为通常在经济回落时,政策会踩油门;经济高涨时,政策会踩刹车,而中国股市往往是在政策踩油门时表现较好。”
从房地产市场来看,本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定程度也配合楼市调控。北京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再次提高准备金率会从两方面抑制楼市,一是会继续抑制开发贷,地产商资金会进一步紧缺;二是抑制需求,目前部分城市已经出现银行提高首套房首付比例和利率的情况,有的地方甚至暂停购房贷款或者是暂停部分购房贷款,再冻结银行3700亿元资金可能导致上述情况增加和蔓延,这些都将影响购房需求。
此次调整后,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的历史高位,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也达到17.50%。相对于资金相对宽裕的大银行,中小银行业感受的压力冲击更大。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近日就撰文指出,调整存准率要考虑部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承受能力等问题,中小银行的存贷比已经接近监管红线。国泰君安银行业首席研究员伍永刚也表示,上调存准率将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在资产结构上作出调整,短期内将对银行带来负面影响。
加息提准利弊争议加剧 在这次预料之中的上调准备金率后,效果如何、未来宏观调控的方向怎么走,基于提准原因的分歧,学界的争议的层面一开始就超出提准影响的本身。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本次提准的前几天就表示,考虑到紧缩政策正在收到成效,工业生产已出现放缓,而且一些有影响的高层政策官员认为通胀下半年会出现回落,他倾向于认为:5月份不会加息,但仍可能上调1次准备金率。
而李迅雷更是坦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是因为外汇占款较大,央行可能想借此打消社会对加息的预期。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明显持相反观点,他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作用已经不大,更应该采取最市场经济的手段,即加息。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孙咏梅持表示,仅仅依靠增加银行存款准备金是有限的,今后的货币政策应着眼于减少货币的市场投放,加大回笼资金的操作,以减少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中国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也表示,当前我国CPI整体上还在高位上运行,食品价格上涨较快,非食品价格上涨也没有减缓。“尤其是考虑到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再往上提的话会削弱银行融通资金的功能,加息有整体上看利大于弊。”
(责任编辑:王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