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斥功能监管,割裂市场,埋下金融风险
羊城晚报讯 记者孙毅蕾报道:与海外国家央行相比,中国的央行权威“太不够了”。5月2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在参加2011陆家嘴论坛时,如此评价央行,并认为这为进一步金融体系改革埋下隐患。
吴晓灵指出,虽然金融监管方面中国拥有优势,有国务院出面统筹,很多金融问题化解看起来没有太大问题,好像中央银行权威性不够也没有酿成大的问题。但是,长期这样下去,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弊病,尤其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如果人民币想有一席地位,将根本无法适应。
吴晓灵指出,中国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都发展得非常不够,体现在监管体制上面,即过度实行了机构监管,完全排斥了功能监管。以机构监管为主,好处是可以控制一些风险,机构的风险有人负责任,但最大的弊病就是割裂了市场,各个监管当局实行不同的监管准则,会埋下金融的风险。
吴晓灵提出,中央银行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需要有以下的宏观布局:第一,要树立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当中的权威。改进现有“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央行需要有权威地位,并且在获得监管信息方面应该有充分保证。如果把系统性金融机构监管责任和维持金融稳定的责任给了央行,之后金融市场上的异动、各个金融机构的异常表现,中央银行有权力去现场检查。第二,在监管体系中,要树立功能监管的理念,相同法律关系的金融产品,应该实行统一的监管原则。
更多热点请点击进入搜狐财经陆家嘴论坛专题 |